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2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论与研究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论与研究
    东北粳稻发展趋势及展望
    唐亮, 陈温福
    2021, 27(5): 1-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01
    摘要 ( )   HTML ( )   PDF(505KB) ( )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稻米市场对粳米的需求持续增长。东北稻区的粳稻生产直接影响着我国粳米市场的稳定和我国人民的口粮安全,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合理、适度地发展东北粳稻生产,增加优质粳稻总产量,对于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东北粳稻发展历史、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对策。

    无人飞播水稻优质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体系探讨与展望
    朱海滨, 马中涛, 徐栋, 凌宇飞, 魏海燕, 高辉, 邢志鹏, 胡群, 张洪程
    2021, 27(5): 5-1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02
    摘要 ( )   HTML ( )   PDF(1017KB) ( )  

    水稻无人飞播技术是一种近年来随着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而新兴的播种技术,它以农用无人机为作业平台完成水稻种子播种任务,具有作业效率高、工作强度低、使用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同时可兼容田间信息获取和施肥撒药任务,能够与其他智能化、“无人化”农业装备互联,实现农场智能化生产。水稻无人飞播技术体系是地面水稻无人播种机械化体系的重要补充,为我国水稻种植“无人化”提供强大动力。本文从无人飞播方面浅谈了未来水稻优质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体系,并对该体系提出展望。

    我国水稻三大优势产区稻米品质现状及区域差异
    张卫星, 马晨怡, 袁玉伟, 张伟贵, 胡贤巧, 陈铭学, 朱智伟
    2021, 27(5): 12-1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03
    摘要 ( )   HTML ( )   PDF(647KB) ( )  

    为全面科学了解我国水稻三大优势产区稻米品质现状及区域差异,采取网格化布局和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2020年在全国17个水稻主产省的455个重点县抽取5 879份稻谷样品,研究分析了12项品质性状和优质率。结果显示,近5年我国稻米总体优质率为35.96%,粳稻优质率(54.02%)明显高于籼稻(27.30%),中晚稻优质率(41.43%)显著高于早稻(10.13%),年度间优质率有变化,2016年为26.86%,2017年为38.30%,2018年为38.61%,2019年为38.79%,2020年为33.33%;区域间优质率差异明显,东北平原为71.38%,显著高于东南沿海的30.83%和长江流域的25.78%。东北三省优质率最高(黑龙江、吉林、辽宁分别为69.65%、75.13%、76.87%),其次是华南两广(广东37.20%、广西31.92%)、江淮地区(江苏31.88%、安徽34.88%、河南33.57%)和云贵高原(贵州31.16%、云南24.76%),川渝盆地和湘赣平原优质率有待提升。总体而言,东北平原稻米品质各项指标表现较为适宜,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整精米率低、垩白多,是限制稻米优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整精米率优质达标率总体仅为54.82%,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三大优势产区分别为84.59%、47.74%、46.17%,因此,整精米率不仅是我国稻米品质地区差异的关键因子之一,也是今后南方水稻优质育种和栽培的重要攻关目标。

    杂交稻精准播种育秧机插技术
    朱德峰, 王亚梁, 陈惠哲, 张玉屏, 向镜
    2021, 27(5): 19-2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04
    摘要 ( )   HTML ( )   PDF(515KB) ( )  

    南方杂交稻机插目前仍然以毯苗育秧机插为主,采用撒播育秧,无法实现杂交稻稀播少本种植,制约了杂交稻的推广以及杂交稻机插产业化的提升。在多年对毯苗机插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了精准播种育秧机插技术,突破了杂交稻毯苗育秧机插技术的瓶颈。该技术改变传统流水线撒播为定向定位条播,显著降低了机插播种量,提高了机插秧苗质量。同时配套相应机插技术实现了杂交稻少本均匀种植,漏秧率降低到5%以下,并提高了机插群体均匀度。2019年和2020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精准播种育秧机插技术可节省用种量29.2%,提高产量10.2%,节本增效显著。

    稳稻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及周年经济效益研究
    蒋岩, 赵灿, 刘光明, 赵凌天, 王维领, 霍中洋
    2021, 27(5): 23-2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05
    摘要 ( )   HTML ( )   PDF(720KB) ( )  

