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1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7-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论与研究
    品种与技术
    各地稻米
    综合信息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论与研究
    我国双季稻生产机械化制约因子与发展对策
    朱德峰,陈惠哲,徐一成,张玉屏
    2013, 19(4): 1-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01
    摘要 ( )   PDF(468KB) (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双季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比例持续下降,从当时的71%下降到近年的40%左右。按单位土地面积计算,双季稻早晚两季产量比单季稻高57%左右,改单季稻为双季稻种植,在保持稻田面积不变情况下,可大幅提高种植面积和总产。双季稻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益不高。制约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是机插秧比例不高,特别是双季稻机插秧季节紧张,适宜机插搭配品种少,机插质量较差,及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不配套等。发展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途径是:选育和筛选一批适宜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品种,优化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品种搭配布局;创新一批双季稻机械化生产模式,完善关键环节技术模式;创制一批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机械装备,实现机具装备配套;研发一批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推进农机农艺技术配套与应用。
    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限制因素与栽培技术
    张耗,薛亚光,杨建昌*
    2013, 19(4): 5-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02
    摘要 ( )   PDF(378KB) ( )  
    通过调查、实地取证和试验,明确了限制单季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是栽培措施不当,如秧苗素质差、栽插密度过稀、施肥量过大、大水漫灌等,这直接影响了群体质量,造成资源浪费;品种的耐肥性太强和大穗型品种弱势粒充实差也是影响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体系,即以水稻实地养分管理技术、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为核心,配套培育壮秧、增密控肥、前氮后移、喷施叶面肥和选用高产与氮高效品种等措施,可以获得产量与养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水稻茎秆抗倒伏性状与叶色的关系分析
    刘金友,李刚华,王高鹏,黄文晓,张巫军,丁艳锋*
    2013, 19(4): 8-1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03
    摘要 ( )   PDF(554KB) ( )  
    依托不同的氮肥处理,以粳稻武运粳23号、W3668和籼稻Y两优2号、Ⅱ优08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水稻主茎顶部叶片叶色及叶片含氮量与倒伏指数及茎秆形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抽穗期籼、粳稻主茎顶部叶片叶色差(RSPAD)与倒伏指数的关系最为密切。相关分析进一步显示,抽穗期主茎顶部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及稻株含氮量与倒伏指数显著正相关。RSPAD与基节折断弯矩及茎鞘充实度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稻株含氮量反之,且茎秆基节折断弯矩、茎鞘充实度与倒伏指数极显著负相关。不同氮肥水平下,基节折断弯矩、抗折力是影响倒伏指数的主要因子,抽穗期主茎顶部叶色可作为诊断水稻抗倒伏能力大小的指标。
    氮素运筹对超级稻Ⅱ优084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
    宋云攀1,牛信双1,张俊1,李刚华1,杨从党1 2,丁艳锋1*
    2013, 19(4): 13-15,1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04
    摘要 ( )   PDF(571KB) ( )  
    2012年在水稻特高产生态区(云南涛源),以超级杂交稻Ⅱ优084为材料,设置4个氮素水平(0、150、300、450 kg/hm2)和2个施氮比例(基蘖肥∶穗肥=8∶2、5∶5),分析了各处理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倒伏指数及茎秆形态学特性,以明确氮素运筹对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素用量增加,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这主要归因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显著扩大了群体库容量。但水稻抗倒伏能力随氮素用量增加显著下降,表现在茎秆倒伏指数显著增加,弯曲力矩、折断部位至穗顶的长度及鲜质量显著增大,折断弯矩、弯曲应力显著降低。氮素后移虽然有利于产量提高,但是降低了茎秆折断弯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倒伏风险。
    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
    仇红,颜希亭,陆建雯,高辉*,夏虹,张洪程
    2013, 19(4): 16-1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05
    摘要 ( )   PDF(475KB) ( )  
    为了促进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成果的推广普及,本研究通过程序设计、资料收集、模型构建等流程,研究与开发了基于VB的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基础数据查询、辅助决策支持、关键技术指导、机械使用指南和专家知识获取等多种功能,具有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与易用性等特点。
    稻草机插秧盘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惠哲1,朱德峰1*,王广2,徐一成1,向镜1,张玉屏1
    2013, 19(4): 19-22,2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06
    摘要 ( )   PDF(628KB) ( )  
    针对传统塑料秧盘育秧成本高、秧盘储存空间大等问题,设计研发了新型环保的稻草机插秧盘,并对稻草秧盘所育秧苗的素质、产量及机插后秧盘降解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秧盘培育的秧苗生长健壮,根系能透过秧盘底部,且成毯性较好,搬运过程不断裂,可代替传统塑料秧盘育秧机插;在相同播种量下,稻草秧盘所育的秧苗素质不如钵形毯状秧盘和塑料平盘,表现为株高下降,叶龄减少,地上部质量、根质量和根冠比等相对较低,表明稻草秧盘中加入的增强剂、防水剂等化学原料不利于秧苗生长;育秧20 d,稻草秧盘质量从153.0 g下降至107.4 g,降解比例达到29.8%,降解速度为1.40 mg/(d·cm2);稻草秧盘机插大田后25 d内基本降解完全,稻草秧盘平均降解速度为2.64 mg/(d·cm2),降解速度呈现先增后减趋势;稻草秧盘机插水稻的产量与普通塑料秧盘育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低于钵形毯状秧苗机插,主要表现为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较低。
    花期调节对粳型杂交节水抗旱稻旱优8号亲本幼穗发育的影响
    龚丽英1#,杜兴彬2#,王良军2,刘国兰1,罗利军1,余新桥1 2*
    2013, 19(4): 23-2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07
    摘要 ( )   PDF(561KB) ( )  
    以粳型杂交节水抗旱稻旱优8号的亲本沪旱2A和湘晴为研究材料,在幼穗分化初期按照多效唑(MET)、二甲四氯(MCPA)、尿素(N)和磷酸二氢钾(K)的不同施用量设置4组12个处理,研究其对幼穗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MET、MCPA和N处理使双亲的幼穗分化时间延长,抽穗推迟;K处理则相反。随着施用量的增加,MET和MCPA处理使双亲穗全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显著降低,沪旱2A的颖花现存数降低至对照的84.21%和82.73%,湘晴则降低至对照的86.15%和78.88%;N2处理中,双亲穗全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颖花现存数显著增加,颖花现存数为对照的110.19%(沪旱2A)和108.49%(湘晴)。高浓度的K处理对枝梗和颖花分化的效应和N处理相同。
    早稻花期高温鉴定初探
    周建霞,胡声博,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向镜
    2013, 19(4): 28-2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08
    摘要 ( )   PDF(241KB) ( )  
    选用我国主要水稻种植区的18个主栽早稻品种在35℃和38℃下进行耐热性鉴定,探讨早稻花期高温鉴定的适宜温度。结果表明,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讲,双季早稻花期耐热性评价温度应低于38℃,而华南地区38℃可作为花期耐热性评价温度。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华南双季超级稻群体生长及物质生产特征
    张彬,黄庆*,刘怀珍,陆秀明,李康活,李惠芬,邹积祥
    2013, 19(4): 30-3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09
    摘要 ( )   PDF(674KB) ( )  
    1996年以来,超级稻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探明华南双季稻区超级稻水分利用特征及其物质生产规律,有利于水稻高产、优质和水分高效栽培技术的构建。由此,笔者于2011年在广东省农科院白云基地对2个超级稻品种(五优308和合美占)进行了3种水分管理模式(淹灌、干湿交替和畦灌)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水分管理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物质生产特征。结果表明,与干湿交替和畦灌相比,淹灌条件下2个超级稻生育前期的茎蘖数最大,但分蘖盛期延后了7 d;最大分蘖数平均分别高0.9万个/667 m2和2.2万个/667 m2;抽穗期的株高和SPAD值分别高1.4%、5.5%和0.9%、2.4%,倒1叶和倒2叶叶面积分别高4.5%、16.9%和3.6%、11.4%,干物质分别高1.0%和7.0%;成熟时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高4.4%、5.7%和2.7%、3.3%,成穗率、结实率和物质转运率分别高1.7个、4.9个百分点,4.9个、7.0个百分点和0.8个、4.0个百分点。不同水分管理水稻的有效穗数和干物质基本没有差异;但产量表现为干湿交替>畦灌>淹灌,其中干湿交替的产量较淹灌和畦灌分别高9.2%和5.4%。统计分析表明,淹灌与畦灌的最大茎蘖数、成穗率、功能叶面积、物质转运率、结实率和早稻产量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可见,干湿交替灌溉最有利于超级稻群体构建和产量形成,但通过品种选育和栽培措施来提高淹灌条件下的物质转运、成穗率和结实率,实现超级稻高产和高效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氮互作对超级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周庆红,吕伟生,符明金,曾勇军*
    2013, 19(4): 35-38,4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10
    摘要 ( )   PDF(479KB) ( )  
    试验采用盆栽方法,以超级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为材料,设置了4种光照条件和3种施氮水平,研究了光照条件和施氮水平及其互作对超级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的产量受到光、氮及其互作的影响,在不遮光条件下,随施氮量提高产量呈增加趋势;在遮光条件下,随施氮增加产量下降,且随着遮光程度的提高,产量呈持续下降趋势。遮光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延长,粒叶比降低,有效穗数及总粒数减少,枝梗及颖花退化率增大,物质生产量下降,产量降低,表明在弱光条件下应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综合分析
    陈刚1,吴文革1*,胡鹏2,王斌1,胡琪峰1
    2013, 19(4): 39-4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11
    摘要 ( )   PDF(519KB) ( )  
    对11个杂交粳稻品种和20个常规粳稻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表明,相比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增产7.9%和8.6%,产量优势明显;杂交粳稻在株高、穗粒数、干物质量等性状上优势也较明显,表现植株高大、穗粒数多、群体物质积累量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粳稻产量受到穗粒因子影响最大,杂交粳稻高产品种选择和品种选育应该以穗粒数为重点,选育大穗型品种,常规粳稻受生育期影响较大,高产栽培应该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单季晚粳稻, 并注重品种的穗粒协调;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初步筛选出适宜江淮区域种植的Ⅲ优98、金奉19、甬优7号等3个杂交粳稻品种和T418、淮稻5号、武运粳24、天粳2号等4个常规粳稻品种。
    湖南主要香稻产区气候生态因子对水稻香气质量的影响
    阳树英1,邹应斌2*,夏冰2,刘少坤3,赵继华4,陈海含5,沈斌1,张函1
    2013, 19(4): 44-4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12
    摘要 ( )   PDF(618KB) ( )  
    以香稻品种Basmati、湘晚籼13号、中香1号和非香稻常规品种黄华占为试验材料,以永顺县、江永县、长沙市为3个试验点,用GC-MS交替移动窗口因子分析法(AMWFA)定性定量分析水稻香气质量,并比较分析了这3个产区地形地貌差异性及其气候生态因子的差异性,讨论了主要香稻产区气候生态因子与水稻香气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香稻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日均气温最低、日最高气温最低、日最低气温最低,而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传统地方香稻产区的香稻香味最浓,香味物质种类最多;日均气温低和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稻米游离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这也是导致江永香稻和永顺香稻比长沙地区香稻香味更浓、米粒更油光发亮的原因之一。
    灌浆结实期高温对早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健陵1,张晓艳1,吴艳飞1,吴丽姬1,杜尧东1 2,胡飞1*
    2013, 19(4): 50-5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13
    摘要 ( )   PDF(612KB) ( )  
    为了研究灌浆结实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桶栽方式,于2010年和2011年在人工气候箱分别对乳熟期和蜡熟期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天优998进行连续5 d的高温处理,日最高温度分别设定为32℃、35℃、38℃、40℃和42℃,日较差为6℃,另设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水稻为对照。结果表明,高温对水稻每丛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糙米率无显著影响;随着日最高温度的升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产量下降,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明显增加;当日最高温度达35℃以上时,水稻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尤其是乳熟期比蜡熟期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乳熟期至蜡熟期连续高温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单一阶段要大。
    杂交水稻新品种Y两优087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谭建林1,李永青1,姬秋梅2,黄敏2,江立庚2*
    2013, 19(4): 56-57,6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14
    摘要 ( )   PDF(334KB) ( )  
    通过大田试验,以深优9516为对照,研究了杂交水稻新品种Y两优087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Y两优087的总干物质生产量比深优9516约高10%。具体来看,Y两优087灌浆盛期前的干物质积累量比深优9516高224.9 g /m2,而灌浆盛期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却比深优9516低107.9 g/m2。Y两优087灌浆盛期前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与其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较高有关,而其灌浆盛期后较低的干物质积累量则与其叶片衰老较快(表现为叶片氮含量下降快)有关。因此,在Y两优087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采取防早衰措施。
    寒地水稻旱育壮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孙世臣,洛育,张凤鸣*,白良明,姜树坤,姜辉,王彤彤,夏天舒
    2013, 19(4): 58-6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15
    摘要 ( )   PDF(543KB) ( )  
    为探讨寒地水稻手插秧育秧关键技术,以黑龙江省当前生产上两个不同类型的主栽品种(半直立穗型高产品种龙稻5号和弯曲穗型优质品种东农428)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育秧中最佳播种密度和氮、磷、钾适宜用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寒地水稻手插秧育秧在播种量215.09~233.17 g/m2,纯N用量54.83~68.99 g/m2、P2O5用量60.02~75.56 g/m2、K2O用量41.79~56.72 g/m2时所育秧苗素质较好。
    “T”型耕作条件下钾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宏涛1,李晓蕾2,马艳2,钱永德2*
    2013, 19(4): 63-6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16
    摘要 ( )   PDF(370KB) ( )  
    以垦稻12和垦鉴稻10为试验材料,探讨了“T”型耕作方式下施钾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结实期垦稻12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均以“T”型耕作处理较高,垦鉴稻10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也以“T”型耕作处理高;同样施钾量下,“T”耕作处理的稻谷产量高于常规耕作,以每667 m2用硫酸钾10.5 kg的处理产量最高,品质最佳。
    粳稻碾米品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稻米理化特性的关系
    衣政伟,林赵淼,刘正辉*,李刚华,王绍华,王强盛,丁艳锋
    2013, 19(4): 66-69,7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17
    摘要 ( )   PDF(550KB) ( )  
