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论与研究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徐伟东, 蔡金洋, 杨尧城
    2016, 22(2): 1-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01
    摘要 ( )   PDF(931KB) ( )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我国杂交稻产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述了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现状,浅析了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面临的难点以及解决对策,总结了现阶段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并结合生产和育种实际,对进一步开展有关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综合信息
    湖南省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6, 22(2): 7-,14,20,30.  DOI:
    摘要 ( )   PDF(414KB) ( )  
    专论与研究
    杂交稻及其亲本稻米品质性状与遗传规律研究
    黄志远,吕启明,辛业芸,符习勤,彭玉林,袁隆平
    2016, 22(2): 8-1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02
    摘要 ( )   PDF(600KB) ( )  
    以通过审定并大面积推广和新配的18个杂交稻品种及其亲本为研究对象,以优质常规稻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星2号和Basmati 370作对照,进行稻米品质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的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平均中亲优势和平均超亲优势均表现为正;杂交稻的整精米率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均表现为负;杂交稻平均千粒重为26.48 g,介于不育系和恢复系之间,平均中亲优势表现为正,平均超亲优势表现为负;杂交稻的平均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分别为6.59 mm、2.24 mm和2.98 mm,平均中亲优势和平均超亲优势均表现为正;杂交稻平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7.5%和17.86%,平均中亲优势和平均超亲优势均表现为负;杂交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16.98%,介于不育系和恢复系之间,平均中亲优势表现为正,平均超亲优势表现为负;杂交稻的胶稠度平均为36.28 mm,平均中亲优势和平均超亲优势均表现为负。因此,依据上述杂交稻亲本和杂种稻米品质遗传关联,可选择稻米品质适当的父母本来配置并选育具有理想米质的杂交稻组合。
    不同粒型中籼杂交稻组合稻米品质及相关性分析
    况浩池1,2# ,罗俊涛1,2# ,曾正明1,2* ,杨扬1,2,陈光珍1,2 ,何兴材1,2,付均1,2,蒋钰东1,2,郑军1,2
    2016, 22(2): 15-2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03
    摘要 ( )   PDF(517KB) ( )  
    通过米粒粒型分类,对2013-2014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36个中籼杂交水稻组合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6个组合中只有2个组合的稻米品质指标全部达国颁优质稻谷标准3级以上,这2个组合的米粒长宽比都在2.9以上;在单个品质性状指标中,这些组合优质达标率(达到国颁优质稻谷标准3级以上)最高的是糙米率,其次是胶稠度,第三是整精米率,达标率较低的是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长米粒型组合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优质达标率均为16.67%,中米粒型组合分别为0和14.29%,短米粒型组合分别为10.00%和0。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是中籼杂交稻组合稻米品质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品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米粒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长米粒型组合中,垩白粒率、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中米粒型组合中,垩白粒率、垩白度与米粒长宽比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在短米粒型组合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其他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均不显著。建议在遗传改良中籼杂交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时可以从粒型着手,选择米粒粒型偏长、容重大、无裂纹、近圆柱形的材料和组合。
    中微量元素肥料不同用量对超级稻品种倒伏 及产量的影响
    李惠芬1,张彬1,黄庆1*,刘怀珍1,陆秀明1,邹积祥1,陈永2,黄庆2
    2016, 22(2): 21-2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04
    摘要 ( )   PDF(691KB) ( )  