    为了缓解稻田共作出现的“重渔轻稻”矛盾,以南粳9108和丰优香占为供试品种,以稻麦轮作(R-W)为对照,设置稻鸭共作-紫云英轮作(RD-Mv)、稻虾轮作(R-C)两种稳稻种养模式,通过综合栽培措施调控构建稳产水稻群体(产量>7.5 t/hm2),研究不同稻作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和周年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R-W相比,RD-Mv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提高7.17%,R-C产量与R-W相当,RD-Mv增穗增产,R-C增粒稳产。RD-Mv和R-C能增加水稻剑叶SPAD值,提高叶面积指数,较R-W分别增加9.97%~33.45%和12.78%~39.78%,差异显著。RD-Mv和R-C提高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主要增加了播种至分蘖中期的积累量。RD-Mv和R-C的光合势和分蘖中期前的群体生长率显著高于R-W,分蘖中期后的群体生长率无显著差异。周年效益方面,R-C利润高,产投比达3.12,RD-Mv利润有所提高,但产投比仅2.29,低于R-W的2.51。综上,稻鸭共作-紫云英轮作和稻虾轮作均能稳产增收,叶绿素含量高、叶面积指数高、光合势好、前期干物质积累多且群体生长好是其增产稳产的原因。

    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马横宇, 王孟佳, 殷敏, 褚光, 徐春梅, 章秀福, 王丹英, 陈松
    2021, 27(5): 29-3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06
    摘要 ( )   HTML ( )   PDF(515KB) ( )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混合施入土壤的集灌溉和施肥于一体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达到节水省肥的目的,还是实现农业精确定量、智慧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水肥一体化中滴灌等技术在设施栽培以及玉米、棉花等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对滴灌技术在水稻中应用存在的成本高、环境不友好、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沟渠改造、加强滴灌管道建设、垄畦栽培结合、水肥药一体化和筛选新品种等解决方法。本文为水肥一体化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探索了水肥一体化水稻栽培未来的方向。

    水稻根际环境与氮素利用的关系研究进展
    刘磊, 许京菊, 张耗
    2021, 27(5): 33-3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07
    摘要 ( )   HTML ( )   PDF(623KB) ( )  

    氮素高效利用是实现水稻高产和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关键一步。根际环境与氮素能否高效利用密切相关,也是近年来栽培、土壤及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水稻根际环境的定义及范畴,解析了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相关机制,阐述了根际土壤、根系以及根际微生物与氮素利用的关系,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稻虾综合种养水稻品种筛选研究进展
    郭哈伦, 李阳阳, 陈林荣, 周翌城, 窦志, 徐强, 高辉
    2021, 27(5): 38-4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08
    摘要 ( )   HTML ( )   PDF(411KB) ( )  

    稻虾(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是推进水稻绿色生产的重要方式,促进了水稻产业的提质增效,有利于水稻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稻虾综合种养在全国多地迅速推广,但当前稻虾还存在种养产量和效益不稳、稻虾种养技术亟待优化、尤其是优质高产抗倒水稻品种较为缺乏的问题。已有研究者针对稻虾连作或共生种养条件下的水稻品种选用开展了各有侧重的研究。本文阐述了目前稻虾种养下水稻品种筛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稻虾种养模式对水稻品种特性的要求,提出了今后稻虾种养品种选育和筛选应用的发展方向,可为提高稻虾综合种养质量和效益提供参考。

    有机栽培条件下不同机械种植方式对香稻产量、品质以及香气的影响
    邢丕鹏, 刘金海, 罗昊文, 赖日芳, 何隆鑫, 田华, 段美洋, 潘圣刚, 莫钊文, 唐湘如
    2021, 27(5): 41-4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09
    摘要 ( )   HTML ( )   PDF(476KB) ( )  

    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有机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常规香稻品种19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有机栽培条件下不同机械种植方式(DD,旱插秧机旱插秧;DW,水插秧机旱插秧;D,机械旱直播;CK,常规水插秧)对香稻品种产量、品质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DD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D处理水稻产量显著下降;DD、DW和D处理的水稻香气合成关键基因BADH2表达受到抑制,从而明显提高了稻米香气,其中,DD处理香气物质(2-乙酰-1-吡咯啉)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旱插秧机旱插秧适宜作为有机栽培条件下机械种植方式。