    以177份武育粳3号突变体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突变体材料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等碾米品质指标的基因型差异,并分析了其碾米品质指标与粒形、垩白、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生化组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材料之间在碾米品质上呈现显著的基因型差异。糙米率分布区间为69.5%~86.2%,平均值为81.7%;精米率分布区间为52.0%~76.3%,平均值为71.4%;整精米率分布区间为29.4%~73.9%,平均值为68.3%。筛选到的整精米率较低和较高的20份突变体可为碾米品质形成机制研究提供新材料。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291**),与粒长和粒重呈显著和极显著(r=0.209*,r=0.400**)正相关。整精米率与总蛋白、谷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429**,r=-0.421**)。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了垩白粒率、粒形和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与整精米率之间的关系,为揭示碾米品质形成的理化基础提供了参考。
    江苏水稻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杨洪建,颜士敏,李杰
    2013, 19(4): 70-7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18
    摘要 ( )   PDF(516KB) ( )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江苏水稻生产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应提出了“强化主推品种的展示宣传与推介、集中育秧模式的推广与普及、适用技术的集成研究与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培训与指导、水稻高产的整体推进与平衡创建”等措施,以促进江苏省水稻持续稳定增产。
    猪粪沼液施用后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初步研究
    孙国峰1 2,郑建初1 2, 陈留根1 2*,盛婧1 2,周炜1 2,徐为圣3
    2013, 19(4): 74-76,7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19
    摘要 ( )   PDF(500KB) ( )  
    针对江苏省规模养殖废弃物超排,引起严重环境污染且资源大量浪费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猪粪、沼液替代化肥的初步研究。试验选择稻麦两熟制农田,研究了施用猪粪、沼液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收获时,100%猪粪处理的较常规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同时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50%猪粪、50%沼液和100%沼液替代化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在水稻产量方面,100%猪粪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减产7.07%,差异显著(P<0.05);50%猪粪、50%沼液和100%沼液替代化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本试验条件下沼液可全量替代化肥;猪粪有机肥可半量替代化肥,不宜全量替代化肥。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品质的综合评价研究
    于秋竹1 2,孔宇1 2,陈东升2,徐正进1,解保胜2*
    2013, 19(4): 77-7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20
    摘要 ( )   PDF(329KB) ( )  
    为准确评价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品种稻米品质现状,选取32个代表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水稻品种,对品质特性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剖析了各项品质的指标对品质的贡献率及综合评价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在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水稻品种综合品质达到部颁优质米二、三级标准的水稻品种所占比例较大,而第三积温带水稻品种的稻米综合品质评价情况相比其他积温带更为优良;外观品质垩白率、垩白粒率和营养品质等相关指标表现较好,但加工品质中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差。
    渗漏性及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稻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郑桂萍1,于国锋2,李红宇1,胡法龙1,李晓蕾1,马艳1
    2013, 19(4): 80-8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21
    摘要 ( )   PDF(324KB) ( )  
    采用盆栽随机区组设计,探讨渗漏性和增施有机肥对盐碱土水稻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酸的基础上,通过增施有机肥、同时增强渗漏性,在pH 8.68的盐碱土上种稻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每昼夜渗漏1 cm左右水层、每667 m2施有机肥50 kg的处理产量较无渗漏、单施化肥的处理极显著增产,这是由于有渗漏加施有机肥的处理增加了水稻穗长和一、二次枝梗数,提高了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各产量构成的变异系数为二次枝梗粒数>一次枝梗粒数、穗数>成粒率>千粒重,即以二次枝梗粒数的相对变异程度最大,千粒重的相对变异程度最小。
    黏重土壤条件下N、P、K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孔宇1 2,于秋竹1 2,张文忠1,解保胜2,慕永红2
    2013, 19(4): 83-8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22
    摘要 ( )   PDF(303KB) ( )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黏重土壤条件下水稻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对水稻产量、肥料互作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做出肥料拟合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肥料三要素中对产量贡献最大的是N,其次为P、K;在一定施肥量内,肥料之间存在互作效应;从肥料反应方程和互作效应综合分析,黏重土壤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为112.3~150.0 kg/hm2、施钾量为38.3~65.0 kg/hm2、施磷量为38.3 ~67.8 kg/hm2。
    孕穗期淹水胁迫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周永进,王斌,许有尊,陈刚,胡琪峰,吴文革*
    2013, 19(4): 86-9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23
    摘要 ( )   PDF(496KB) ( )  
    为探明淹水胁迫对孕穗期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受淹以后的减灾避灾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选取嘉兴8号和早籼807两个早稻品种,设置半淹和没顶2个淹水深度,3 d、6 d、9 d和15 d 4个淹水时间,于孕穗期进行淹水处理,以未淹水作对照,研究不同淹水时间和深度对植株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后两早稻品种生育期均相应延迟,且与淹水时间和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半淹水各处理株高在胁迫后24 h及成熟前7 d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没顶超过6 d的处理在处理后24 h及成熟前7 d株高显著低于对照;淹水胁迫后绿叶数、绿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顶叶SPAD及净光合速率在处理后24 h显著低于对照,且随着淹水时间推移和深度加深下降幅度越大,但到成熟前7 d时除没顶9 d、半淹15 d及没顶15 d 3个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产量及其构成分析显示,半淹处理情况下有效穗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没顶淹水则显著高于对照;千粒重与淹水时间和深度相关性不显著;淹水胁迫使得植株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显著降低,这是造成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的主要原因,其中半淹水9 d和没顶淹水6 d处理的产量已经下降至对照的50%左右,植株每穗粒数、结实率及产量与淹水时间和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插植密度与插植苗数对超级稻产量和抗倒力的影响
    刘怀珍,黄庆,陆秀明,李惠芬,李康活张彬
    2013, 19(4): 91-93,10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24
    摘要 ( )   PDF(420KB) ( )  
    2009年早、晚季以常规超级稻桂农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插植密度和栽插苗数对产量、产量构成和植株抗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晚季水稻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高密度有利于高产,但对早季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插植苗数对早、晚季的产量影响较小,未达显著水平。(2)栽插密度对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群体颖花量影响较大,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插植苗数对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影响较大,对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3)丛、株抗倒力随插植密度的增大和插植苗数的增多而下降。综上所述,对于常规超级稻品种桂农占在高肥力稻田、适宜的施N量和合理的N肥运畴条件下,早季插植密度以24万丛/hm2、每丛插3苗,晚季插植密度以30万丛/hm2、每丛插4苗,能较好兼顾高产、高效和有效防止倒伏。
    对浙江甬优12最高单产突破1 000 kg/667 m2的评议
    孙永飞1,梁尹明1*,吴光明2,杨琼琼1,陈金焕1,娄伟平3
    2013, 19(4): 94-96,10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25
    摘要 ( )   PDF(521KB) ( )  
    2012年甬优12最高单产在浙江突破1 000 kg/667 m2。本文对此评议,认为意义无法估量,不但表明浙江省水稻育种及栽培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更主要的是将极大提高浙江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的粮食生产能力,为确保粮食安全,也为让出更多耕地用于发展经济和维护生态安全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产量突破主要是因种栽培的结果,需大力提升对栽培研究的支持力度。偏粳型超大穗将是超高产的主要方向,要改变目前育种力量分配以选育籼型品种为主的局面。包括土、秧、密、肥、水、保等各方面的配套栽培技术已初步集成,但推广工作任重道远,思想认识转变、农田质量改善、不同基因类型品种选育、栽培理论研究及技术到位等方面均有大量工作要做。
    品种与技术
    超级稻甬优12机插单产1 000 kg/667 m 2的产量结构与配套栽培技术
    苏柏元1,朱德峰2
    2013, 19(4): 97-10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26
    摘要 ( )   PDF(461KB) ( )  
    经3年的试验示范,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实现了甬优12机插最高田块单产1 000 kg/667 m2的目标。单产1 000 kg/667 m2的产量结构为穗数14.6万/667 m2、穗总粒数329粒、结实率86%、千粒重25.5 g,关键栽培技术是培育壮秧、适期早播早栽,合理稀植、控制高峰苗数,好气灌溉、促进根系生长,培肥地力、定量施肥。
    播种量、秧龄和移栽密度对高原粳稻产量的影响
    李贵勇1,王云华2,陈路华,资月娥2,桂媛2,夏琼梅1,邓安凤1,龙瑞平1,杨从党1*
    2013, 19(4): 101-102,10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27
    摘要 ( )   PDF(341KB) ( )  
    以云昌粳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秧龄和移栽密度对高原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减少,带蘖数、干物质有增加的趋势,播种量为15 kg/667 m2时的秧苗素质最好,产量最高;随着秧龄的增大,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降低,导致产量降低,60 d秧龄的产量明显高于70 d秧龄的产量;在2.16~2.64万丛/667 m2移栽密度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有增加的趋势,产量增加。总之, 较少播种量、较小的秧龄、适宜的基本苗数是水稻高产的基础。为了应对干旱,可以通过稀播提高秧苗秧龄弹性,把秧龄延长到70 d,栽足基本苗,降低水稻产量损失。
    连作晚稻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效果
    胡润1 2,王佳佳3,秦叶波4,王子民1,欧阳由男1*
    2013, 19(4): 103-10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28
    摘要 ( )   PDF(381KB) ( )  
    连作晚稻机插要取得成功育秧是难点。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连作晚稻盘育秧苗素质、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的影响,以武育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国瑞”无土基质所育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机插后植伤轻,能使武育粳7号提早返青分蘖,改善群体茎蘖质量;相比营养土育秧和田泥育秧,用“国瑞”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水稻有效穗数增加8.97%、19.65%,每穗总粒数增加6.29%、11.68%,最终理论产量提高14.53%、27.25%,实际产量提高13.60%、26.17%。
    秧龄对晚稻盛泰优9712和鑫优9113产量的影响
    陈佳娜,曹放波,伍丹丹,周雪峰,张瑞春,邹应斌*
    2013, 19(4): 106-10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29
    摘要 ( )   PDF(342KB) ( )  
    为了解晚稻品种盛泰优9712和鑫优9113的秧龄弹性,采用同期播种、手工移栽秧龄为25、30、35和40 d的秧苗,研究秧龄对晚稻品种盛泰优9712和鑫优9113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秧龄的延长,盛泰优9712和鑫优9113的产量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减产,秧龄35 d和30 d的处理比秧龄25 d的处理出现显著减产,秧龄40 d的处理比秧龄25 d处理分别减产了24.1%和24.8%;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结实率下降,盛泰优9712和鑫优9113秧龄为30 d、35 d、40 d的处理其结实率比秧龄25 d处理分别降低了5.88个、6.54个、14.40个百分点和6.08个、10.84个、17.55个百分点。综合看来,盛泰优9712的高产栽培的适宜秧龄期为25~30 d,最长为35 d;鑫优9113的高产栽培的适宜秧龄期为25 d,秧龄弹性相对较小。
    播种量对机插稻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龙瑞平1,邓安凤1,刘冲发2,祁春3,夏琼梅1,李贵勇1,杨从党1*
    2013, 19(4): 109-110,11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30
    摘要 ( )   PDF(370KB) ( )  
    以两优2186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进行播种量对机插稻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量为50 g/盘和70 g/盘处理的秧苗素质明显好于90 g/盘、110 g/盘、130 g/盘处理;在栽插时播种量为70 g/盘的缺丛率为13.67%,显著低于播种量50 g/盘的处理,与90 g/盘、110 g/盘、130 g/盘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机插稻基本苗数显著增加,高峰苗数也显著增加,但有效穗数增加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和实际产量来看,播种量为70 g/盘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成穗率最高,分别为23.13万穗/667 m2、30.09 g和63.5%,实际产量达到865.67 kg/667 m2,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在本试验中,杂交籼稻品种70 g/盘的处理,由于秧苗素质高、基本苗适宜、高峰苗较低,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也最高。因此,每盘70 g是机插稻适宜的播种量。
    双季连作稻机插产量900 kg/667 m 2以上栽培技术
    杨祥田1,曾孝元2,林采舜3,王旭辉4,何贤彪1
    2013, 19(4): 111-11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31
    摘要 ( )   PDF(389KB) ( )  
    为了提高连作早、晚稻机插产量,通过2010-2012年的水稻机插试验与大田示范,提出连作早稻机插单产500 kg/667 m2、连作晚稻机插单产400 kg/667 m2,双季连作稻机插产量900 kg/667 m2以上的栽培技术,即早稻选择中早39、台早733,晚稻选择嘉优2号、甬优9号等高产抗病品种(组合),采取“基质育秧,适龄早栽,插足苗数,提早搁田,配方施肥,增施穗肥,实地病虫防治”等配套技术。
    不同育秧方式下百泰微生物菌剂对早籼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张卫星1,金连登1,李荣昌2,许正洪2,张伟贵1,孙成效1,吕金蔚2,朱智伟1*
    2013, 19(4): 114-11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32
    摘要 ( )   PDF(349KB) ( )  
    为验证百泰微生物菌剂(肥)在水稻苗期的使用效果以及提出配套应用技术,开展了百泰微生物菌剂对不同育秧方式早籼稻秧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百泰微生物菌剂后,秧苗的叶龄、苗高、根长以及地上部和根部干质量增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不同育秧方式百泰微生物剂的使用方法存在一定差异,湿润育秧以播前灌土的壮苗效果较为明显,旱地育秧则以灌土喷叶的壮苗效果显著。
    微生物与化学制剂快速催腐秸秆技术与应用效果初探
    林朝法1,林潮澜2,吴树业2
    2013, 19(4): 117-,12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33
    摘要 ( )   PDF(278KB) ( )  
    在论述微生物与化学制剂快速催腐秸秆核心技术与主要特点、功效的同时,探索了积制成的活性有机菌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展望了微生物与化学制剂的推广前景。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天津的应用效果及关键技术
    李文琴1,刘浩1,陈惠哲2*,高增尚1,于福安3,朱德峰2
    2013, 19(4): 118-12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34