    为了明确中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成份CaO、MgO、SiO2和ZnO含量分别为20%、12%、10%和3%)不同用量对超级稻抗倒伏能力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4年早、晚季以超级稻品种天优3618为材料,设置4个用量水平(F0,对照,全生育期不施用,F1、F2和F3用量分别为25 kg/667 m2、50 kg/667 m2和75 kg/667 m2)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对水稻的茎秆抗折力、形态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显著降低了早晚稻的倒伏指数和重心高度,与对照相比,F1和F2处理分别使水稻的倒伏指数和重心高度下降10.50%、8.37%和2.56%、2.22%;显著提高了水稻的单株和单茎抗折力、节间抗折力、节间的鲜质量百分比和茎壁厚度,分别较对照平均提高10.78%、13.49%、12.33%、11.93%和4.81%;同时基部不同节间对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第2节间倒伏指数的下降幅度较第3节间多5.51个百分点,而第2节间的鲜质量百分比、鲜质量/干质量、茎壁厚度和粗度则分别多增加3.55个、2.41个、0.98个和0.19个百分点;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也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但除成穗率和抽穗期绿叶面积外,其他指标各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并未达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能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其适宜用量为25~50 kg/667 m2。
    促芽肥用量和留茬方式对赣东北地区再生稻产量和再生能力的影响
    夏桂龙1, 欧阳建平1,柳开楼2*,李亚贞2,周利军2,余跑兰2,胡惠文2
    2016, 22(2): 27-3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05
    摘要 ( )   PDF(511KB) ( )  
    赣东北地区光热充足,非常适宜发展再生稻。为明确合理的促芽肥施用时期和留茬高度,本研究于2011年在江西省余江县设置了不同的促芽肥用量(170 N kg/hm2和125 N kg/hm2以及不施肥)、收割方式和留茬高度(留茬高度为60 cm和30 cm),探讨了不同处理对再生稻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再生芽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促芽肥相比,施促芽肥的再生稻产量显著提高,平均增幅为48.9%和36.9%;其再生稻的每丛穗数、每穗粒数也显著提高。与机械收割相比,人工收割处理的产量显著提高,其再生芽萌发率、每丛穗数和每穗粒数比机械收割分别增加7.7%、27.9%和11.6%。在人工收割方式下,留高茬处理的再生稻产量、再生芽萌发率、每丛穗数和每穗粒数均明显高于留低茬处理。这说明,在赣东北地区,要保障再生稻高产,施促芽肥170 N kg/hm2、人工收割、留高茬是较好的再生稻管理模式。
    温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糙米镉(Cd)含量的影响
    何洋1,2,刘洋1,方宝华1,李超1,2,杨坚1,2,滕振宁1,2,何小娥1,2,张玉烛1*
    2016, 22(2): 31-3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06
    摘要 ( )   PDF(668KB) ( )  
    本研究以不同早晚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重点研究温度对不同耐镉型水稻品种糙米镉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不同耐镉型水稻品种糙米Cd积累的影响机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对于4种不同耐镉型品种,早晚稻稳定型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糙米镉含量的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变异型品种,早稻的变异型品种(S6)在不同温度与处理时期间差异达5.29倍,分别比稳定型品种S1、S5、S4增加67.4%、12.8%、181.4%,晚稻变异型品种(K11)的差异达4.04倍,分别比稳定型品种K2、K33、K7增加50.2%、78.8%、160.6%。综合多个试验品种糙米镉含量表现可见,分蘖期及灌浆期是温度影响水稻对镉吸收的敏感时期;生育前期低温处理及生育后期高温将促进水稻籽粒对镉的积累。
    综合信息
    第十六届全国粳稻米产业大会将于2016年6月在长春举办
    2016, 22(2): 35-35.  DOI:
    摘要 ( )   PDF(162KB) ( )  
    第十六届全国粳稻米产业大会2016年6月在长春举办,这是汇聚业内企业精英的高层次交流平台,是全国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粳稻米专业交流平台,大会组委会诚邀您光临!大会主要内容有: 一、全国粮商峰会 汇聚全国线上电商平台与网店店主、线下经销商与采购商,特邀权威专家分析中国粮食产业市场走势,解读宏观粮食产业结构与供求关系变化,提供粮食营销创新辅导,为粮商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推介模式先进、运行成本低、服务质量好的线上供应商和线下经销商。现场进行电商、实体经销商、供应商洽谈对接。 二、粳稻米市场走势报告会 听取权威专家解读中国连续三年“三量齐增”、“稻强米弱”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和国家粮食新政,发布全国粳稻米与东北大米产业行情分析报告,介绍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四省优质稻米产业聚集区分布图,为粮商采购提供选择方向。 三、评选正宗品牌东北大米、最佳食味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大米、优秀包装设计奖 本届大会拟评出300个“正宗品牌东北大米”,向全国市场推介。采取参会企业现场参与体验、品尝的形式,从正宗品牌东北大米中评出30个最佳食味大米,供参会电商、实体经销商选择采购。本届大会拟评出40个区域公共品牌大米,例如:黑龙江的五常大米、方正大米、响水大米;吉林的榆树大米、梅河大米、延边大米;辽宁的盘锦大米、东港大米;江苏的射阳大米、淮安大米;河北的曹妃甸大米、涿州贡米;山东的鱼台大米;贵州的贵州茅贡米等。大会组委会将开展以环保、简约、美观、实用为标准的优秀包装设计奖评选活动,评出30个奖项向业内推广。 四、大米与粮机大型展洽会 会议时间:6月20日报到,设备布展20日,会议、展洽21-22日 会议地点: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大饭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会展大街100号) 大会组委会秘书处(吉林省农特产品加工协会) 电话:0431-81162566 传真:0431-81162560 联系人:徐岩 18626638829 邮箱:ntcpjg@126.com 客服QQ:724088225 大会官网:农特网www.nongtewang.org