    长期定位试验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周文涛, 毛燕, 唐志伟, 吴建军, 许定义, 傅志强
    2021, 27(5): 45-4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10
    摘要 ( )   HTML ( )   PDF(500KB) ( )  

    以中嘉早17(早稻)和泰优390(晚稻)为材料,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耦合条件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9%,“早稻旋耕+晚稻翻耕”处理对水稻增产效果最明显,周年产量高达15.8 t/hm2,较其他处理高5%~36%。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互作对早、晚稻米垩白粒率、早稻RVA 谱特性、晚稻消减值具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其他外观、加工品质影响不显著。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米外观品质差异不明显,“秸秆还田+早晚稻均免耕”处理稻米加工品质最优,而“秸秆还田+早稻旋耕+晚稻翻耕”处理稻米RVA 谱特性最佳。综合得出,“秸秆还田+早稻旋耕+晚稻翻耕”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且蒸煮品质最优。

    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插和覆膜机插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熊家欢, 陈惠哲, 向镜, 张义凯, 王亚梁, 王志刚, 胡国辉, 张玉屏
    2021, 27(5): 50-5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11
    摘要 ( )   HTML ( )   PDF(516KB) ( )  

    为明确不同施氮水平下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对机插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019年和2020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试验基地开展大田试验,设置普通机插条件下0及13 kg/667 m2两个氮肥水平,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机插种植下13 kg/667 m2和 11 kg/667 m2 两个氮肥水平。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下,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机插水稻产量2019年和2020年分别增加6.1%和2.6%,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7.4%和5.3%;在覆膜机插条件下,氮肥减施15%,与氮肥不减施处理相比水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大,但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说明覆膜机插在保障一定产量的条件下,能够减少氮肥施用,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为水稻稳产和绿色高效提供一种新的种植方式。

    氮肥后移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不同粒位稻米垩白与食味品质的影响
    罗颖菡, 李波, 孙永健, 郭长春, 邢梦文, 李飞杰, 刘芳艳, 杨志远, 徐富贤, 马均
    2021, 27(5): 54-5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12
    摘要 ( )   HTML ( )   PDF(500KB) ( )  

    以低垩白高食味品种宜香优2115和高垩白低食味品种F优498为材料,在施氮量15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3 种氮肥运筹方式(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5:3:2、3:3:4、3:1:6,分别记为N1、N2 N3)和不施氮(N0)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不同粒位稻米垩白性状和食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粒位稻米垩白性状与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氮肥运筹对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及不同粒位稻米垩白性状及食味值均存在显著影响。参试2个品种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均以N2处理最高,实现了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同时能进一步降低宜香优2115不同粒位的垩白性状、提高相应粒位食味值;而F优498的食味值以N1处理为宜,可改善其不同粒位稻米品质。进一步分析发现,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强势粒低于弱势粒、一次枝梗上的籽粒低于二次枝梗上的籽粒、穗上部籽粒低于穗中部和下部籽粒,而食味值则强势粒高于弱势粒、一次枝梗上的籽粒高于二次枝梗上的籽粒、穗上部籽粒高于穗中部和下部籽粒。相关分析表明,稻米垩白性状与食味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r=-0.706*~-0.937**),降低稻米垩白是提高食味品质的主要途径。

    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吴文革, 季雅岚, 许有尊, 孙雪原, 钟成虎, 束孝海, 徐立宏, 张兆东, 王玉军, 甘剑锋, 江洪强, 何毕, 胡根生, 王宏斌, 吴红星
    2021, 27(5): 59-6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13
    摘要 ( )   HTML ( )   PDF(532KB) ( )  

    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机插侧深施肥,可以实现简化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0年在安徽江淮水稻主产区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基包膜控释肥(MFi)机插侧深施,江淮杂交中籼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3.5 kg/667 m2)基础上减量20%,江淮常规中粳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10%,或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20%+1次孕穗肥,均可以实现不减产(平产或略增),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机直播杂交籼稻结实期物质转运与不同粒位米质的关系
    李波, 罗颖菡, 孙永健, 邢梦文, 李飞杰, 刘芳艳, 杨志远, 徐富贤, 马均
    2021, 27(5): 64-6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14
    摘要 ( )   HTML ( )   PDF(665KB) ( )  