    摘要 ( )   PDF(412KB) ( )  
    2010年天津市引进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研发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宝坻、蓟县、宁河等地进行试验示范。在试验示范过程中,该技术表现出取秧准确、漏秧率低、机插苗数均匀、秧苗带土多、伤秧率低、秧苗早发等特点,一般示范产量9 750 kg/hm2,比普通机插技术增产1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适合在天津地区推广应用。
    超级稻丰两优香1号再生栽培示范技术
    高广金1,杨艳斌2,孙琛2
    2013, 19(4): 121-12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35
    摘要 ( )   PDF(249KB) ( )  
    对超级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进行再生栽培示范和系统观察,丰两优香1号再生苗节数均为5个节,再生苗的节间长度均比头季短;再生季植株上部3片功能叶面积均比头季小;再生栽培两季稻谷产量可达到15 274.5 kg/hm2,比“早稻-晚稻”连作种植产量低733.5 kg/hm2,但是再生稻米质优、价格高,总产值与双季稻相当,同时因再生稻省种、省工、省投入,纯收入比双季稻连作高3 736元/hm2。
    申优系列杂交粳稻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牛付安,曹黎明,程灿,周继华,倪林娟,袁勤*
    2013, 19(4): 123-124,12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36
    摘要 ( )   PDF(390KB) ( )  
    介绍了申优系列8个杂交粳稻组合的特征特性,申优系列杂交粳稻组合总体表现出株高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优势明显、抗性强、品质优等特点。参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根据该组合的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认为“适度提高千粒重、稳定适宜穗数、主攻大穗”是提高申优系列杂交粳稻产量行之有效的途径。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永胜县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张兆麟
    2013, 19(4): 125-12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37
    摘要 ( )   PDF(415KB) ( )  
    永胜县于2005年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进行试验研究,以探索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配套技术。至2008年,通过试验示范及推广,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许多品种都获得了高产,出现了历史性的高产突破,海拔1 100 m的涛源创下水稻单产1 287 kg/667 m2的世界高产纪录;海拔14 00 m的期纳创下水稻历史最高单产1 077 kg/667 m2,百亩连片核心样板区平均单产两次超1 000 kg/667 m2。2009-2011年永胜县累计推广该技术2.38万hm2,每667 m2产量平均697.7 kg,比常规栽培增102.1 kg,增17.15%,增产增效十分明显。
    云南水稻定量促控栽培技术简介
    杨从党,李贵勇,夏琼梅,龙瑞平,邓安凤,刘吉新
    2013, 19(4): 129-13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38
    摘要 ( )   PDF(252KB) ( )  
    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水稻高产的定量指标,并定量了云南省立体生态稻区12 t/hm2的高产模式,对水稻不同生长阶段出现的偏差,通过肥水的调节促控水稻群体,使之向高产的方向发展。
    大理州高海拔粳稻优质高产高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宋天庆,赵慧珠
    2013, 19(4): 131-13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39
    摘要 ( )   PDF(253KB) ( )  
    根据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思想,经过几年引进试验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践,集成总结出适应大理州高海拔地区粳稻优质高产高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并介绍了大面积应用成效。
    沈稻系列优质品种选育与配套生产技术研究
    王伯伦1 2,王术1,黄元财1,贾宝艳1,王锋2
    2013, 19(4): 133-135,13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40
    摘要 ( )   PDF(554KB) ( )  
    为了提高我国稻米的质量,采用“多元杂交、混系结合、株型理想、优化选择”的优化育种方法选育出沈农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并在播种期、插秧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栽培试验基础上,制定了由规范化旱育苗、精细整地、机械插秧、平衡施肥、清水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精深加工组成的配套生产技术,在辽宁等地推广,支持企业实施品牌策略,直接或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生产有机、绿色优质稻米。
    各地稻米
    诸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及其思考
    杨伟祥,莫无忌
    2013, 19(4): 136-13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3.04.041
    摘要 ( )   PDF(262KB) ( )  
    介绍了诸暨市2010-2012年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措施与成效,分析了在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应该采取的措施,以完善今后诸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综合信息
    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摘要)
    张军,张洪程,霍中洋,花劲,郭保卫,戴其根,许轲,魏海燕,高辉
    2013, 19(4): 138-139.  DOI:
    摘要 ( )   PDF(325KB) ( )  
    1   双季晚粳的研究概况
    湖南、江西及“两广”等传统的籼稻主产区晚稻季温光资源充沛,而晚籼收割后大部分田块是空茬田,或种植绿肥,这种种植制度使得当地土地及温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以上双季稻区晚稻季常遭遇“寒露风”灾害天气影响,导致晚籼稻不能高产、稳产;双季稻区晚籼收割时的日均温仍达到15℃以上,且这一气温能够维持20 d以上,粳稻在此环境条件下利于其灌浆充实获得高产,同时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也利于其优良品质的形成。江西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带,双季晚稻种植面积高达160万hm2左右,而由于当地粳稻品种资源匮乏,晚粳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相对较少,目前该地区晚粳稻种植面积较小。本课题组于2009-2012年在江西开展晚粳百亩连片高产示范及专题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晚粳稻在江西较籼稻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优势。
    2   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及高产形成特征
    2.1   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及生态生理基础
    3年晚粳平均产量分别为9.6、8.3、9.9 t/hm2(2011年上高县甬优8号最高产量达10.6 t/hm2),极显著高于晚籼,而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晚粳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显著或极显著优于晚籼(晚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晚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晚籼,胶稠度显著或极显著长于晚籼),外观品质逊于晚籼(晚粳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晚籼);晚粳的效益极显著高于晚籼(净产值分别为16 382.7、15 035.4、21 731.2元/hm2,较籼稻高20.1%、20.4%、24.6%;纯收益分别为11 890.6 、10 252.1、16 565.9元/hm2,较籼稻高23.8%、23.6%、26.7%)。
    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基础为,粳稻较籼稻全生育期明显延长,抽穗结实期粳稻较籼稻更能适应凉爽气候,增强其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使得晚粳稻能够正常成熟;晚粳后期较高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能够增大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增大群体库容总充实量;同时,粳稻后期更能够适应低温气候不早衰,维持较强的根系和较大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确保晚粳活熟到老。
    2.2   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
    较之高产、更高产水平,双季晚粳超高产水平群体的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5.0×108/hm2 以上),虽结实率和千粒重略低,但差异不显著;群体起点高,有效分蘖早生快发,够苗后增长平缓,高峰苗数量少,后期群体下降平缓,至抽穗期具有适宜穗数,成穗率高(78.0%左右);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3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成熟期仍保持在3.5 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势 3.0×106 m2·d/hm2以上,总光合势 5.6×106 m2·d/hm2 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拔节期积累量略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总生物量为10.5 t /hm2 左右,抽穗后积累量亦高, 成熟期干物质量高达19.0 t/hm2 左右,后期茎鞘物质转运率大于14.5%;超高产群体根量大、根冠比高、根系活力强;植株吸收氮素能力强、最终氮素累积量高,氮素单季利用率40%以上。
    3   双季晚粳高产关键栽培技术
    3.1   适宜晚粳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1)选择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2)选择穗粒协调的大穗型品种;(3)选用株高较高、叶片直立性好、抗倒伏、抗病害的高效品种。
    3.2   适宜栽培方式选择
    (1)手栽方式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和效益较低,当地手栽条件下晚粳纯收益低于其他方式,在综合评价中表现最差,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双季稻区大面积种植晚粳则不宜采用手栽方式;(2)塑盘旱育秧苗秧龄弹性大,一般25~35 d,与毯苗机插相比,能较多地利用晚稻季的温光资源,能够延长晚粳生育期,可增加光合物质生产和积累,且当地对该技术掌握熟练,是大面积种植晚粳的理想方式;(3)机插方式将是双季晚粳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的毯苗机插秧苗素质相对较差,生育期较短,适宜机插的高产晚粳稻品种类型较少,稳产性不如手栽和有序抛、摆栽,而新引进的水稻钵苗机插实现了对钵育壮秧的机械化栽植,是机械化有序摆栽,在有条件地区可以大力推广。
    3.3   双季晚粳稻基本苗的确定
    双季晚粳高产群体的基本苗较单季稻区粳稻及双季晚籼稻均高,原因可能是单季稻区粳稻品种引种至双季稻区,其生育期较单季稻区缩短较多,尤其缩短了营养生长期,而分蘖形成主要发生在该时期,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季晚粳稻的有效分蘖数,加之粳稻自身分蘖特性较籼稻弱,导致粳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少。本研究结果认为,常规粳稻基本苗以120~150万/hm2,杂交粳稻基本苗以90~120万 /hm2较为适宜。
    3.4   双季晚粳稻氮肥的精确运筹
    当前南方双季稻区籼稻种植仍占主导地位,由于双季稻区籼稻生育期相对较短,为获得前期较大的群体,当地传统施肥习惯为基蘖肥∶穗肥比例10∶0,而这种“一炮轰”的施肥法较难实现双季晚粳稻高产、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目标。本课题组连续多年在江西晚稻地区的试验表明,基蘖肥、穗肥比例6∶4或7∶3时产量最高、品质较优,且氮素单季利用率达到40%左右。
    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摘要)
    龚金龙,邢志鹏,胡雅杰,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
    2013, 19(4): 139-139.  DOI:
    摘要 ( )  
    追求高产更高产是稻作研究与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因土地资源的贫乏和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基本不可能再增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为增加水稻总产量的主要途径。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提出了种种设想与途径,如“高产创建”、“粮丰工程”、“超级稻”等。通过行政、科研、推广等相关单位的齐心协作,中国超级稻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至2013年我国审定的超级稻品种已达101个之多。其中,籼型超级稻以杂交稻为主,粳型超级稻全部为常规稻,因此开展高产栽培条件下常规粳型超级稻与超级杂交籼稻群体综合生产力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的系统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生产实践价值。为此,本研究立足苏中地区,在稻麦(油)两熟籼、粳同季兼作条件下,选用能安全齐穗成熟和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的偏迟熟高产当家籼、粳超级稻品种(中熟中籼和早熟晚粳)为试验材料,并配套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两种类型品种产量形成机制与生态生理特征的差异,阐明粳稻的生育优势和高产机理,以期为超级稻品种的合理利用以及增产潜力的挖掘提供依据。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粳稻的基本特性与生产优势为:(1)综合生产力高。粳稻不仅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而且生育安全性好,有利于推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2)气候生态优势。粳稻对低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适当推迟抽穗结实,延长灌浆结实期与全生育期,增加对秋末温光资源的利用。(3)群体生理优势。粳稻群体茎蘖、叶面积、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籽粒灌浆动态合理,群体株型优化、源库协调,生育后期仍保持强劲生长势,表现为灌浆充实量大、结实率高。(4)安全支撑优势。粳稻茎秆粗壮,根系强健,功能叶光合时间长,后期不早衰,耐肥抗倒,利于稳定高产。这些可为江苏稻区以及同类生态稻区乃至整个南方适粳区实施新一轮的“籼改粳”提供参考。但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还应切合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坚持“宜粳则粳、宜籼则籼”。此外,“籼改粳”还存在粳稻品种耐热性不强、农资投入大、环境污染重、抗病虫性差、储备技术不足、生产习惯不符、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落后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攻关。
    粳稻南移种植的生产力与生态适应性研究(摘要)
    张卫星1,章秀福1,廖西元1,王志刚1,朱智伟1*,潘晓华2,张洪程3,霍中洋3,邹应斌4,唐启源4
    2013, 19(4): 139-139.  DOI:
    摘要 ( )  
    我国水稻长期以来形成的“北粳南籼”生产和消费格局已有明显变化,因地制宜扩大粳稻种植面积,积极推进南方单季稻区“籼改粳”和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实现“早籼晚粳”成为当前水稻生产发展的战略问题和应用研究课题。本研究根据纬度差异为主并兼顾经度差异设置试验点和选择参试品种,分别在北纬27°~33°、东经112°~121°范围内布点(江苏的姜堰和丹阳,浙江的长兴、富阳、金华和瑞安,江西的南昌、永修、抚州和吉安,湖南的长沙),从全国近年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粳稻主栽品种和农业部公布的粳型超级稻品种、粳稻主推品种或最新育成的典型粳稻品种中选择了46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并以2个适应性较广的典型籼稻品种(Ⅱ优838和天优华占,均为国家南方水稻区试对照品种)为对照材料,设置4种播栽期,连续3年(2011-2013年)开展了跨区域、多纬度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育特性变化、产量水平、品质性状和生态适应性表现,剖析了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随纬度南移、播期延迟的变化规律及其生态差异性的形成机理,明确了粳稻南移种植的可行性和南移引种的品种类型与播期安排。结果显示,粳稻品种各试验点的平均产量在510.1~721.7 kg/667 m2之间,籼稻对照品种Ⅱ优838和天优华占则分别为648.4 kg/667 m2和691.5 kg/667 m2。随着纬度南移,粳稻品种的产量呈下降趋势,而籼稻品种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粳稻南移总体产量优势虽不如籼稻,但晚粳品种尤其是杂交晚粳品种(如甬优8号等),亦能达到甚至超过籼稻品种产量水平。晚粳品种的稻米品质最佳,其次是中粳品种和晚籼品种,而中籼品种相对较差;随着纬度南移,粳稻品种和籼粳品种的品质等级和质量指数均呈变劣趋势,整精米率和胶稠度下降,垩白和透明度增加,蛋白质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变化不大。随着播期延迟,中粳品种和晚粳品种的产量呈下降趋势,晚籼品种的产量呈增加趋势;粳稻品质性状受播栽期的影响要小于籼稻,随着播期延迟,粳稻品种的品质等级和质量指数有变优趋势,加工品质提高,但垩白和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透明度和胶稠度有所下降。研究表明,北纬29°左右的长江流域稻区选用迟熟中粳和中晚熟的晚粳品种或主茎在14~17片叶的中晚熟早粳品种作单季中、晚稻或连作晚稻,5月下旬至7月初播栽,能达到或超过籼稻的产量水平,且品质优于籼稻。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选用14片叶以上的东北中晚熟早粳品种,产量均在400.0 kg/667 m2以上,16片叶以上的东北晚熟早粳品种,则可获得500.0~650.0 kg/667 m2的产量。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粳稻南移种植是切实可行的,关键在于适宜粳稻品种的选择及其配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应用,既能促进长江流域稻区实现“籼改粳”和“早籼晚粳”的结构性调整,改善南方稻米品质状况,也可通过“北稻南引”作为解决长江流域双季稻区早稻低温灾害延迟季节或晚稻苗期洪涝灾害影响栽插的应急性避灾救灾措施,确保全国水稻稳定增产。
    钵苗机插是水稻高产与超高产机械化精确栽培的有效途径(摘要)
    张洪程
    2013, 19(4): 140-141.  DOI:
    摘要 ( )   PDF(310KB) ( )  
    1   水稻钵苗机插栽培发展的概况