    专论与研究
    覆膜滴灌条件下稻田CH4排放研究
    张于1,黄凯1,李晓1,方秀琴2*,都兴林1*
    2016, 22(2): 36-3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07
    摘要 ( )   PDF(421KB) ( )  
    为了揭示覆膜滴灌对稻田CH4综合排放的影响,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覆膜滴管条件下稻田甲烷的排放变化。试验采用覆膜滴灌Ⅰ、覆膜滴灌Ⅱ和漫灌3个处理,分别对当地高产主栽品种吉旱1号进行CH4排放通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覆膜滴灌稻田CH4排放通量显著高于漫灌稻田;覆膜滴灌处理条件下,土壤含水率高的覆膜滴灌Ⅰ稻田CH4排放通量高于覆膜滴灌Ⅱ,说明土壤水分是稻田CH4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3个处理下CH4的排放趋势大体一致,排放高峰均出现在水稻分蘖的前中期和拔节孕穗期,说明覆膜滴灌未改变稻田CH4排放的进程。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形成的影响
    张军,王兴龙*,方书亮,张永进,刘忠红,杜乃通
    2016, 22(2): 39-4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08
    摘要 ( )   PDF(491KB) ( )  
    以淮稻11号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了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7∶3或6∶4时,2个品种穗粒结构协调性好;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最终成穗率达70%以上,并能增加中后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最终实产明显高于其他比例处理。
    水直播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张喜娟1,2,3,来永才1* ,孟英1,2,唐傲1,2,董文军1,2,3,冷春旭1,2,3,王立志1,姜树坤1,2,3,姜辉1,丁国华1,2,3
    2016, 22(2): 43-46,5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09
    摘要 ( )   PDF(560KB) ( )  
    直播稻面积在黑龙江省逐年增加,为了解水直播栽培技术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笔者对黑龙江省水直播面积最大的虎林市和抚远县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水直播对寒地粳稻穗部结构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对金禾1号的穗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影响较小,对龙粳31号的穗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影响较大;在水直播栽培条件下,金禾1号和龙粳31号的产量可达7.78 t/hm2和8.73 t/hm2,但仍极显著低于插秧栽培,这主要与水直播稻千粒重显著降低有关;金禾1号和龙粳31号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表现出水直播的低于插秧,而直链淀粉含量要高于插秧,但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金禾1号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表现为水直播显著低于插秧,而龙粳31号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两种栽培方式间差异不显著;金禾1号和龙粳31号的食味评分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差异也未达显著水平。
    高光效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李洪亮1,柴永山1,高春艳2,孙玉友1,魏才强1,解忠1,张巍巍1,刘丹1,程杜娟1, 赵云彤1
    2016, 22(2): 47-5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10
    摘要 ( )   PDF(408KB) ( )  
    以东农428和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栽培模式下东北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垄距下采用高光效栽培模式,水稻的干物质积累、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等物质生产和光合生产特征明显优于其他栽培模式,其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和产量比常规栽培分别高1.75~2.51 t/hm2和2.66~3.78 kg/30 m2。同为高光效栽培模式,(20+40) cm×15 cm的垄距处理其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和产量明显高于(20+50) cm×15 cm的垄距处理,分别高2.00~2.67 t/hm2和2.91~4.95 kg/30 m2,说明行距超出适宜范围其群体干物质积累反而下降,不利于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
    寒地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水稻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研究
    马瑞