    选用8个杂交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机直播不同品种间结实期物质转运、产量及穗部不同粒位(强、弱势粒,一次、二次枝梗,上、中、下部)米质的差异,并探讨结实期物质转运与不同粒位米质的关系,为机直播杂交籼稻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颖花数和千粒重,且结实期具有较高的茎鞘和叶片物质输出与转换率,是机直播高产品种的主要特征。强势粒、一次枝梗籽粒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低于弱势粒及二次枝梗籽粒,食味值均高于弱势粒及二次枝梗籽粒;穗上部籽粒米质特征均不同程度高于穗中部和下部籽粒,但穗中部和下部籽粒米质特征品种间存在差异;宜香优2115不同粒位食味值均不同程度高于其他品种。相关分析表明,结实期茎鞘物质输出率及转换率与不同粒位垩白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66*~-0.85**),与不同粒位食味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67*~0.86**)。提高机直播杂交籼稻结实期茎鞘物质转运率及转换率可改善不同粒位籽粒食味品质,宜香优2115作机直播在产量及米质上综合表现好,尤其在食味品质方面优势明显,适宜作为机直播水稻品种应用。

    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茎秆生长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徐文波, 王荣基, 蒋明金, 江学海, 姬广梅, 李敏, 罗德强, 周维佳
    2021, 27(5): 70-7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15
    摘要 ( )   HTML ( )   PDF(740KB) ( )  

    以宜香优2115和F优498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研究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和茎秆生长特性的影响,及其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最高产施氮量,180 kg/hm2)相比,随着减氮量的增加,参试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均逐渐降低,但N150处理(施氮量150 kg/hm2)的产量降低不显著,而N120处理(施氮量120 kg/hm2)和N0处理(不施氮)的产量降低显著;水稻株高和重心高度均降低,基部节间长度缩短,基部节间的秆型指数逐渐增加,节间充实度(节间干物质量、单位长度节间干物质量和单位体积节间干物质量)先增加后降低,弯曲力矩逐渐减小,折断弯矩逐渐增加,倒伏指数降低,抗倒伏能力增强。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产量、株高、重心高度、弯曲力矩和节间长度整体上呈正相关;与节间粗度、折断弯矩、茎壁厚度、秆型指数和节间充实度整体上呈负相关。综上,适宜减氮(N150)能够同步实现机插杂交籼稻减氮稳产和高抗倒伏能力;而过量减氮(N120或N0)虽能大幅度提升抗倒伏能力,但难以实现高产或稳产。

    不同时期喷施生化调节剂对优质稻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
    曹放波, 雷涛, 刘宇, 曹家林, 陈佳娜, 黄敏, 邹应斌
    2021, 27(5): 76-7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16
    摘要 ( )   HTML ( )   PDF(332KB) ( )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不同生化调节剂复配剂对优质杂交晚籼稻隆晶优570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仅在拔节期或者在拔节期和始穗期两次喷施多效唑、调环酸钙等生化调节剂,可以明显缩短隆晶优570基部节间长度,增强其抗倒伏能力,增产效果显著;仅在始穗期喷施生化调节剂对提高抗倒伏能力和产量方面与喷清水对照相比有一定效果,但差异不显著。

    稻麦周年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晶晶, 张斯梅, 顾东祥, 顾克军
    2021, 27(5): 79-8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17
    摘要 ( )   HTML ( )   PDF(453KB) ( )  

    为探明淮北地区稻麦周年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模式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通过大田大区试验,比较分析了在正常水肥管理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旋耕、耕翻)与模式(双季秸秆均不还田、双季秸秆均还田、稻季秸秸秆还田、麦季秸秆还田)处理组合下优香粳的产量和品质。两年结果均显示,耕翻不还田处理下产量最低,在耕翻条件下,秸秆还田增产效应较为显著。产量构成分析表明,多数指标在秸秆还田方式与模式间均存在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互作, 2020年试验穗质量、穗长、每穗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等指标在不同还田模式之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均表现出秸秆还田处理优于不还田处理的趋势,耕翻条件下结实率明显高于旋耕处理。2020年不同处理间在垩白粒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以及RVA值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耕翻条件下垩白粒率明显低于旋耕。耕翻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稻还田、麦还田处理明显高于不还田处理,说明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直链淀粉含量,使得米饭不至过于软黏。RVA数据显示,旋耕不还田和耕翻麦还田处理下数值最优。说明还田模式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到稻米的食味品质。