    钵苗机插,是采用水稻钵苗插秧机将钵育壮秧按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均匀地无植伤地移植于大田的先进技术。利于实现水稻规范化精确定量栽植,提高了水稻育秧与移栽的作业质量,从而利于达到高产或超高产。钵苗机插在日本与我国的黑龙江等寒地水稻地区已表现出较稳定的增产增收效果。近几年,钵苗机插在我国南方稻区被引起重视并逐渐研究示范起来。如扬州大学、常州亚美柯公司与有关科技单位先后在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开展了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攻关与应用适应性研究,多地试验得到了显著增产效果,并创造了我国稻麦两熟制下最高单产纪录。同时,初步总结了钵苗机插在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等方面的优势,并建立了配套的高产栽培关键栽培技术。
    2   钵苗机插在水稻机械化(超)高产精确栽培上的优势
    2.1   利于精确培育大秧龄的带土钵体壮秧
    钵盘可育出根部带有完整钵状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具有叶龄较多、秧体干质量大、充实度高等特点。一般旱育化控秧龄可以达到25~30 d,化控较好的可以培育35 d的壮秧。
    2.2   利于几乎无植伤地精确机插
    钵苗插秧机将秧苗按固定行株距近乎无植伤的均匀有序移栽于大田,实现了钵苗机械化、有序化、精确化栽插。秧苗分布均匀、根系入土深度适宜、直立苗比例可达100%。
    2.3   利于精确实现群体基本苗数
    常州亚美柯公司制造的RX-60AM型钵苗插秧机机插行距33 cm,株距有12、14、16、18、20、22、24 cm,双人乘坐RXA-60T型的钵苗插秧机株距有12.4、13.0、13.2、13.8、14.1、14.5、14.7、15.5、15.7、16.5、16.8、17.9、20.7、21.9、23.4、24.9、26.5、28.2 cm。常规粳稻一般每穴4苗,杂交粳稻每穴2~3苗,杂交籼稻每穴1~2苗,通过每穴苗数和栽插株距能准确调控群体基本苗数。
    2.4   利于利用优势分蘖争取高产适宜穗数
    钵苗的主茎1~6叶均可发生一次分蘖,主茎3~5分蘖发生率较高,二次分蘖主要集中于主茎1~3的一次分蘖的1叶位上。低位分蘖居多,发生率和成穗率均较高,是钵苗机插的优势分蘖。钵育机插苗移栽后分蘖发生早,分蘖动态相对平缓,呈早发与稳升缓落的特点,高峰苗不高,但成穗率和成穗质量高,利于争取高产的适宜穗数。
    2.5   利于培育适宜数量的壮秆大穗,构建高光效群体,提高后期物质生产力
    钵苗机插水稻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高,叶面积衰减率低。中后期群体光合势大,净同化率高,后期根系活力强,群体衰老慢,单茎绿叶多,抽穗后群体光合物质积累多。
    2.6   利于群体冠层通风透光,改善群体生产的安全性
    钵苗机插水稻群体透光性好,茎秆粗壮,基部各节间抗折力大,群体抗倒伏能力强。群体穗数较适宜,每穗粒数多,群体颖花量高,粒叶比大,结实率和千粒重较稳定,源库协调,高产稳产性好。
    2.7   利于形成高产与超高产
    钵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好,栽插时群体起点质量高,前期能保持适宜的光合叶面积与物质生产,中后期物质生产能力强,尤其后期光合物质积累多,穗数足,穗型大,易于形成高产、超高产。
    2.8   利于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以及多熟高产
    钵苗秧龄弹性大,可达30~35 d,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和整个生育期,更加充分利用了稻季温光资源,且较毯状小苗机插与直播稻早熟而腾茬口早,利于下茬作物适时种植,达到多熟高产。
    3   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与技术关键
    3.1   技术路线
    以精确培育适当延长秧龄的标准化壮秧为核心,通过机械精确移栽,准确地建立充分挖掘品种生产潜力的群体起点。
    3.2   技术关键
    3.2.1   精确培育标准化壮秧
    培育标准化壮秧是钵苗机插超高产的重中之重,是最基础、最根本、最前提的核心技术。(1)只有培育“齐、匀、壮”的标准化壮秧,才能保证机插后田间群体的均衡性、一致性。(2)钵苗机插丛数少,必须利用个体优势来提高产量,只有标准化壮秧才能发挥个体优势,达到足穗和壮秆大穗的统一,实现高产超高产。(3)钵苗机插不能漏丛,只有培育成苗孔率高(杂交稻≥90%,常规稻≥95%)的标准化壮秧,才能保证田间栽插丛数和足量基本苗,才能创造超高产。同时做到不人工补苗,省事省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4)壮秧才利于培育抗倒的高产株型与群体结构,才能稳定实现高产超高产。因为壮秧尤其对扩根、壮秆作用大。(5)壮秧在适宜偏少的基本苗条件下,能快发根、快生长,从而节省肥料,提高肥效与其他的投入效果,才能既高产又高效。
    3.2.2   精确机插提高群体起点质量
    精确定量机械栽插,建立大田高质量群体起点。包括基本苗数的精确计算、栽插丛数与每丛苗数的确定及栽插深度的调节,还包括提高栽插质量的其他配套措施。足够适量的穗数是高产的基础,在大行距33 cm条件下应缩小株距,一般使用12 cm或14 cm档株距。
    3.2.3   肥水气协调培育适量壮秆大穗
    钵苗无明显缓苗期,早发快长优势强,但基本苗少,应重施分蘖肥,即将氮肥中基蘖肥与穗肥运筹比例调整为7∶3,早施重施分蘖肥,发挥低位分蘖生长优势。同时穗肥在倒4或倒3叶用作促花肥,既巩固有效分蘖成穗,又促进壮秆大穗形成。在N-n-1叶龄期,当群体茎蘖数达到预计穗数80%(70%~90%)左右时开始自然断水落干搁田,遵循“早搁、轻搁、多次搁”的原则。通过有效控制高峰苗后,在群体叶色褪淡落黄基础上,长穗期浅湿交替灌溉。因苗及早精确定量施用好穗肥(促花肥),主攻壮秆大穗形成,优化中期生长,形成高光效群体结构。通过后期合理水浆管理、病虫防治,养根保叶,增强根系活力与地上部光合生产能力,提高后期物质积累量与群体库容充实度。
    4   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与示范,促进钵苗机插健康发展
    4.1   农机农艺融合
    必须通过农机与农艺一体化深入研究,不断提高钵苗机插对不同种植制度、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应用的适应性。同时研制低成本、适应性广的机械及配套器具,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另外,此种方式下水稻稳定高产、超高产的规律与关键农艺也不完全清楚,这些都应是农机农艺融合攻关的重点。因地制宜围绕不同机械化栽培方式,选用或研发配套的秸秆还田、施肥、灌溉、植保等先进机具与农艺,并集成本土化钵苗机插水稻(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各地水稻生产现代化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4.2   超高产开路
    要发挥钵苗机插优势,使这种机械与农艺很快推广,并在我国水稻生产上形成亮点,发挥重大作用,必须走高产超高产之路。搞好不同层次的百亩、千亩连片钵苗机插水稻超高产栽培攻关与示范典型,以典型树立该技术的信誉,带动大面积推广。这就必须要种出钵苗机插水稻过得硬的样板田,请领导看,请技术人员看,请农民看,既方便扩大影响,又方便大家模仿学习。
    4.3   在经济发达、生产条件优越地区由点到面逐步扩展
    钵苗机插因机具成本较高,因此可先在经济发达及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区率先示范推广,通过百亩攻关方、千亩方和万亩方水稻钵苗栽培技术的配套高产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以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再带动其他稻区的发展。
    4.4   首先在高产创建与超级稻示范上应用
    钵苗机插技术利于高产栽培机械化的实现,可首先在高产创建和超级稻上使用。通过钵苗机插水稻高产攻关方的研究和示范,逐渐完善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其高产稳产性,扩大钵苗机插技术的影响力。
    总之,切实国情地深入开展水稻钵苗机插的攻关与创新,不断因地制宜地扩大开发应用,钵苗机插有望成为我国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最有效的技术途径。
    钵苗机插水稻产量优势及其高产群体形成机制研究(摘要)
    胡雅杰,张洪程,邢志鹏,龚金龙,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2013, 19(4): 142-142.  DOI:
    摘要 ( )  
    水稻机械化移栽是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钵苗机插水稻是采用新型插秧机将钵育壮秧按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均匀地、无植伤地移植于大田的一种机插方式。与常规盘育毯状小苗机插水稻(毯苗机插水稻)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具有秧苗素质高、无植伤、无缓苗期、分蘖早生快发等诸多优势,然而钵苗机插水稻产量优势如何形成以及群体动态特征尚未明确。2011-2012年,以甬优2640、甬优8号、武运粳24号、宁粳3号、淮稻5号和淮稻10号为材料,毯苗机插水稻作为对照,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物质生产与积累、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显著增加,增幅为5.20%~11.04%;穗数与对照相当,每穗粒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钵苗机插水稻增产主要是因为群体颖花量的提高,且每穗粒数对群体颖花量贡献最大。结果还表明,钵苗机插水稻较对照,移栽期秧苗素质极显著提高,表现为株体高、基茎宽、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干物质量大、充实度高、根冠比大;栽后分蘖发生快,高峰苗数量少,成穗率高,抽穗期及之后叶面积指数高,叶面积衰减率低,生育中后期光合势与干物质积累量高。钵苗机插水稻高产群体形成机制为,带土球栽插,秧苗素质高,无植伤,活棵早,分蘖快,形成数量足、质量高的有效大分蘖,提高了有效分蘖期内群体质量,为争足穗和攻大穗奠定了生物学基础;拔节后群体茎蘖平稳消减,抽穗期形成适宜数量的壮秆大穗,并建立高质量高光效群体;灌浆结实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高,显著提高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成熟期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高。
    不同复种方式下水稻的营养特性(摘要)
    周春火,谭雪明,潘晓华*
    2013, 19(4): 142-142.  DOI:
    摘要 ( )  
    2009-2011年在双季稻田中研究了不同复种方式下水稻的氮、磷、钾营养特性。结果表明,2年4季氮吸收量平均值:紫云英+双季稻(ZDD)比油菜+双季稻(YDD)、冬闲+双季稻(XDD)分别高12.2%、15.5%;磷的吸收总量平均值:YDD比ZDD、XDD分别高4.7%、16.4%;钾吸收量平均值:ZDD比YDD、XDD分别高9.1%、13.8%;不同复种方式生产100 kg水稻籽粒所需的N、P2O5、K2O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中N需要量为ZDD>YDD>XDD(2011年晚稻XDD>YDD),P2O5需要量为YDD>ZDD>XDD,K2O需要量为ZDD>YDD>XDD(2011年早稻YDD略高于ZDD)。相关分析表明,两年早稻氮吸收总量、磷吸收总量、钾吸收总量与产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0*、0.8225*、0.8356*。晚稻氮吸收总量、磷吸收总量、钾吸收总量与产量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64*、0.8862*、0.8482*。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ZDD明显低于YDD、XDD;氮素吸收利用率以ZDD最高,早稻YDD最低,晚稻XDD最低,且差异显著;氮素偏生产力两年早稻相差不大,晚稻ZDD显著高于YDD、XDD;而氮收获指数两年早稻、晚稻均为ZDD>YDD>XDD,且不同稻季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meta分析的秸秆还田对我国水稻产量的影响(摘要)
    黄山,石庆华,潘晓华*
    2013, 19(4): 142-142.  DOI:
    摘要 ( )  
    秸秆还田对维持土壤肥力和保护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量分散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已有的田间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幅达到5.2%;秸秆还田能显著增加每穗粒数和粒重,但对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并无显著影响;秸秆还田在年平均气温为11℃~15℃的区域对水稻的增产效应最小,显著低于16℃~20℃的区域;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增产幅度小于低肥力和高肥力土壤,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豆科和非豆科作物秸秆还田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覆盖还田和翻耕还田)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他们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不同种植方式下(人工移栽、抛秧、直播和机插),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效应无显著差异,但直播条件下,产量增幅有低于其他三种种植方式的趋势。在不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效应显著高于配施化肥N、P、K,增幅分别为9.2%和4.8%。秸秆还田条件下,提高水稻生育前期(基肥和分蘖肥)氮肥的施用比例有提高水稻增产幅度的趋势,其中在水稻生育前期施用70%的氮肥增产幅度最低,施用100%的氮肥增产幅度较高,增幅分别为2.1%和7.1%。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效应随还田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与全量施肥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减量的化肥N、P、K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化肥N、P和K的平均减量幅度分别达到29.4%、8.3%和21.9%。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具有可观的节肥效果,但增产幅度受气候、土壤条件和管理措施的综合影响。
    水稻株型和产量形成特征特性与调控研究(摘要)
    金千瑜,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许德海,许佳莹,胡志华
    2013, 19(4): 143-143.  DOI:
    摘要 ( )  
    株型,既是水稻外部形态特征的概称,也是水稻生理特性的内在反映。水稻株型与水稻产量形成关系密切,不仅控制水稻结实率,而且全面决定着水稻群体的质量,决定着群体的库、源大小和源、库、流的相互协调程度。本研究选用株型类型不同的内2优6号(宽叶粗秆大粒型)、中浙优1号(窄叶多蘖中粒型)、甬优9号(长挺叶粗秆大穗型)和协优9308(植株紧凑大穗型)为供试材料,研究水稻株型特性、产量形成及其对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的响应。研究结果初步表明:(1)不同株型类型水稻分蘖成穗特性差异明显。内2优6号和甬优9号的最大茎蘖数较低,成穗率高,中浙优1号的最大茎蘖数较高,成穗率偏低,协优9308最高茎蘖数较低而成穗率中等。(2)内2优6号、中浙优1号和甬优9号的分蘖角度(分蘖与主茎间夹角)均呈现动态变化,表现为在分蘖始期和分蘖盛期较大,从分蘖盛期到齐穗期明显变小,而协优9308的分蘖角度全生育期均较小,基本都在6°~7°的范围内,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其变化也较其他品种变化小。同一生育时期内2优6号分蘖角度最大,相应的冠层幅宽最大,其次为中浙优1号和两优培九,再次为甬优9号,协优9308最小。(3)栽植密度对水稻分蘖角度和产量的影响因品种而不同。4个品种的分蘖角度随栽植密度增加而减小,其中密度最高的25 cm×20 cm处理水稻分蘖角度较密度最低的30 cm×25 cm处理高3°~8°。所有品种有效穗数和群体颖花数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均表现为在栽植密度30 cm×20 cm处理下产量最高,其次为30 cm×25 cm处理,最低的为30 cm×15 cm处理。(4)氮肥用量明显影响水稻分蘖角度和产量。在氮肥用量0~225 kg/hm2范围内中浙优1号、内2优6号和甬优9号的分蘖角度和植株收敛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而氮肥用量对协优9308的分蘖角度和植株收敛指数的影响不明显。相应的4个品种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显著增加,但纯氮165 kg/667 m2和225 kg/667 m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生理生态特征(摘要)
    郭保卫,张洪程,周兴涛,朱聪聪,许轲,霍中洋,戴其根,魏海燕,曹利强
    2013, 19(4): 143-144.  DOI:
    摘要 ( )   PDF(293KB) ( )  
    传统撒抛秧苗分布不均匀,平躺苗比例较高,群体起点质量低,制约了抛秧稻进一步的高产。本试验以粳型超级稻武运粳24、南粳44为研究材料,采用434单孔塑盘和新型2连孔、3连孔塑盘(图1)培养旱育化控壮秧,分别设置摆栽、点抛、常规撒抛3种抛栽方式,并以盘育毯状苗机插作为对照。3连孔、2连孔、单孔秧苗每穴苗数分别为6苗、4苗、3苗,秧龄25 d,每hm2栽插穴数分别为12.0万穴、18.0万穴和24.0万穴,毯苗机插每穴4苗,每hm2栽插25.5万穴。对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的光合物质生产、根系特征、氮素吸收转运、群体抗倒伏能力与株型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抛栽方式的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有序摆抛栽水稻显著高于撒抛和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稻产量超过11 t/hm2,单孔撒抛和机插稻产量只有10.0~10.5 t /hm2。2连孔、3连孔增产的原因在于足量穗数与较大穗型的协调,即颖花量的提高。另外2连孔、3连孔摆栽次数较单孔减少1/3~1/2,提高了摆栽速度。(2)就不同抛栽方式而言,有序摆栽和点抛水稻群体起点质量高,发棵快,前期有着适宜的光合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后期保持较强的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和转运能力,最终产量高。2连孔稻株中、后期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能保持较强的群体物质生产能力,最终产量大于3连孔和单孔,3连孔和单孔稻株间差异不显著。(3)有序摆栽和点抛水稻栽后秧苗根系长度、根数、单株根质量高于撒抛和机插,栽后7 d 、15 d 2连孔、3连孔秧苗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各生育时期群体根干质量、根冠比、根系活力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稻株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和吸收面积比与穗后根系伤流量亦呈现相同趋势。(4)水稻有序摆抛栽各生育时期全株含氮率低于撒抛,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吸氮量相对较低,拔节后吸氮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撒抛,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3连孔和2连孔植株各生育时期含氮率和阶段吸氮比例较高,且前期能保持适宜的吸氮量,拔节后吸氮能力显著增强,生育后期吸氮量、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后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5)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抗倒伏能力差异显著,有序摆栽稻的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小,抗倒伏能力最强,点抛稻抗倒伏能力其次,撒抛稻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大,抗倒伏能力最差。就不同连孔稻株而言,各抛栽方式下均表现为2孔>3连孔、单孔,2连孔稻株抗倒伏能力优势明显,3连孔和单孔互有高低。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抗倒伏能力强,主要因为基部节间短、粗、壁厚,后期茎秆充实度好。(6)有序摆抛水稻上3叶较长,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相对较小,不同连孔处理上3叶叶长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群体下部通风透光好,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叶位着生高度和相对着生高度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上3叶叶片着生高度与相对着生高度、剑叶到倒2叶的叶枕距与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质量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总之,水稻有序摆抛栽各生育时期根系活力强,氮素积累量多,后期叶面积指数大,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强,物质和氮素转运量高,株型紧凑,后期通风透光性好,群体抗倒伏能力强,特别是2连孔稻株整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3连孔稻株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是一种省工超高产水稻栽培新模式。