    2016, 22(2): 51-53,5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11
    摘要 ( )   PDF(462KB) ( )  
    对直立穗型与弯曲穗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生产转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穗型水稻苗期充实度差异达显著水平,直立穗型高于弯曲穗型;营养生长期直立穗型干物质积累有高于弯曲穗型水稻的趋势;两种穗型水稻茎鞘输出率截然相反,弯曲穗型输出而直立穗型却有积累;两种穗型水稻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率都大于85%,直立穗型水稻后期贡献大于弯曲穗型,且均超过90%;直立穗型水稻抽穗前干物质转运率低于弯曲穗型。
    QuEChERs-LC-MS/MS快速分析稻谷中12种 农药残留方法初探
    陈京都,吴红军,王龙根, 成强
    2016, 22(2): 54-5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12
    摘要 ( )   PDF(372KB) ( )  
    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通过QuEChERs方法净化,LC-MS/MS检测稻谷中12种农药残留量。通过对比选择50 mg 无水硫酸镁、50 mg PSA、20 mg C18作为QuEChERs净化方法的吸附剂,采用0.1%甲酸和2 mmol/L乙酸铵混合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LC-MS/MS检测。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线性范围良好,R>0.99,加标回收率为70.3%~118.5%,相对偏差小于20.0%。可见,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还能最大限度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环保节能,能满足稻谷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以及确证工作。
    以新理念发展稻米粮食产业 确保供求平衡生态美丽
    庞乾林,王志刚,林海
    2016, 22(2): 57-6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13
    摘要 ( )   PDF(611KB) ( )  
    对我国稻米和粮食供求态势和平衡进行了简要分析,按照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提出了做好今后我国稻米和粮食发展的一些措施,包括把握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及发展趋势、做好粮食消费引导和调控、科学谋划生产发展布局和规划、创新发展模式和科技、开展节粮减损技术研究和应用等。
    综合信息
    江西省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6, 22(2): 60-,64,74,77,80,88,92.  DOI:
    摘要 ( )   PDF(959KB) ( )  
    品种与技术
    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董城1,梁少玉2,陈冰3,梁盛铭4,陈观浩4*
    2016, 22(2): 61-6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14
    摘要 ( )   PDF(489KB) (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重发的一种病毒性病害。为了明确生态因子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的关系,提高预测能力,避免严重损失,笔者利用化州市2007-2015年的生态因子数据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实际发生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年10月下旬温雨系数和上年晚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对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影响最大。笔者还建立了生态因子与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回归模型:■=-2.7590+0.1895 X 1+0.1345 X 2+1.0495 X 3+0.0044 X 4,利用该回归方程对历史资料进行拟合,拟合程度较好,并对2015年进行预报,预报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小,准确率较高。可见,该模型适宜于化州乃至粤西地区早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测预报。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徐坚1,沈颖2,王华弟2*,戴德江2
    2016, 22(2): 65-6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15
    摘要 ( )   PDF(491KB) ( )  
    水稻白叶枯病近年来在仙居县呈上升流行态势,对水稻高产稳产构成极大威胁。为探索新的耕作栽培条件下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治对策,笔者系统调查了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危害、侵染循环和影响因素,探明了病害再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病害防控的对策与综合防治技术。
    机插水稻不同育秧基质应用效果初探
    姚义1,尹 航2,谢成林1*,周兴涛1,李锦霞3,吴嘉点2
    2016, 22(2): 68-7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16
    摘要 ( )   PDF(497KB) ( )  
    为探明机插水稻不同育秧基质应用效果,以营养土育秧为对照,比较研究了江苏沃野、常州立华、连云港恒奥达、兴化新土源和南通瑞华等5个品牌基质育秧效果。结果表明,几种育秧基质所育秧苗叶色明显浅于对照,秧苗素质也比对照差,但盘根效果要好于对照。移栽大田后,基质育秧活棵、发苗要慢于营养土育秧,最终实产除常州立华和兴化新土源与对照相差不大外,其余3种育秧基质处理明显低于对照。