    不同施肥方式和播种量对华南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傅友强, 梁开明, 麦国勋, 潘华荣, 许浩奇, 潘俊峰, 胡香玉, 钟旭华, 黄农荣
    2021, 27(5): 84-8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18
    摘要 ( )   HTML ( )   PDF(915KB) ( )  

    水稻直播是一种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粤西直播稻区开展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施肥方式(习惯法和“三控”法)和播种量(2.0、3.5、5.0、6.5、8.0和10.0 kg/667 m2)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法施肥相比,采用“三控”法施肥的水稻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分别降低20.1%和5.1%,但每穗颖花数增加31.6%,稻谷产量增加11.3%。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有效穗数从304万/ hm2增加到464万/hm2,每穗颖花数从112.09个降低到81.90个;稻谷产量以播种量为3.5 kg/667 m2的处理最高,达6.66 t/hm2。综上所述,华南直播稻生产应选择每穗颖花数多、收获指数高且千粒重大的品种,播种量3.5 kg/667 m2,采用“三控”法施肥。

    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及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
    尹小红, 陈佳娜, 雷涛, 陶醉, 肖正午, 陈鸽, 黄敏
    2021, 27(5): 90-9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19
    摘要 ( )   HTML ( )   PDF(315KB) ( )  

    研究表明,采用盆栽法,在土壤中添加油菜秸秆生物炭可极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但对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影响;添加生物炭可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水稻的根系活力、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分蘖数、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水稻各部位(根、茎、叶)干物质量。综上,添加生物炭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进而促进水稻苗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

    控制灌溉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丁国华, 曹良子, 周劲松, 白良明, 王彤彤, 洛育, 杨光, 李柱刚, 陈磊, 姜辉, 刘凯, 刘昊飞, 王雪扬, 孙艳玲, 黄彦, 殷大伟, 孙世臣, 来永才
    2021, 27(5): 93-9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20
    摘要 ( )   HTML ( )   PDF(457KB) ( )  

    以龙稻18及新品系龙稻17006、龙稻17009、龙稻17011、龙稻170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控制灌溉(控灌)和常规灌溉(常灌)对这些材料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寒地节水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参试材料产量和品质对控灌反应不一致。控灌下,龙稻17009、龙稻18产量升高,而龙稻17006、龙稻17011、龙稻17016产量下降;龙稻17009产量在控灌条件下显著高于其他材料,有效分蘖和穗实粒数提升是其增产的主因。控灌降低了龙稻17009、龙稻18、龙稻17011的食味值,提升了龙稻17006食味值。蛋白质含量升高是龙稻17009食味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控灌有利于水稻在灌浆期维持较高叶色值,维持叶片生理活性。控制灌溉结合适宜水稻品种不但可以实现节水,还能在保持水稻良好品质的情况下提升水稻产量,实现节本增效,有利于寒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机插籼稻干物质积累和抗倒伏能力分析
    李贵勇, 石美凤, 何清兰, 朱海平, 夏琼梅, 龙瑞平, 邓安凤, 杨从党
    2021, 27(5): 97-10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21
    摘要 ( )   HTML ( )   PDF(512KB) ( )  

    为探讨机插籼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抗倒伏能力与产量的关系,对云南省大面积种植的19个机插籼稻品种的干物质量、倒伏指标、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机插籼稻平均产量为11 457.46 kg/hm2,分蘖至拔节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占产量的23.14%、30.22%、83.71%,茎鞘物质输出率、转化率分别为29.68%、22.38%;倒伏风险由大到小为N5节间> N4节间> N3节间;N5、N4、N3节间的倒伏指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显著,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相关系数最大,为0.92,达极显著水平。结果可为机插籼稻高产品种筛选提供依据。

    深水灌溉对稻渔共生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陈林荣, 李阳阳, 郭哈伦, 窦志, 徐强, 高辉
    2021, 27(5): 102-10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22
    摘要 ( )   HTML ( )   PDF(421KB) ( )  