    不同种植模式水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摘要)
    刘宏岩,郑曼曼,孙黎明,黄见良,崔克辉,聂立孝*
    2013, 19(4): 144-144.  DOI:
    摘要 ( )  
    推广和发展水稻旱直播技术是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主要比较旱直播水稻与常规移栽稻在产量表现及其形成过程、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旱直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绿旱1号、旱优3号、黄华占和扬两优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旱播旱管、旱播水管和移栽水管3种种植模式。试验结果显示,与移栽水管相比,旱播旱管处理下水稻单位面积颖花数没有显著降低,但由于结实率显著下降,导致其平均产量比移栽水管模式低9.0%。而旱播水管模式下,单位面积颖花数和结实率与移栽水管模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虽然旱播旱管模式下的产量有所降低,但是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旱播旱管模式的节水效果最为明显,与移栽水管模式相比,旱播旱管模式平均节约灌溉用水65.3%,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6.0%。就旱播水管模式而言,除旱优3号以外,其他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移栽水管模式。从氮素利用效率方面来看,旱播旱管模式的籽粒氮效率最低,平均比移栽水管模式低22.1%,而旱播水管模式的籽粒氮效率最高,平均比移栽水管模式高10.5%。在3种种植模式中,移栽水管模式的光能转化效率最高,且与旱播旱管模式差异较大,旱播水管模式下光能转化效率的表现受品种特性的影响较大,在4个供试品种中未表现出一致的趋势。综合水稻的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旱播水管模式均表现较好,尤其是在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旱播水管作为一种新兴的水稻种植模式,必将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4个供试品种中,扬两优6号在3种种植模式中的表现都很稳定,其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都显著高于同种种植模式下的其他品种,这表明旱播水管种植方式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品种才能最终实现高产与高效相结合的目标。
    根际氧供应对不同生态类型水稻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摘要)
    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刘法谋,胡志华,金千瑜*
    2013, 19(4): 144-144.  DOI:
    摘要 ( )  
    根系是水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其生长动态直接影响地上部生长和产量形成。水稻根系生长不仅由品种遗传特性决定,还受根际氧供应状况、土壤水分、肥料状况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根际氧供应是影响根系生长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本研究选用生态类型典型差异的中浙优1号(普通水稻)、中旱221(旱稻)和IR45765-3B(深水稻)为材料,通过溶解氧在线测定控制系统设置2 mg/L、4 mg/L、6 mg/L和8 mg/L 4个溶解氧浓度梯度,并以不做溶解氧调节处理为对照(溶解氧浓度在1 mg/L左右),研究不同生态类型水稻根系在不同氧供应水平下的形态特性,以明确根系生长与根际氧供应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最大根长对根际氧浓度的响应表现一致,均随着根际氧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在生育前期(移栽后21 d内)不同根际氧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在移栽35 d后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2)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根系性状对根际氧供应的响应在不同生育阶段表现不同。在分蘖始期3个品种的每株不定根条数、分支根条数、每株根系总长度、每株根体积和每株根干质量对根际氧供应响应一致,均表现为不同根际氧供应处理间差异较小,8 mg/L处理略低于其他处理。在分蘖盛期和齐穗期不同类型水稻的根系性状对根际氧浓度的响应差异明显。IR45765-3B的上述根系性状均表现为在4 mg/L处理下最高,根际氧浓度过高或过低均降低;中旱221均表现为随根际氧浓度升高而增加;中浙优1号则表现为随根际氧浓度升高先增加,在6 mg/L处理下达到最大,当根际氧浓度达到8 mg/L时降低,而且降低到比CK还低。(3)IR45765-3B在分蘖始期和齐穗期平均根粗在不同根际氧供应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在分蘖盛期表现为6 mg/L处理和CK差异不明显,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旱221平均根粗总体趋势表现为随根际氧浓度升高而降低,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浙优1号分蘖始期平均根粗表现为4 mg/L、6 mg/L和2 mg/L处理明显高于CK和8 mg/L处理,其他处理间差异不大;在分蘖盛期和齐穗期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明显。(4)不同生态类型水稻的根系生长对根际氧供应的响应差异明显,这可能与其起源的生态环境关系密切。起源于易涝地区的IR45765-3B耐低氧能力较强,在相对较低(4 mg/L)的根际氧浓度下根系生长较好。适宜旱作种植的中旱221耐低氧能力相对较弱,基本表现为随根际氧浓度的升高根系生长更旺盛。中浙优1号既能忍耐短时间淹水胁迫,也能在干旱环境生长,表现为适宜的根际氧浓度(6 mg/L)促进中浙优1号根系的生长,当根际氧浓度过高(8 mg/L)或过低(2 mg/L)时均不利于根系生长。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双季稻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变化关系(摘要)
    杨秀霞
    2013, 19(4): 145-145.  DOI:
    摘要 ( )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①不施肥(CK);②施用常量化学 N、P肥(NP);③施用常量化学 N、K肥(NK); ④施用常量化学 N、P、K肥(NPK);⑤施用常量化学 N、P、K肥+全量秸秆还田+绿肥(FOM);⑥2/3 化学N、P肥+1/3化学K肥+1/2秸秆还田+绿肥(ROM)。结果表明,1990-2009年,不平衡施肥处理(NP和NK)的早稻和晚稻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CK)增加9.2%~64.2%和13.6%-30.6%。与CK相比,NPK处理的早稻和晚稻产量分别增加90.2%和46.4%。有机无机配施处理(FOM和ROM)的早稻和晚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9.6%~117.4%和47.6%~53.5%。早稻和晚稻的产量均随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的趋势。长期不施肥导致土壤综合肥力显著下降(P<0.05)。与试验前相比,2009年NPK、FOM和ROM处理的土壤综合肥力比试验前显著增加(P<0.05),并达到高肥力水平(0.723~0.787)。不平衡施肥条件下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没有显著增加。土壤磷的有效性是限制水稻增产的关键因素,其中施磷肥处理(NP、NPK、FOM和ROM)的早稻产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而不施磷处理(CK和NK)的早稻和晚稻产量均无增加趋势。因此,双季稻系统应重视平衡施肥,尤其是磷肥的施用。
    双季杂交晚稻不同产量潜力品种群体自动调节力的差异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摘要)
    陈小荣,孙嘉,肖自京,钟蕾,贺浩华,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欧阳林娟
    2013, 19(4): 145-145.  DOI:
    摘要 ( )  
    选择产量潜力差异大的双季杂交晚稻超级稻品种五丰优T025及昌优10号(对照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不同密度为副区,密度设置3种水平,即正常密度3.0×105基本苗/hm2、高密度9.0×105基本苗/hm2、低密度1.5×105基本苗/hm2,每丛2苗,株行距比按1∶1.6规格,数苗算丛栽插,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4 m2),对比分析了2个不同产量性能品种不同密度下的分蘖、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叶绿素、根系伤流及内源激素含量动态,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五丰优T025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为10.69%,极差率为29.05%,平均产量为9 307.15 kg/hm2,对照品种昌优10号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为12.62%,极差率为29.79%,平均产量为8 526.90 kg/hm2。五丰优T025单株产量、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变异系数和极差率小于昌优10号,表明五丰优T025群体自动调节力强于昌优10号;五丰优T025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下的单株茎蘖数均值差距较昌优10号大,升降幅度也大;五丰优T025在相同密度处理下的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能力强于昌优10号,随生育期的波动性小于后者;不同密度处理间各生育阶段五丰优T025叶面积指数的变异系数和极差率大于昌优10号,同一密度下各生育阶段的升降上昌优10号较五丰优T025更为平缓;两品种倒2叶叶绿素含量乳熟期前品种间相同密度处理下基本无差异,但同一密度处理下完熟期五丰优T025均高于昌优10号;抽穗后各生育阶段五丰优T025根系伤流量低、高密度间的差距明显低于昌优10号,相同密度处理下五丰优T025随生育进程推进下降幅度较昌优10号更为平缓;高密度和正常密度下五丰优T025各生育阶段倒2叶ABA含量高于昌优10号,低密度下则是五丰优T025低于昌优10号;相同密度下五丰优T025倒2叶ZR含量下降幅度较昌优10号大,五丰优T025在正常密度下含量最高,高密度下含量最低,昌优10号低密度下最高,但其下降幅度最大;倒2叶IAA含量五丰优T025高密度下、昌优10号低密度下表现为大起大落特点,均以正常密度处理起落最为平稳;两品种倒2叶GA3含量随生育进程推进均为高密度处理大起大落,低密度处理最为平稳;相同密度下倒2叶IAA和GA3含量品种间各生育阶段的差异性无明显规律。
    不同栽培模式对华南双季稻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摘要)
    潘俊峰,钟旭华*,田卡,黄农荣
    2013, 19(4): 145-146.  DOI:
    摘要 ( )  
    如何在持续提高水稻单产的同时,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是实现“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华南双季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协同提高的栽培技术模式。试验以杂交稻粤杂889为材料,2011年和2012年晚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试验基地进行,设置不施氮处理(T1,不施氮肥其他措施与T3相同)、当地高产栽培(T2,农民习惯栽培措施200 kg N/hm2,密度20 cm×23.3 cm)、高产高效栽培(T3,三控施肥技术,比T2减少10%施氮量)、再高产栽培(T4,三控施肥技术+宽窄行+T3施氮量)、再高产高效栽培(T5,三控施肥技术,比T2减少10%施氮量,比T2增密40%)和超高产栽培(T6,T3+比T2增加10%施氮量)等6 种栽培模式,比较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的形成特点和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T3、T4、T5和T6两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 808.3、8 048.3、8014.2和8 092.4 kg/hm2,较对照T2分别提高了4.0%、7.2%、6.8%和7.8%。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2011年T3-T6处理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比T2处理高6.0%和2.1%,有效穗数比T2处理高9.4%。2012年T3-T6处理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比T2高14.8%、7.6%和1.5%。植株氮素积累量方面,T2处理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始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而T3-T6处理抽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明显高于T2处理,说明优化氮肥管理显著增加了后期植株氮肥的吸收和积累。与植株SPAD动态结合可知,氮肥后移降低了植株SPAD的下降速率。与对照T2相比,T3-T6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2.3%、51.2%、67.6%和47.9%(相对值),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5.6%、23.2%、35.3%和13.7%,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5.6%、7.3%、18.7%和-2.0%。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优化(合理增密和优化氮肥管理),保持籽粒灌浆期间功能叶的光合作用,促进同化物合成,不同程度提高了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其中再高产栽培(T4)、再高产高效栽培(T5)模式下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等氮效率相关指标均表现较好,表明通过栽培调控同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是可行的。
    不同种植模式对华南双季稻及冬种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摘要)
    田卡,钟旭华*,黄农荣,潘俊峰
    2013, 19(4): 146-146.  DOI:
    摘要 ( )  
    以华南地区常见的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模式对水稻和冬种作物产量、效益的影响,为华南双季稻可持续高产高效和农民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设置8种不同种植模式处理,分别是:冬闲+稻草不还田(M1,对照)、冬种蔬菜+稻草不还田(M2)、冬种紫云英+稻草不还田(M3)、冬闲+稻草还田(M4)、冬种蔬菜+稻草还田(M5)、冬种紫云英+稻草还田(M6)、冬种马铃薯+稻草还田(M7)以及冬种蚕豆+稻草还田(M8)。各处理均种植双季早稻和晚稻,稻草还田处理中早季和晚季稻草都全量还田,稻草不还田处理则全部稻草移出稻田之外,仅保留稻桩。试验连续2年,供试水稻品种为常规稻合丰占。主要结果如下:(1)稻草还田对早稻、晚稻和双季稻具有一定增产效果。在冬闲、冬种蔬菜和冬种紫云英的情况下,2011年稻草还田处理分别比稻草不还田处理增产3.8%、4.6%和4.2%,2012年分别增产3.0%、3.8%和3.5%。(2)冬种蔬菜对早稻、晚稻和双季稻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2011年冬种蔬菜早稻、晚稻和双季稻的产量较冬闲分别提高17.6%、8.7%和17.6%,2012年分别提高11.9%、3.4%和6.9%。(3)稻草还田明显提高冬种紫云英的产量。冬种紫云英+稻草还田模式(M6)的紫云英产量是冬种紫云英+稻草不还田模式(M3)的7倍。(4)在8种模式中,水稻产量以M2、M5、M7和M8模式较高。与对照M1相比,这4种模式的双季稻产量在2011年分别提高19.5%、22.2%、18.8%和26.3%;2012年分别提高7.8%、9.8%、8.4%和6.3%。(5)8种模式的经济效益也以M2、M5、M7和M8模式较好。M2、M5、M7和M8模式的纯收入,2011年分别比对照M1增加6 125元/hm2、7 564元/hm2、6 511元/hm2和8 853元/hm2,增幅分别为21.7%、26.8%、23.1%和31.4%;2012年分别比对照M1增加2 473元/hm2、3 710元/hm2、3 246元/hm2和2 601元/hm2,增幅分别为8.6%、13.0%、11.3%和9.1%。稻草还田结合冬种蔬菜或绿肥能够显著提高华南双季稻产量和经济效益。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示范应用进展(摘要)
    黄农荣1,钟旭华1*,程飞虎2,徐世宏3,符斋4,田卡1,潘俊峰1
    2013, 19(4): 146-147.  DOI:
    摘要 ( )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我国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量大、利用率低、稻米食用安全受威胁、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持研制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主要内容的高产高效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自2007年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以来,该技术先后入选广东省主推技术和农业部主推技术,在广东、广西、江西、海南、浙江等省、自治区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本增产增收效果,2012年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7-2010年的应用效果已有较多报道。2011-2012年广东、江西、广西和海南等4省区60个(次)示范点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栽培法(对照)相比,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主要有以下特点:(1)省肥增产,节本增收。平均节省氮肥13.5%;每667 m2增产稻谷50.7 kg,增幅10.5%;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8.5%;肥料成本减少10.2%,纯收益增加150.4元/667 m2,增幅13.8%,均达极显著水平。(2)无效分蘖少、苗峰降低,成穗率和有效穗数显著提高。无效分蘖数降低30.8%,成穗率提高16.7%,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有效穗数增加3.9%,达显著水平。(3)抗倒性增强,病虫害显著减少,可少打1~3次农药。生育后期稻株基部粗短、保持青枝蜡秆,抗倒伏性强,有利于机械收割。据14个点(次)对比试验的调查结果,纹枯病病情指数、稻飞虱头数(头/百丛)和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等病虫害指标分别下降42.3%、27.8%和64.6%,均达极显著水平。(4)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统计的60个点(次)示范结果,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和海南等不同稻作区。虽然气候环境各异,品种、土壤及种植方式也不同,但均表现出一致的节本增收效果。农户普遍反映该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2013年,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进入西南和东北地区试验示范,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水稻化感抑草的基因表达模式研究(摘要)
    方长旬,徐铁城,王大红,沈荔花,林文雄*
    2013, 19(4): 147-147.  DOI:
    摘要 ( )  