    北京新禾丰肥料在膜下滴灌水稻中的应用研究
    银永安1,陈林1*,丁志强2*,杨红卫2,范晓勇1,周鑫1
    2016, 22(2): 72-7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17
    摘要 ( )   PDF(418KB) ( )  
    对比试验了北京新禾丰肥料和新疆垦区常规施肥在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式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新疆垦区,施用新禾丰肥料的膜下滴灌水稻在根系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收获产量以及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均显著高于目前新疆常规施肥处理。此外,新禾丰肥料施肥量显著低于常规肥料用量,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
    不同播期对天优8012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张伟梅1,禹盛苗2,马瑞芳1,张典勇1
    2016, 22(2): 75-7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18
    摘要 ( )   PDF(348KB) ( )  
    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天优8012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5月20日至6月9日播种均可正常抽穗结实,但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齐穗期、成熟期也相应推后。该组合千粒重和结实率较高,但必须掌握适宜秧龄才能实现高产稳产。在本试验条件下,以5月25日播种、秧龄35 d的处理单位面积产量和日产量较高,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播期处理。
    茉莉酸甲酯在不同亚种间杂粳组合制种中的应用效果
    王依明,王冬翼,顾春军,吴雪源,戴国忠
    2016, 22(2): 78-8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19
    摘要 ( )   PDF(384KB) ( )  
    在父母本花时迥异的3个亚种间杂交粳稻组合制种过程中,采用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方式来调节不育系的花时,促使父母本花时同步,从而实现了提高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的效果。
    早熟优质粳稻新品种松香早粳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楼坚锋1,邹士根2,姚丹青1,顾芹芹1,沈阿小2,刘奎刚1
    2016, 22(2): 81-82,8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20
    摘要 ( )   PDF(423KB) ( )  
    为满足生产需要,上海松江种子有限公司从苏沪香粳中系统选育出了早熟优质粳稻新品种松香早粳。本文介绍了松香早粳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新品种黄丝莉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黄道强1,周少川1,2* ,李宏1,赖穗春1,王志东1,周德贵1,王重荣1
    2016, 22(2): 83-8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21
    摘要 ( )   PDF(256KB) ( )  
    黄丝莉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抗倒性好,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和高产栽培技术。
    弱感光优质杂交稻安丰优56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柳武革,王丰*,刘振荣,黄慧君,朱满山,廖亦龙,李金华,付崇允,刘迪林
    2016, 22(2): 85-8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22
    摘要 ( )   PDF(264KB) ( )  
    安丰优561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三系不育系安丰A与恢复系广恢5618组配的弱感光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株型集散适中、米质优、抗稻瘟病、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等特点,适合在广东省的中南和西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2013年5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安丰优5618的特征特性和关键栽培技术。
    杂交中籼冈优52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罗志祥1,施伏芝1,阮新明1,从夕汉1,李定波2,吕孝财2
    2016, 22(2): 87-8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23
    摘要 ( )   PDF(315KB) ( )  
    冈优52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具有生育期适中、丰产性突出、较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优点,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安徽和长江中下游作一季稻种植。高产栽培应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点。
    天龙优1340的选育与栽培制种技术
    李启干1,李彩丽1,朱永安2,张顺1,张波1,李天春3
    2016, 22(2): 89-9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24