    持续一定时间的深水灌溉是稻渔共生的必要条件。稻渔共生条件下水稻品种优质、高产、抗倒伏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稻谷量质安全。本文阐述了稻渔共生下水稻品种的筛选、倒伏的危害与抗倒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深水灌溉对水稻茎秆力学、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的影响等研究进展,旨在为稻渔共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光合细菌与尿素联合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水稻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赵志强, 文孝荣, 高雁, 李玉国, 史应武, 杨红梅, 曾军, 王奉斌
    2021, 27(5): 105-11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23
    摘要 ( )   HTML ( )   PDF(786KB) ( )  

    以新粳伊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处理(T1,尿素施用量0+光合细菌54 kg/667 m2;T2,尿素施用量25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3,尿素施用量30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4,尿素施用量35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T5,尿素施用量40 kg/667 m2+光合细菌54 kg/667 m2;CK,不添加尿素、光合细菌),研究了光合细菌单独施用及与尿素联合施用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升高,而总磷含量显著下降;T1处理土壤尿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升高;T1处理水稻产量较CK显著增产5.19%。随尿素用量增加,土壤各因子含量下降,其中,T3、 T4处理的硝态氮、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T1、T2和T5处理;随尿素用量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出极显著线性增长趋势,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先降低后上升,但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随尿素用量增加,水稻穗长、株高、产量和整精米率呈线性增加趋势,而精米率先上升后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素和硝态氮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氨态氮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多因子相关分析显示,尿素为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酶活性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起主要影响作用。综上,单一使用光合细菌或者与尿素联合施用能够显著激活土壤氮转化酶活性,从而改善水稻农艺性状,促进产量增加和加工品质提升。

    不同菌渣施用比例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张恒栋, 敖正友, 何志旺, 张发丽
    2021, 27(5): 111-11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24
    摘要 ( )   HTML ( )   PDF(442KB) ( )  

    以晶两优534和甬优1540为材料,于2021年在贵州省兴义市开展菌渣不同施用比例(体积比为20%、40%、60%和80%)对水稻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耕作土育秧(对照)相比,育秧基质中施用一定比例菌渣对水稻秧苗根数、茎基宽等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等影响不显著;随着菌渣施用比例的增加,秧苗的整齐度增加,25 d秧龄时,菌渣施用比例为60%和80%的处理,2个品种秧苗的整齐度分别比对照高9.8%~13.1%和12.0%~19.4%,差异显著,40 d秧龄时各处理间整齐度差异不显著;相比对照,施用菌渣的处理秧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升高,尤其是40 d秧龄施用60%和80%菌渣的处理,2个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3.4%~35.9%和7.6%~17.3%。因此,在耕作土中混合60%~80%体积的菌渣有利于提高秧苗的整齐度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秧苗素质。

    播期对南方双季晚籼稻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徐俊豪, 解嘉鑫, 熊若愚, 郭琳, 谭雪明,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曾研华
    2021, 27(5): 115-12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25
    摘要 ( )   HTML ( )   PDF(730KB) ( )  

    调整播期可以改变水稻生长发育中的环境气候条件,对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节水稻生育进程及提升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南方双季晚籼稻优质丰产与温光资源相适应的播种期,本研究选用万象优华占、象牙香珍和美香占2号等3个晚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共3个播期,研究播期对双季晚籼稻品种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供试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日均温度和有效积温、全生育期和齐穗至成熟期阶段的日照时数均呈递减趋势,而全生育期天数无明显变化;产量以6月20日播种的最高,早播(6月10日)会导致显著减产,而晚播(6月30日)虽然也会导致减产,但差异不显著;随播期推迟,晚籼稻品种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变优,但不利于改善食味品质,对营养品质无显著影响。在南方双季晚籼稻实际生产中,不建议早播,应根据品种不同进行适期播种或适当晚播,能使水稻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温光资源,有利于协调水稻高产和品质提升。

    淮北地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探讨
    汪源, 许轲, 赵晨, 陈芹, 许方甫, 姜恒鑫, 霍中洋
    2021, 27(5): 121-12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26
    摘要 ( )   HTML ( )   PDF(546KB) ( )  