    杂草危害是水稻产量的主要生物限制因子之一,利用水稻化感作用来控制田间杂草的这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可望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基因表达调控是水稻化感抑草作用形成的核心过程。本研究发现在稗草胁迫下,化感水稻PI312777的PAL基因家族的多数成员基因均上调表达,非化感水稻中的多数PAL成员基因则下调表达。采用RNA干扰抑制化感水稻的PAL基因表达后,化感水稻根系的酚酸类物质含量降低,抑草能力下降。进一步采用深度测序技术分别测定稻稗共培下化感水稻PI312777及稗草根系中所表达的miRNAs发现,稗草根系中包括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碳水化合物(糖类)消化与吸收、核苷酸切除修复等多条代谢途径中的相关miRNAs的表达丰度高,而化感水稻仅生物碱类相关miRNAs的表达丰度高。利用荧光定量PCR比较了上述途径中的相关miRNAs在不同化感水稻共培下的稗草中的动态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目标miRNAs在与化感水稻PI312777共培的稗草中的表达丰度均高于与非化感水稻Lemont共培的稗草,该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化感作用能够明显引起靶标稗草的miRNAs表达,最终影响共培稗草的生长发育,而这些靶标位点的发现可为开发生态安全除草技术,降低杂草危害水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吉林省盐碱稻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与水稻生长的影响(摘要)
    侯立刚,马巍,齐春艳,刘亮,孙洪娇,付胜,郭晞明,隋鹏举
    2013, 19(4): 147-147.  DOI:
    摘要 ( )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与水稻生长的影响,优化吉林省盐碱稻区栽培模式,本研究以吉粳88和吉粳111为供试材料,通过在中低度盐碱稻区设置传统精耙地栽培(对照)、旱平免水耙栽培、三增综合栽培3种不同栽培模式,并测定在3种栽培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根系氧化活力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 在土壤的改良效果方面,无论在低度盐碱稻区或中度盐碱稻区,与传统精耙地栽培相比较,三增综合栽培和旱平免水耙栽培均可降低土壤容重和电导率,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三增综合栽培>旱平免水耙栽培>传统精耙地栽培;在水稻生长方面,三增综合栽培和旱平免水耙栽培水稻成穗率、根系活力以及实际产量均高于传统精耙地栽培,其中三增综合栽培下,吉粳111和吉粳88产量平均为10 204.8 kg/hm2和10 662.9 kg/hm2,比旱平免水耙栽培分别增加了21.0%和22.2%,比传统精耙栽培分别增加了30.3%和26.2%。这些结果表明,三增综合栽培模式相对于旱平免水耙栽培和传统精耙地栽培有明显增产优势。
    水稻不同叶位含氮量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施氮量的响应(摘要)
    刘桃菊,朱冰,潘星哲,江绍琳,唐建军,张笑东,胡雯君
    2013, 19(4): 147-148.  DOI:
    摘要 ( )  
    氮素被认为是对水稻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等影响最为明显的元素之一。水田土壤氮含量较低,需要补充氮素以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为获得更高产量,农民常施用过量的氮肥,致使稻田氮肥利用率降低,造成氮肥的大量损失,污染环境。因此,如何协调土壤和作物两者之间的供需平衡,按需施肥,是提高水田系统中氮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关键所在。而这最终依赖于对土壤或作物氮素状况的快速、精确诊断和评价,如何判断植株氮素营养状况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施氮措施也是目前水稻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超级杂交稻品种金优458和03优66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不同施氮水平处理,折合纯N分别为 0 kg/hm2、135 kg/hm2、165 kg/hm2、195 kg/hm2、225 kg/hm2、255 kg/hm2,以尿素作为氮肥肥源,基肥追肥比统一为7∶3,基肥占40%、分蘖肥占30%、穗肥占30%。磷肥(P2O5)每处理90 kg/hm2,全部作基肥;钾肥(K2O)每处理150 kg/hm2,其中基肥占60%,穗肥占40%。在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选取有代表性的水稻植株,将茎、鞘、穗、倒1叶、倒2叶、倒3叶和倒4叶分开,杀青烘干后称重,将样品粉碎,然后测定倒1叶、倒2叶、倒3叶和倒4叶的含氮量,研究水稻不同叶位含氮量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施氮量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叶片含氮量大体呈增加的趋势,表明增加土壤施氮量可以提高水稻叶片含氮量。对各处理不同叶位叶片含氮量进行分析发现,施氮量低于195 kg/hm2时,倒1叶、倒2叶、倒3叶的含氮量逐渐递减,即叶位含氮量倒1叶>倒2叶>倒3叶,且在低氮水平下表现更为显著;施氮量高于195 kg/hm2时,叶位间含氮量差异减小,规律性不明显,表明随施氮水平的增加,水稻各叶位含氮量的差异减小。03优66和金优458抽穗期倒1叶含氮量与施氮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7**、0.9861**,达极显著水平。
    基于黄金分割法的水稻合理密植优化及试验验证(摘要)
    谢小兵,蒋鹏,曹放波,周雪峰,张瑞春,陈佳娜,伍丹丹,邹应斌*
    2013, 19(4): 148-148.  DOI:
    摘要 ( )  
    为了探明运用黄金分割法所确定的栽插密度下水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的特点,以不同秆高的品种湘早籼24号(51.5 cm)、陵两优268(60.0 cm)、湘晚籼12号(64.2 cm)、丰源优299(71.1 cm)和玉香油占(74.1 cm、84.2 cm)、Y两优1号(69.7 cm、84.0 cm)为材料,运用黄金分割法分割秆高(50 cm、65 cm、80 cm、95 cm、110 cm、125 cm)得到以下6个密度:D1(67.9万丛/hm2)、 D2(40.1万丛/hm2)、D3(26.5万丛/hm2)、D4(18.8万丛/hm2)、D5(14.0万丛/hm2)、D6(10.8万丛/hm2)。于2011-2012年,分别在广东怀集和湖南长沙进行不同栽培密度的大田试验,其中,长沙点早季为湘早籼24号、陵两优268,晚季为湘晚籼12号、丰源优299,怀集点早晚两季均为玉香油占和Y两优1号。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分蘖动态、分蘖成穗率、抽穗动态、穗层整齐度、齐穗期上3叶长宽、高效叶面积指数、冠层光辐射截获率、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植株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湘早籼24号、陵两优268、湘晚籼12号适宜的栽插密度为40.1~67.9万丛/hm2,丰源优299、晚季玉香油占和Y两优1号为26.5~40.1万丛/hm2,早季玉香油占和Y两优1号为18.8~26.5万丛/hm2。(2) 合理密植可以缩短有效分蘖期和抽穗历程,从而提高分蘖生长和抽穗的整齐性,还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有效分蘖数,同时分蘖成穗率与稀植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其他处理的有效分蘖期比D1延迟2~17 d,抽穗期比D1、D2延长1~4 d。(3)水稻合理密植能够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数,齐穗期达到较高的高效叶面积指数(2.40~4.96),截获更多的太阳辐射(82.49%~96.73%)。(4)随栽插密度的增大,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占总干质量的比例与稀植相比差异不明显;成熟期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5)随栽插密度的增大,各个品种的产量表现为增加的趋势,除怀集点2011年晚季玉香油占、Y两优1号和2012年早季玉香油占外,其余品种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有效穗数是决定各品种产量的首要构成因素,随栽插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均以D1处理最高,D6处理最低;每穗粒数与之相反,表现为显著减少的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因受品种、年份或季节的影响,随密度变化没有一致的规律。因此,运用黄金分割法所确定的栽插密度合理,在前期具有适宜的群体起点,中期确保稳定的分蘖成穗率,齐穗期积累较多的干物质量,达到较高的高效叶面积指数,并构建光辐射截获率高的冠层,后期在形成足够穗数的同时协调各产量构成因子间的矛盾,从而获得高产。
    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对华南双季早稻库源特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摘要)
    钟旭华,田卡,黄农荣,潘俊峰
    2013, 19(4): 148-149.  DOI:
    摘要 ( )  
    以常规稻品种黄华占和银晶软占为材料,设置2种氮肥运筹方式和2种栽插密度,共8个处理,进行了2季田间试验,研究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物质生产、源库关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显著影响早稻产量。2年平均,三控施肥法的稻谷产量为7.28 t/hm2,比习惯施肥法增产0.45 t/hm2,增幅为6.6%,达显著水平。增密处理(20.0 cm×13.3 cm)平均产量为7.15 t/hm2,比常规密度处理(20.0 cm×20.0 cm)增产0.18 t/hm2,增幅2.5%,亦达显著水平。氮肥运筹、栽插密度、品种和年份间的互作均不显著,表明三控施肥法的增产效果在不同品种、栽插密度和年份间表现一致。(2)三控施肥法和增密处理显著促进氮素吸收,提高干物质生产量。三控施肥法的平均氮素吸收量和干物质生产量分别为113.3 kg/hm2和12.52 t/hm2,分别比习惯施肥法增加22.6%和8.7%;与常规密度相比,增密处理成熟期总吸氮量增加7.4%,地上部干质量提高6.6%,差异达显著水平。三控施肥法和增密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高于习惯施肥法和常规密度处理。(3)与习惯施肥法相比,三控施肥法的单位面积库容量(用每m2总颖花数表示)显著增加,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LAI)无显著差异。三控施肥法的粒叶比显著高于习惯施肥法。增密处理使抽穗期LAI显著提高,但对单位面积库容量无显著影响。(4)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显著改变叶片厚度。三控施肥法的平均比叶重为43.88 g/m2,比习惯施肥法提高2.27 g/m2,增幅5.5%,差异达显著水平。增密处理的平均比叶重为41.93 g/m2,比常规密度降低1.62 g/m2,差异也达显著水平。(5)氮肥运筹显著改变冠层叶面积分布。与习惯施肥法相比,三控施肥法在抽穗期的叶面积分布表现为“上多下少”,其剑叶、倒2叶、倒3叶和倒4叶(从上向下数)占总叶面积比例分别为23.93%、30.91%、25.12%和20.04%,而习惯施肥法依次分别为19.85%、29.09%、29.09%和21.9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栽插密度对叶面积分布影响不显著。可见,三控施肥法对早稻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且不同品种、不同年份、不同栽插密度下表现一致。吸氮量、干物质生产量和库容量大,粒叶比高,叶片厚,高效叶面积比例高,是三控施肥技术增产的重要生理基础。适度增密有利于三控施肥技术增产潜力的发挥。
    水稻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及氮素营养诊断研究(摘要)
    刘小军,Syed Tahir Ata-Ul-Karim,陆震洲,曹卫星,朱艳
    2013, 19(4): 149-149.  DOI:
    摘要 ( )  
    开展水稻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及营养诊断研究,可为明确水稻生长过程中氮素状况的变化规律,实现作物氮素状况的科学诊断和追肥调控,进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改善作物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研究于2009-2011年在江苏省仪征市开展了3年的水稻小区试验,选择的代表性品种为陵香优18、武香粳14和武运粳 19。其中,2009年的武香粳14和武运粳 19设置的总施氮量分别为:0、110、220、330 kg/hm2;2010年的武香粳14和陵香优18设置的总施氮量为:0、80、160、240、320 kg/hm2;2011年的武香粳14和陵香优18设置的总施氮量为:0、90、180、270、360 kg/hm2。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建模技术,系统分析了水稻植株氮浓度与干物质的定量关系,构建了基于地上部干物质的水稻植株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Critic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Ncnc)、氮营养指数模型(Nitrogen nutrition index,NNI)和氮素需求模型(Accumulative nitrogen demand,Nand)。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量与氮浓度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达,构建的水稻植株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为:Ncnc=3.53DM-0.28(1.55 t/hm2≤DM≤12.37 t/hm2,R2=0.80)和Ncnc=3.05DM-0.28(DM<1.55 t/hm2),植株氮营养指数模型为:NNI=Na/Ncnc,植株氮素需求模型为:Nand=Ncna-Nna,Ncna=10Ncnc×DM;其中,DM为地上部干物质量(t/hm2),Na为植株实际氮浓度(%),Ncna为植株临界氮积累量,Nna为植株实际氮积累量。不同氮素水平下的NNI与 Nand分别在0.58~1.06和127~-12 kg/hm2之间,水稻地上部植株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意义,氮营养指数模型能够较好的诊断植株氮素营养状态和亏缺程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利用2009年的独立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也表明,植株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水稻在适宜氮素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氮营养指数模型和需求模型可用于准确诊断调控氮素营养状况。因此,本研究可以直接用于诊断调控水稻植株氮素营养,为水稻生产中精确氮肥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技术途径和理论基础。
    持续低氧环境下铵硝混合营养对水稻苗期生长及氮素代谢的影响(摘要)
    赵霞,徐春梅* ,王丹英,陈松,计成林,陈丽萍,章秀福
    2013, 19(4): 149-149.  DOI:
    摘要 ( )  
    以国稻6号(杂交籼稻)和秀水09(粳稻)为材料,研究持续低氧环境下不同氮源处理(NH4+:NO3-比例为100∶0和50∶50)对水稻苗期生长和氮素吸收同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铵硝混合营养显著提高了植株生物量、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国稻6号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较铵营养分别增加21.06%、26.01%和2.42%;秀水09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分别增加4.76%、25.68%和4.48%。不同基因型水稻在铵硝混合营养下氮素累积量增幅不同,主要是由于其生物量、氮素含量的增幅不同;铵硝混合营养可增强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力,促进水稻对NH4+和NO3-的同化利用,从而增加了氮素在植株地上部的同化积累。在本试验的条件下,籼稻(国稻6号)与粳稻(秀水09)相比,前者在氮素吸收利用上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灌浆期剑叶光合特性对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摘要)
    魏颖娟,赵杨,Preeyanat Hongthong,邹应斌*
    2013, 19(4): 149-149.  DOI:
    摘要 ( )  
    前人研究表明,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籽粒灌浆动态不同,但灌浆期剑叶光合特性与不同粒位籽粒灌浆速率的关系还清楚。本研究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穗重型品种准两优527、Y两优1号,穗数型品种玉香油占、黄华占,中间型品种两优培九、金农丝苗)为材料,比较研究了籽粒灌浆期剑叶光合特性与籽粒灌浆速率的关系。采用大田分期播种试验,从抽穗期开始每7 d测定1次剑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不同粒位籽粒的粒重。结果表明:(1)穗重型品种的强、弱势粒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差值较大,后期剑叶净光合速率与弱势粒灌浆速率呈正相关;中间型品种强、弱势粒到达最大灌浆速率较为同步,整个灌浆过程净光合速率都与籽粒灌浆速率呈正相关;穗数型品种的强、弱势粒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差值较小,前期净光合速率与强势粒灌浆速率呈正相关。(2)中间型品种的剑叶可溶性糖含量与弱势粒灌浆速率呈显著正相关,穗重型品种胞间CO2浓度与弱势粒灌浆速率呈显著正相关,所有供试品种叶绿素荧光Fv/Fm值与强势粒灌浆速率呈正相关。可见,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强、弱势粒灌浆速率不同,灌浆期间剑叶光合速率对强、弱势粒灌浆速率的影响前后期表现不同。
    钾肥对直播早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摘要)
    李木英1,陈志攀1 2,石庆华1,潘晓华1,谭雪明1
    2013, 19(4): 150-150.  DOI:
    摘要 ( )  
    为了探讨不同氮、钾配施条件下,钾肥对直播早稻氮素代谢和吸收利用的影响,选用陆两优996为供试品种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设3个施氮水平,低N为纯氮120 kg/hm2(N1),中氮为165 kg/hm2(N2),高氮为210 kg/hm2(N3);各施氮水平分别配合3个施钾(K2O)水平,低钾为90 kg/hm2(K1),中钾为150 kg/hm2(K2),高钾为210 kg/hm2(K3)。结果表明,直播早稻的氮素总积累量以N2K3配比最高,其次是N3K3,N2和N3差异不显著;N1氮素总积累量最低,与N2和N3差异显著;N2处理的氮素吸收量分别比N3、N1高0.51%、36.4%。同一施氮水平下,增施钾肥能提高氮素积累量,且处理间差异显著;N2和N3水平,相同施钾素水平处理差异不显著;K3分别比K2、K1水平氮积累量高8.4%、19.9%。提高氮、钾施用水平,主要提高了直播早稻穗分化期之前氮素积累比例,因而抽穗后氮素积累的比例下降。稻穗氮素分配比例随着施钾量的提高下降,增施氮、钾用量更有利于提高营养器官氮量分配比例。各器官的氮素转运率随着氮用量的提高而增加,N1、N2水平下,提高施钾水平,叶片、叶鞘氮转运率下降;N3水平下,施钾量对氮素转运率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各器官转运氮对稻穗氮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钾肥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施钾水平对NR活性的影响表现在穗分化期随着施钾量的增加NR活性提高;幼穗分化期GS活性随着施氮量和施钾量增加而提高,抽穗期后GS活性大小为N2>N3>N1;GOGAT活性对施氮的反应与GS一致,穗分化期后,活性下降很快。钾肥对直播早稻氮肥利用的影响并非是施氮量越高氮肥利用率越高。中氮水平以下氮素吸收利用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施氮水平高于165 kg/hm2之后氮素利用率下降;相同施氮水平,增施钾肥能提高氮肥利用率,这种效果在中、低氮水平下往往显著。N2水平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N3低于N2和N1;相同施氮水平增施钾肥,能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每kg氮素生产的干物质随着施氮量和施钾肥的增加而下降;增施氮、钾肥,氮素收获指数下降,与增施氮、钾用量更有利于提高营养器官,特别是叶片和叶鞘的氮量分配比例有关。直播早稻栽培最佳配组为氮165 kg/hm2、钾165 kg/hm2。
    基于机收条件下稻草原位全量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摘要)
    吴建富1,曾研华1 2,丁奇1,潘晓华1,石庆华1,王苏影1
    2013, 19(4): 150-150.  DOI:
    摘要 ( )  