    摘要 ( )   PDF(548KB) ( )  
    天龙优1340是四川西科种业股份公司与河南省信阳市农科院以三系不育系天龙13A为母本,与高生物量、高配合力恢复系天龙恢140配组,共同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2-2013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5.5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平均增产6.9%,达极显著水平。2014年参加豫南稻区中籼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8.4 kg/667 m2,比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7.0%,增产点次达100%。201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优质粳稻垦稻12号、绥粳4号混种高产栽培技术
    刘传增
    2016, 22(2): 93-94,9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25
    摘要 ( )   PDF(423KB) ( )  
    针对垦稻12号、绥粳4号的特征特性,本文分析阐述了2个品种混合种植的原理,将2个品种按1∶1的比例混合种植,并提出了混种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杂交稻宁籼优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张亚东,赵庆勇,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赵凌,赵春芳,王才林*
    2016, 22(2): 95-9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26
    摘要 ( )   PDF(273KB) ( )  
    宁籼优8号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于 2015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中籼稻区种植。
    糯稻新品种版纳糯1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祁春,周外*,白秀兰,肖云南,玉帅,岩三胆,王咏梅
    2016, 22(2): 97-9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27
    摘要 ( )   PDF(286KB) ( )  
    版纳糯18号是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早季采用滇引313号作母本与勐腊糯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白糯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千粒重大等特点,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各地稻米
    近30年来桐庐县稻田土壤肥力演变趋势
    倪中应,刘永红,石一珺,汤斌
    2016, 22(2): 99-10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28
    摘要 ( )   PDF(609KB) ( )  
    为了解浙江省桐庐县稻田耕层土壤肥力现状及其演变趋势,利用历史资料和近期地力评价调查数据,探讨了近30年来桐庐县稻田耕层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桐庐县稻田耕层土壤主要肥力指标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因养分种类和区块而异。土壤pH值有轻微的酸化趋势,平均降低0.07个pH值单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总体上以中低水平为主;土壤有机质显著降低,平均降幅为17.32%,以分水区块下降最为明显,降幅为24.17%;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显著提升,平均增幅分别为173.75%和63.05%。其中,土壤有效磷已出现了累积现象,以桐君区块累积最为明显,增幅高达316.24%;土壤速效钾虽提升显著,但仍处于中等水平,桐君区块提升最多,增幅为112.62%。分析认为,施肥结构和种植制度的改变是引起桐庐县稻田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
    济宁市水稻生产现状、问题及建议
    孔贺1,杜中民2,朱红梅1,黄信诚1*,高发瑞1,王绪营1, 崔太昌3
    2016, 22(2): 104-10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29
    摘要 ( )   PDF(461KB) ( )  
    济宁水稻主要种植在微山湖湖滨地区,包括鱼台、任城、微山、嘉祥等县(区)。本文介绍了济宁市水稻生产基本状况,并针对当地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综合信息
    贵州省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6, 22(2): 106-106.  DOI:
    摘要 ( )   PDF(128KB) ( )  
    各地稻米
    永顺县松柏镇优质稻产业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永辉
    2016, 22(2): 107-10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2.030
    摘要 ( )   PDF(487KB) ( )  
    调研结果表明,永顺县松柏镇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产业基础良好,市场潜力大。建议加大市场引导力度,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综合信息
    山东省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6, 22(2): 109-109.  DOI:
    摘要 ( )   PDF(165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