    针对淮北地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的新形势,通过丰卉尿素、吉多素、增效控失肥等新型肥料的组配,研究了其对连粳15号直播、南粳5718毯苗机插的产量构成、品质性状、经济效益等的影响,探索化肥减量条件下水稻产量提高和稻米品质提升的有效施肥途径。结果表明,“控失肥+吉多素+丰卉尿素”“控失肥+吉多素+常规尿素”两种组配方式能够将化肥减量增效和水稻产量提高、稻米品质提升有机结合,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前景。

    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董立强, 张睿, 张悦, 李跃东, 马亮, 孙富余
    2021, 27(5): 126-12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27
    摘要 ( )   HTML ( )   PDF(463KB) ( )  

    基于近些年稻蟹种养的研究结果,通过调查走访稻蟹种养者、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查阅近年统计年鉴,分析了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生产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找出限制当地稻蟹综合收益提升的瓶颈,最后提出了“单元格建设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高光效比空栽植稻蟹种养优化模式、多学科结合方式提质增效”等3条建议,以期为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依据。

    移栽密度对北方稻鸭种养模式不同类型粳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牟静怡, 郭诗梦, 翟文举, 王术, 贾宝艳, 黄元财, 王岩, 王韵, 周婵婵
    2021, 27(5): 129-13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28
    摘要 ( )   HTML ( )   PDF(584KB) ( )  

    采用裂区设计,在稻鸭种养有机栽培模式下研究了移栽密度对穗粒兼顾型品种沈稻47和穗数型品种沈稻505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增加,2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均增加;沈稻47齐穗前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干物质总积累量和产量明显增加,每穗颖花数、结实率明显减少;沈稻505每穗颖花数明显减少,结实率、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先增后降;品种和密度在产量等多个性状上互作效应显著;穗粒兼顾型品种沈稻47取得高产的适宜移栽密度为30.0 cm×9.9 cm(33.0万丛/hm2),穗数型品种沈稻505为30.0 cm×16.7 cm(20.0万丛/hm2)。

    云南籼稻小苗机插技术研究
    龙瑞平, 冷升璨, 赵丽娟, 尹娇, 杨久, 李贵勇, 夏琼梅, 朱海平, 张玉屏, 杨从党
    2021, 27(5): 134-13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29
    摘要 ( )   HTML ( )   PDF(367KB) ( )  

    为了降低机插稻育秧、运秧劳动强度,在云南籼稻地区探索籼稻小苗机插技术。以吉优716为材料,设置160 g/盘(T1 )和180 g/盘(T2)2个播种量处理,秧龄9 d,每667 m2大田用秧6盘。以常规播种量70 g/盘,15 d秧龄,每667 m2用秧15盘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秧苗素质、栽插质量、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虽然密播小苗处理秧苗素质不如对照,并且缺丛率较高,但每丛基本苗数、各时期的茎蘖数和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最终产量均高于对照。较高的有效穗数是机插密播小苗技术增产的主要原因。其中,T1处理用种量比对照减少了8.57%,秧盘数比对照减少60%,但产量比对照增加了9.0%,节本增效的效果明显,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中自生稻的成因及防控技术
    康洪灿, 李国生, 钏兴宽, 王锦艳, 周兴王, 王硕, 尹正钦, 何荣满
    2021, 27(5): 137-13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30
    摘要 ( )   HTML ( )   PDF(375KB) ( )  

    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亲本繁殖中,自生稻的发生会对种子纯度构成较大质量风险。通过对自生稻的产生原因及对亲本种子危害的分析,结合保山当地农业生产现状,提出“创新作物种植模式、做好品种布局规划、强化前茬作物管理、推广集中育秧技术、栽前灌溉促进发芽、严格进行田间除杂”等措施,以预防自生稻的发生及危害,确保水稻种子纯度。

    “双季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模式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研究
    王旭辉, 施通武, 徐强强, 虞鹏程, 向镜
    2021, 27(5): 140-14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5.031
    摘要 ( )   HTML ( )   PDF(324KB) ( )  

    在温光资源适宜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早晚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栽培技术研究,旨在探究在保证粮食生产条件下提高稻田周年生产效益的途径。试验对比了“双季稻+冬闲”“双季稻+西兰花”两种模式水稻产量、水稻季氮肥偏生产力以及稻田周年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双季稻+西兰花”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连作早稻产量、早稻季氮肥偏生产力,降低早稻季肥料投入成本,大幅度提高稻田周年生产效益。“双季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是实现双季稻绿色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