    稻草作为一种廉价的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大量的氮、磷、钾、硅等矿质营养元素,稻草还田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及降低施肥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水稻机械化收获的快速发展,为稻草全量还田提供了条件。但目前我国秸秆资源仅有20%~36%用作肥料,被燃烧和废弃的秸秆高达45%~60%,这不仅浪费了有机资源,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针对目前机械化收割条件下稻草焚烧比较普遍的现象,笔者于2010-2012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稻草全部烧灰还田+化肥(SINPK)和稻草切碎全量还田+化肥(SNPK)4个处理,在等量氮、磷和钾养分施用条件下(除不施肥处理外),研究了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早、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南方双季稻区稻草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年6季的平均产量,SNPK与SINPK处理基本持平,但显著高于NPK处理,增幅为5.24%~5.63%;与NPK和SINPK处理相比,SNPK处理能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增幅为3.56%~8.73%;稻草一次还田的晚稻产量与单施化肥处理基本持平,但稻草连续多季还田有利于晚稻产量的提高;与NPK和SINPK处理相比,SNPK处理可节约化肥纯N 11.2%~13.7%、P2O5 4.7%~6.8%、K2O 59.9%~63.7%,降低施肥成本23.7%~29.0%,新增纯收益率为24.59%~47.83%,经济效益显著。
    低pH对水稻幼苗生长及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摘要)
    曾勇军,吕伟生,石庆华*,周庆红
    2013, 19(4): 150-151.  DOI:
    摘要 ( )  
    以12个双季稻品种(3个常规稻、9个杂交稻)为材料,采用水培法进行苗期试验,设置4个不同的酸化处理,pH值分别为3.0、4.0、5.0、5.5(CK)。营养液每7 d更换一次,pH每天用稀HCl或稀NaOH调节一次,研究低pH对水稻幼苗生长及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降低,根系干质量、苗干质量、总干质量、根长、根数及苗高均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培养液pH在5.0时各指标达最大值;水稻幼苗根冠比则表现为随pH的下降而减小,表明pH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大于对茎叶生长的影响。同时,随着pH的降低,常规稻的根系干质量、苗干质量以及总干物质量的下降幅度均大于杂交稻,表明常规稻的苗期耐酸能力要弱于杂交稻。随着pH下降,根系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常规稻在pH为5.0时达最大值,杂交稻在pH为4.0时达最大值;CAT活性随pH下降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所有品种均在pH为4.0时达最大值;POD活性则随pH的下降表现出升高的趋势。随pH的降低,根系中IAA、GA3、ZR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pH为5.0时达最大值,ABA则随pH下降表现为升高趋势。
    不同水肥管理条件下寒地稻田CH4排放研究(摘要)
    董文军1 2,来永才1*,孟英1, 唐傲1,张喜娟1 2,冷春旭1,王连敏1
    2013, 19(4): 151-151.  DOI:
    摘要 ( )  
    稻田是CH4重要的排放源。东北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受到广泛关注。水肥是影响农田CH4排放的重要因素,研究不同水肥管理条件下稻田CH4的动态排放特征,揭示作物高产与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水氮调控理论与技术,可为我国寒地粳稻生产力及稻田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和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2年在哈尔滨市民主乡示范园区内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龙稻5号(超级稻),栽插株行距为13.2 cm × 29.7 cm,每丛栽插3株。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长期淹水(自水稻移栽后田间始终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直到收获前一周落干)和间歇灌溉(淹水-烤田-淹水-干湿交替灌溉,直到收获前一周落干)2个水平,副处理为氮肥施用,施尿素折合成纯氮分别为0 kg/hm2(常规对照)、75 kg/hm2(低氮)、150 kg/hm2(中氮)和225 kg/hm2(高氮)4个水平,3次重复。小区间用田埂隔开,并采用单排单灌的灌水方式。采用静态暗箱-气象色谱法在水稻的关键时期监测CH4的排放通量,估算累积排放量及引起的温室效应,监测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等。研究结果表明:(1)在间歇灌溉条件下,中氮和高氮处理的CH4平均排放通量均低于对照,且中氮处理达显著水平;在长期淹水条件下,高氮处理的CH4平均排放通量显著低于对照,中氮次之。在间歇灌溉和长期淹水条件下,CH4的排放量均表现为中氮<高氮<对照<低氮。(2)在间歇灌溉和长期淹水方式下,中氮处理的稻田CH4全球增温潜势较常规对照分别降低25.0%和17.6%,同时,单位产量的全球增温潜势分别降低60.4%和50.7%。(3)在间歇灌溉下,低氮、中氮和高氮处理的地上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70.2%、144.5%和117.5%,产量相应提高108.6%、116.9%和88.1%;在长期淹水条件下,与对照相比,低氮、中氮和高氮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80.5%、103.9%和116.0%,产量相应增加91.4%、99.4%和89.5%。(4)兼顾高产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佳管理措施是间歇灌溉下的中氮处理。
    氮肥高效利用的水稻根际分子生态学研究(摘要)
    林文雄,张志兴,陈军
    2013, 19(4): 151-151.  DOI:
    摘要 ( )  
    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污染对促进水稻高产,改善农业环境质量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表明,在总施氮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水稻生育后期的氮肥施用(记为NP施肥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比对照高22.7%,并促进其高产潜力的发挥,实现高产高效。运用T-RFLP技术分析了在生育后期适当提高氮素供给水平对水稻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NP施肥方式能够增加水稻生育后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促进土壤中与氮素、碳素营养相关的细菌类群的增殖,加快物质循环转化。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了18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其中共有134个被质谱成功鉴定到。通过蛋白功能分析发现,在生育后期适当提高氮素供给水平,能有效促进土壤根际微生物间以TonB-dependent receptor(TBDRS)为主的信号转导,在ABC转运蛋白的诱导下,引发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群体效应,增强土壤微生物的糖酵解途径,促进根际微生物的物质代谢以及营养物质的循环转化。同时,采用GC-MS分析了氮肥调控下水稻根际土壤代谢物质的变化,发现后期水稻根际土壤响应氮肥调控出现变化的代谢物质主要有 7大类、20个物质,分析发现水稻后期根际土壤的物质代谢以碳代谢为主,适当地前氮后移有利于维护土壤以碳代谢为主、碳氮代谢协调发展的根际生物学机能,促进水稻根系分泌大量有机酸,刺激营养元素转化相关细菌的生长,提高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等营养循环相关酶活性,增强土壤养分有效性,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达到提高氮素利用率,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的目的。
    若干杂交水稻恢复系及其F1生育后期根系衰退特性研究(摘要)
    钟蕾,何虎,曾研华,潘晓华*
    2013, 19(4): 152-152.  DOI:
    摘要 ( )  
    为诠释恢复系配合力差异,本研究以R402×G37(R402在南方稻区广泛应用,属于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G37属于特殊配合力高的恢复系)杂交后代选育的农艺性状稳定且相近的F89、F196、F177、F184、F175等株系(恢复系)和明恢63,及其与珍汕97A、金23A、K17eA、中九A、协青早A等配组的F1为材料,于2007-2009年观察分析了农艺性状及配合力,并于2008年选择上述恢复系及F1考察生育后期根系衰退特性,及其与SPAD值、净光合速率、恢复系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籼型水稻恢复系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排序为F89(4.48)>F196(2.83)>F177(0.16)>F184(-1.66)>F175(-2.34)>明恢63(-3.46);恢复系根系活力衰退值为17.48%~65.17%,F177与明恢63较低,其余恢复系均>50.00%;除K17eA×明恢63、协青早A×明恢63根系活力衰退值仅分别为32.76%、40.26%外,其余F1均高达90.00%以上,显著高于对应恢复系。抽穗期恢复系颖花根流量与同期剑叶净光合速率达显著正相关(0.7688*);抽穗期F1颖花数与总粒数(0.6026**)、实粒数(0.5653**)及GCA(0.5558**)均达极显著正相关。F1与恢复系间抽穗后30 d单茎伤流量(0.5039*)及根系活力衰退值(0.6284**)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抽穗后30 d F1单茎伤流量(0.6562**、0.5869**)、根系活力衰退值(-0.6616**、-0.5869**)分别与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达极显著正、负相关。表明生育后期根系伤流量高、衰退值低的组合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可据此筛选优良新组合。
    不同基因型水稻籽粒开花顺序和粒重的粒位效应研究(摘要)
    彭廷,吕强,赵亚帆,韩迎春,杜彦修,张静,李俊周,孙红正,赵全志*
    2013, 19(4): 152-152.  DOI:
    摘要 ( )  
    水稻弱势籽粒的充实度差已成为限制现代水稻品种或组合产量潜力和稻米品质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不同粒位籽粒的开花顺序和粒重进行研究发现:稻穗不同粒位籽粒开花时间及其重量均具有位置效应,且开花顺序与单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但并不是先开花的籽粒粒重就高,粒重最大的为始花后第2 d开花的籽粒,说明籽粒发育不是弱势粒灌浆充实差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选取粒重前20%的籽粒作为强势粒,粒重后20%的籽粒作为弱势粒。常规粳稻强势粒主要分布于一次枝梗1.4和1.5粒位,杂交籼稻强势粒为一次枝梗1.5和1.6粒位,弱势粒主要是着生在稻穗中下部一次枝梗上最后两个二次枝梗除顶粒以外的籽粒,且通过疏花和外源喷施复配化学调控剂可以显著提高弱势粒的粒重,说明籽粒的生理活性低是水稻弱势籽粒灌浆充实差的主要原因。
    水稻强弱势粒间甲基化差异比较(摘要)
    刘燕霞,彭廷,杜彦修,张静,李俊周,孙红正,赵全志*
    2013, 19(4): 152-152.  DOI:
    摘要 ( )  
    弱势粒糖淀粉合成酶活性低,内源激素不平衡,相关基因表达量低,是造成弱势粒灌浆差的重要原因。DNA甲基化是在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将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到DNA分子胞嘧啶上,是基因组DNA的一种主要表观遗传修饰形式,对基因表达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甲基化对强弱势粒生理活性具有间接作用,而籽粒强弱势粒间甲基化是否存在差异未见报道。研究水稻强弱势粒间甲基化差异。以黄淮流域大面积推广的粳稻品种新丰2号为材料,采用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花后10天强弱势粒间LOC_Os12g40000的第一个外显子胞嘧啶甲基化状态,并用CyMATE在线软件检测其甲基化差异。强势粒靶基因甲基化水平高于弱势粒,强势粒中胞嘧啶甲基化可达到82.84%,弱势粒只有64.02%,强弱势粒间甲基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组成胞嘧啶的CHG和CHH两类三核苷酸胞嘧啶占靶基因总胞嘧啶的72.5%,在强势粒中的甲基化水平均高于弱势粒,且CHH差异显著(P<0.05);CG类二核苷酸胞嘧啶甲基化水平在强弱势粒间都高达98%,不存在差异。强弱势粒间甲基化存在差异,强势粒甲基化水平高于弱势粒。强弱势粒间CHG和CHH两类三核苷酸胞嘧啶甲基化差异可能是造成强弱势粒甲基化异的原因。
    水稻强弱势籽粒灌浆差异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摘要)
    张志兴,赵宏,李忠,林文雄*
    2013, 19(4): 153-153.  DOI:
    摘要 ( )  
    水稻尤其是大穗型的水稻,存在着强弱势籽粒灌浆差异的现象,弱势籽粒灌浆差限制了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为了明确强弱势籽粒灌浆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构建了强弱势籽粒灌浆不同时期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蛋白表达图谱,共鉴定到156个蛋白点和54个磷酸化蛋白点在强弱势籽粒之间出现表达变化,其中既出现蛋白表达变化又出现磷酸化修饰变化的蛋白点数有16个。经过MALDI- TOF/TOF-MS 及LC- MS/MS质谱分析,蛋白点全部成功得到鉴定。研究发现,灌浆的前期,弱势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强势籽粒,淀粉合成关键蛋白的低丰度表达,限制了淀粉的合成;灌浆的中期,弱势籽粒中蔗糖及淀粉相关蛋白的低丰度表达是导致其淀粉合成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而到了灌浆的后期,碳水化合物供应的不足又成为限制其淀粉合成的主要原因。磷酸化分析发现,葡糖磷酸变位酶,UDP葡糖焦磷酸酶,ADPG焦磷酸化酶,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磷酸化酶及丙酮酸磷酸二激酶在强弱势籽粒之间存在着磷酸化修饰的差异,暗示着在磷酸化修饰层面调控强弱势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差异的可能性,同时也发现这些淀粉合成关键酶会通过磷酸化修饰并在14-3-3的调控下,形成淀粉酶复合体。此外,在弱势籽粒灌浆过程中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及乙醇代谢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低,导致其碳流通量低,产生供胚乳细胞分化及淀粉合成的能量及前体相对强势籽粒较少,限制了弱势籽粒库容的形成及淀粉的合成,而肌动蛋白,肿瘤翻译调控蛋白及微管蛋白又限制了弱势籽粒胚乳细胞的分化。
    免耕条件下氮肥管理对水稻根系及土壤特性的影响(摘要)
    张玉1,秦华东1 2,江立庚1*,徐世宏3
    2013, 19(4): 153-153.  DOI:
    摘要 ( )  
    以金优25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单株根系干质量、根长、单株生物量、根半径、单株根表面积、根长密度及根系活力,但是对单株根长的影响不大。其中,平衡施肥处理抽穗期和灌浆盛期的单株根干质量、单株生物量、根半径、单株根表面积、单株总根数、根系活力均高于重施穗肥、重施基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平衡施肥处理实收产量比重施穗肥和重施基蘖肥处理高,与重施基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增产因素主要是有效穗数、结实率的增加。平衡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免耕抛秧水稻生育后期稻田0~10 cm土层0~2 mm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及脲酶、蔗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N肥在水稻各需肥高峰期分次施用,明显改善了免耕水稻根际环境,平衡施肥有助于降低田面水N素的最高浓度,减少了单次径流的N素损失量,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平衡施肥从生理上满足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对N素的需求,促进了水稻对N素的吸收,对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的影响较大,显著提高了该氮肥运筹方式下水稻的产量。因此,平衡施肥改善了免耕水稻根际环境,并通过促进根系生长和有效穗数的增加,对提高免耕水稻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产上应根据免耕水稻根系分布在土层表面比例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施氮模式来调控根系的生长,可适当增加施肥次数,采取平衡施肥即少量多次的施肥方式,适当增加穗肥比例,使水稻根际微生态环境达到最优,促进稻株的快速均衡生长,最终提高水稻的单产水平。
    土壤水分含量对免耕水稻氮素分配的影响(摘要)
    焦玲玲,杨彩玲,江立庚*
    2013, 19(4): 153-154.  DOI:
    摘要 ( )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免耕水稻氮素吸收及分配的影响,以为免耕水稻节水提供理论依据。于2011年早季,以吉优716为试验材料,桶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3种水分条件(W100:水稻全生育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95%~100%; W85:水稻全生育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 W70:水稻全生育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对免耕水稻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植株总氮素的积累主要受肥料中氮的影响,其中最主要受基肥氮的影响;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水稻植株对基肥的吸收各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对分蘖肥的吸收W100与W85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当土壤含水量低至土壤饱和含水量的80%~85%时,免耕水稻植株对基肥的吸收受到抑制,而对分蘖肥的吸收影响不大;当土壤含水量低至土壤饱和含水量的65%~70%时,免耕水稻植株对基肥和分蘖肥的吸收都受到抑制。各处理水稻植株对穗肥的吸收差异不大,而W70处理水稻植株总氮吸收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致使W70处理水稻植株对穗肥的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说明当土壤含水量低至土壤饱和含水量的65%~70%时,水稻植株对穗肥的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免耕水稻对不同时期肥料的吸收均为穗>茎和叶鞘>叶>根。虽然基肥和穗肥的氮素在植株中积累高于分蘖肥,但分蘖氮肥分配到穗部的比例却是最高的,分蘖肥利用率最高。当土壤含水量低至土壤饱和含水量的65%~70%时,肥料氮在茎、叶中分配显著增加,而在穗部的积累显著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对免耕水稻根吸收氮肥影响不大。
    土壤水分含量对免耕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摘要)
    杨彩玲1,徐世宏2,刘立龙1,黄敏1,郑土英1,韦善清1, 张玉1,邓国富3,江立庚1*
    2013, 19(4): 154-154.  DOI:
    摘要 ( )  
    既能减少用水量又不影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在水稻生产中仍然是一个主要挑战,尤其在免耕水稻上研究较少。于2010年早季和2011年早季,以吉优716为试验材料,桶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3种水分条件下(W100:水稻全生育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95%~100%; W85:水稻全生育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 W70:水稻全生育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免耕水稻不同时期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较高土壤水分含量(85%至100%饱和含水量)时,土壤水分对免耕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以及各时期氮肥吸收均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对免耕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小。但是,当土壤水分含量降低至70%以下时,免耕水稻的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以及各时期氮肥吸收量均显著下降,产量也随之显著下降。免耕水稻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植株对氮素的积累主要受肥料中氮的影响,W100和 W85对免耕水稻各时期氮肥吸收差异不显著;而W70显著制约了植株对肥料中氮素的吸收,同时使肥料中氮素的损失增加,其中W70对基肥和分蘖肥的吸收影响较大。所以,节水栽培要注意适度,W85节水效果最佳。另外,不同时期肥料吸收特点有所不同,穗肥的吸收率明显高于基肥和分蘖肥。
    不同株高类型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特征(摘要)
    潘俊峰1 3 ,崔克辉2*,黄见良2
    2013, 19(4): 154-154.  DOI:
    摘要 ( )  
    株高、抽穗前茎鞘中储藏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对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源于珍汕97×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125个家系为材料,探讨株高、茎鞘NSC积累与转运及其与收获指数和产量形成的关系。对成熟期株高进行聚类,125个家系分为A、B、C、D、E、F六种类型(A到F类平均株高分别为88.7、93.8、99.0、106.3、114.9、121.8 cm)。千粒重、每m2的颖花数、叶面积指数、抽穗期倒一节小维管束数、穗颈直径均随着株高的增加而增大。随株高的增加结实率逐渐降低,A类家系的结实率要比F类高12%(P<0.01)。收获指数也随着株高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两者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2=0.97**);株高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变化,株高在115 cm时,产量达最高值。茎鞘NSC积累方面,抽穗期茎鞘NSC积累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6**),与株高最小的A类家系相比,株高最高的F类家系抽穗期茎鞘NSC累积量比A类家系高50%;然而,成熟期茎鞘NSC残留量随株高的增加而增加,F类家系是A类家系的1.8倍。NSC转运方面,随着株高增加,茎鞘NSC的表观转运率(ARNSC)降低,呈现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即植株越高ARNSC降低的幅度越大,当株高从80 cm增加至90 cm,ARNSC降低1%,若株高从110 cm增加至120 cm时,ARNSC降低幅度达11%;茎鞘NSC对产量的表观贡献率(ACNSC)在不同株高类型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株高增加ACNSC降低;不同株高类型间茎鞘NSC的表观转运量无显著差异。笔者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水稻源、库、流性状及其比率对茎鞘NSC转运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发现,大(小)维管束数/单茎NSC积累量均随着株高增加而逐渐减小,这可能是造成茎鞘同化物转运率较低的原因之一。不同株高类型家系“库”、“源”、“流”性状均随株高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株高增加而增加。然而,进一步增加株高时收获指数和产量下降。从本研究结果看,茎鞘积累同化物转运和源、库三者不能同步增加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发达的转运组织(大、小维管束数)、高的花前NSC积累及花后转运率性状对保持或增加收获指数,进一步提高籽粒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弱光对水稻籽粒蔗糖、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摘要)
    杜彦修,季新,张静,李俊周,孙红正,赵全志*
    2013, 19(4): 154-155.  DOI:
    摘要 ( )  
    为揭示弱光条件下水稻籽粒灌浆充实不良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常规粳稻品种豫农粳6号为材料,采用65%的黑色遮阴网于扬花后遮阴30 d,自然条件下生长水稻为对照,研究了灌浆期弱光对水稻籽粒千粒重、品质的影响,又深入研究了弱光对籽粒中蔗糖、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淀粉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后水稻上三枝、中部籽粒和下三枝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其中下三枝结实率下降幅度最大,达91.44%,上三枝千粒重下降幅度最大,达13.04%;遮阴后不同粒位籽粒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极显著升高,且下三枝受影响最大。遮阴前期(10~15 d)水稻籽粒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对照,淀粉含量差异不大,而遮阴中后期(15~30 d)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低,淀粉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水稻籽粒中蔗糖合成酶基因(SUS2SUS3)总体变化趋势随着灌浆的进行表达量逐渐降低,遮阴后10 d和20 d上三枝和下三枝中SUS2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而SUS3基因表达量均比对照低。遮阴后在水稻上三枝和下三枝中,当SUS3表达量低于对照时,ADP-glucose 转运蛋白基因(BT1)表达量也比对照低,SUS3表达量升高时,BT1表达量也高于对照,二者之间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遮阴处理后上三枝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Ⅲ-1SSⅢ-2GBSSI和GBSSⅡ)均在20 d时达到最大值,且比对照高。遮阴10 d时,上三枝中SSⅢ-1GBSSIGBSSⅡ表达量高于对照,而下三枝中除SSⅢ-1外,其余三者表达量处理均比对照低。电镜扫描发现,遮阴后水稻籽粒淀粉体发育不良,淀粉粒排列疏松空隙增大,球型和不完善淀粉粒增多,淀粉体表面出现小孔。
    外源ABA对水、旱稻光合荧光和ABA合成的影响(摘要)
    李俊周,韩迎春,秦利征,杜彦修,张静,孙红正,赵全志*
    2013, 19(4): 155-155.  DOI:
    摘要 ( )  
    干旱胁迫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干旱胁迫下ABA积累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诱导或抑制与光合作用有关基因的表达,改善作物光合色素的稳定性,减轻对光系统Ⅱ的破坏,调节作物的光合利用效率,维持作物较高抗旱性。然而,旱稻在光合作用方面是否表现得比水稻更抗旱?水稻中哪些光合相关基因受ABA调控?ABA合成基因对外源ABA如何反应?都不清楚。本研究以水稻品种越富、旱稻IRAT109幼苗为材料,采用15% PEG胁迫和PEG处理后外施ABA(60μM)的处理,测定了PEG处理和PEG+ABA处理0、3、9、24、48 h材料的光合、荧光参数及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D1和D2编码基因PsbA、PsbD1、PsbD2,ABA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量。以PEG处理为对照,比较分析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ABA的作用。结果表明:(1)外源ABA处理对水旱稻幼苗的荧光参数无明显作用。但是,处理24 h旱稻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提高。处理3 h旱稻光合作用表现为缓慢恢复性上升,处理48 h后的光合速率就显著大于对照。外源ABA处理后水稻光合作用也表现为缓慢恢复,但效果小于旱稻。(2)PEG处理后外源ABA造成水稻PsbA、PsbD1、PsbD2、NCED2、NCED5和ZEP基因表达量降低,NCED3和 NCED4基因表达量在处理9 h后开始缓慢上升;造成旱稻ZEP 基因表达量降低,PsbD1、PsbD2、NCED2、NCED5、NCED3和NCED4基因表达量在处理3 h后就迅速上升。(3)与对照PEG处理相比,外源ABA导致水稻ZEP和PsbA基因表达量下调。对于旱稻来说,外源ABA同样导致ZEP表达量下调,但是,诱导了PsbD1、PsbD2、NCED2、NCED5、NCED3和NCED4基因的快速大幅上调表达。因此,根据水、旱稻对外源ABA的反应笔者推测,干旱胁迫条件外源ABA处理使旱稻在光合作用方面表现比水稻更抗旱的原因为外源ABA提高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编码基因PsbA、PsbD1和PsbD2的表达量,促使光合系统稳定性增加。另外,诱导NCED表达量的迅速大幅上调,促使幼苗耐渗透胁迫、抗氧化能力增强,从而使旱稻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呈现缓慢恢复性上升。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杂交早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摘要)
    胡水秀,曹依静
    2013, 19(4): 155-156.  DOI:
    摘要 ( )  
    以杂交早稻春光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量对机插杂交早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播种量,即干谷60 g/盘、80 g/盘、100 g/盘、120 g/盘、140 g/盘5个处理,分别以A1~A5表示,每处理机插一畦,面积为约66.7 m2 。试验田前茬为冬闲田,土壤肥力中等偏上,3月27日播种,4月 24日机插,行距 30 cm、株距13 cm ,7月17日收割。秧盘为机插育秧专用秧盘,规格为58 cm×28 cm,插秧机为东洋PF455S,试验设在江西省南昌县广福镇广福村进行。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苗高、茎基宽、叶龄及根数均逐渐减小,A1处理的苗高、茎基宽、叶龄、根数显著高于A5处理,A2、A3、A4处理间苗高、茎基宽、叶龄及根数差异不显著。(2)秧龄12 d、16 d时,5个处理间百苗干质量差异不明显,但秧龄20 d、25 d、28 d时各处理间差异明显,A1处理的百苗干质量显著高于A5处理。(3)随着播种量的增大,弱苗率上升,出苗率、成苗率下降,且成苗率下降幅度大于出苗率。A1处理出苗率最高为81.19%,弱苗率最低为7.16%,成苗率最高为74.03%;而A5处理出苗率最低为71.33%,弱苗率最高为23.41%,成苗率最低为47.92%。(4)A1处理漏穴率显著高于A4、A5处理,且A1处理的漂苗率、伤苗率较高,机插质量较差,A5处理的漏穴率、漂苗率、伤苗率较低,机插质量较好,A3处理机插质量不及A5处理,但强于A1、A2处理,与A4处理机插质量相近。但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每穴株数逐渐增多,单株绿叶数、新生根数逐渐减少。(5)随播种量增加,产量降低。以A1的产量最高为521.9 kg/667 m2,A5的产量最低为449.3 kg/667 m2。各处理间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播种量与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0.978,达显著水平(p=0.0342)。(6)随播种量的增加,总粒数和实粒数降低,千粒重A1处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穗长和结实率之间无明显差异,有效穗数以A3处理最高。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60 g/盘的播种量,出苗率、成苗率高,弱苗率最低,虽然秧苗机插质量差,但秧苗素质好,有利于秧苗移栽后返青和生根及后期的生长,总粒数、实粒数提高,千粒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机耕对双季稻病虫草发生及产量的影响(摘要)
    张建中,李保同*,吴建富,潘晓华
    2013, 19(4): 156-156.  DOI:
    摘要 ( )  
    为探索不同翻耕栽植方式对双季稻病虫草发生和产量的影响,对旋耕-机插、旋耕+牛耕-机插、牛耕-机插、旋耕-手插等4种翻耕栽植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种翻耕栽植方式早稻主要病虫草为纹枯病、稻纵卷叶螟、鸭舌草和稗草,晚稻主要病虫草为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鸭舌草和稗草,其发生规律趋于一致。在肥水管理相同条件下,早、晚稻纹枯病旋耕-手插方式重于旋耕-机插方式,牛耕-机插方式重于旋耕-机插方式;稻纵卷叶螟晚稻重于早稻;4种翻耕栽植方式早、晚稻发生量差异不显著;晚稻稻飞虱以旋耕-手插方式虫口密度最高,旋耕-机插虫口密度最低;早、晚稻稻田杂草以牛耕-机插方式发生量最大,旋耕-手插方式最小。不同翻耕栽植方式的产量差异不大。在病虫草发生初期,选用适当的农药可有效控制不同翻耕栽植方式早、晚稻病虫草发生,提高水稻产量。
    不同早稻品种幼苗期抗寒生理生化特性比较(摘要)
    赵杨,魏颖娟,蒋鹏,曹放波,谢小兵,陈佳娜,伍丹丹,夏冰,邹应斌*
    2013, 19(4): 156-156.  DOI:
    摘要 ( )  
    为了筛选耐寒优良水稻品种,选用18个早稻品种进行试验,在苗期设置3个不同低温冷害处理,观察幼苗在低温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分析与抗寒性相关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18个水稻品种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低温的反应各异,但随处理温度越低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品种间生理指标变化幅度有差异。温度为8℃和10℃处理下,不同品种间幼苗的抗寒性差异可以有效的区分。根据隶属函数法的分析结果,将供试品种划分为3级,其中,Ⅰ级(高抗寒型)有5个品种,Ⅱ级(抗寒型)有9个品种,Ⅲ级(低抗寒型)有4个品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个生理生化指标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估水稻幼苗期的抗寒性是可行的,可以较好地反应指标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为水稻生产和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孕穗期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对桂两优2号生理指标的影响(摘要)
    伍龙梅1,唐国荣1,江立庚1*
    2013, 19(4): 156-156.  DOI:
    摘要 ( )  
    孕穗期是水稻对水分需求十分敏感的时期。为了降低水稻生产的水分使用量,提高水稻生产的水分利用效率,探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生理机制的变化,采用国际水稻研究所常规培养液配方进行桂两优2号盆栽试验,在水稻孕穗期,往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试验设置5个水分胁迫处理水平:Y1正常水分条件(0%PEG,m/v);Y2(2.5%PEG,m/v),Y3(5%PEG,m/v),Y4(7.5%PEG,m/v),Y5(10%PEG,m/v),3次重复,每个重复18盆。每个处理在完成水分胁迫后,转入正常条件下培养(即培养液中不加入PEG)。在水分胁迫处理2 d、7 d、14 d、复水处理5 d分别取样测定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SOD总活性。结果表明,经PEG-6000处理2 d的植株,不同处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SOD总活性均呈现单峰曲线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其含量均高于对照Y1(0%PEG)水平;处理7 d的植株,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均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SOD总活性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处理14 d的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Y2处理含量最低且低于对照水平,其他处理均高于对照水平,SOD总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植物本身对逆境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保护机制,在一开始受到水分胁迫后有一种适应,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加长、胁迫程度的增加,超过了其自身的承受范围,因此就积累更多的可溶性糖、丙二醛来适应水分胁迫逆境。复水后5 d,不同水分胁迫处理植株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不同处理恢复程度有所不同,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SOD总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均高于对照水平。本研究认为,轻度水分胁迫处理Y2(2.5%PEG,m/v)、Y3(5%PEG,m/v),不仅不会抑制水稻的生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水稻植株生长。因此,轻度水分胁迫能降低水稻生产的水分使用量,提高水稻生产的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淹水时间对分蘖期中稻发育动态及产量结构的影响(摘要)
    王斌,周永进,许有尊,陈刚,胡琪峰,吴文革*,瞿贤梅
    2013, 19(4): 157-157.  DOI:
    摘要 ( )  
    通过盆栽定植试验,研究了中稻(徽两优6号、两优1128)在分蘖末期受不同淹水时间胁迫后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并同时考察了其产量结构。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两个品种水稻生育期推迟,始穗到齐穗历时增加,且随淹水时间的增加而延长;淹水后植株株高降低,但淹水2 d、4 d处理成熟前7 d时株高反而略高于对照;植株绿叶数、绿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根系活力均随淹水胁迫加重而显著减少(淹水2 d处理植株根系活力升高);但经过恢复生长,淹水胁迫后20 d时,各淹水处理SPAD值已和对照非常接近,并且一直保持到成熟前7 d,其他各指标数值在适度淹水胁迫(淹水2 d、4 d)下和对照接近而无显著差异,重度淹水胁迫(淹水6 d、8 d、12 d)下和对照差距缩小,成熟前7 d时,由于淹水胁迫早衰严重而差距重新拉大;两个水稻品种减产幅度均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在淹水6 d处理时产量已经降至对照的50%左右,产量的下降是总粒数减少、空秕粒数增加和结实率降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成熟后水稻强弱势粒生理活性的研究(摘要)
    赵亚帆,彭廷,杜彦修,张静,李俊周,孙红正,赵全志*
    2013, 19(4): 157-157.  DOI:
    摘要 ( )  
    为揭示强弱势籽粒成熟以后的生理活性和萌发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及其调控机理,本研究选取粒重存在显著差异的强弱势粒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统计了强弱势粒的发芽势、发芽率;测定种子吸胀不同时间(0 h、6 h、12 h、24 h、48 h)的α-淀粉酶活性、内源植物激素含量,探索了强弱势粒成熟后生理活性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简报如下:(1)强势粒在第2天的萌发率达到79.5%,第3天已经全部萌发;而弱势粒在第2天的萌发率只有5%,并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直到第7天萌发率也只有57.5%,显著低于强势粒。(2)强弱势粒在种子吸胀的前6 h,α-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明显,从吸胀12 h开始,强势粒胚乳中α-淀粉酶活性一直大于弱势粒,且差异显著。(3)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中,ABA的含量不管是强势粒还是弱势粒均随萌发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弱势粒的含量大于强势粒;IAA的含量在吸胀24 h前,弱势粒大于强势粒,吸胀24 h后强势粒大于弱势粒,吸胀48 h时强势粒是弱势粒的1.29倍。ABA/GA的比值呈现下降趋势,当达到9.0左右时,强弱势粒萌发。
    关于糯性与非糯水稻胚乳发育的研究(摘要)
    李栋梁,李小刚, 顾蕴洁,王 忠*
    2013, 19(4): 157-158.  DOI:
    摘要 ( )  
    成熟水稻颖果中胚乳约占颖果总质量的91%~92%。胚乳的发育状况直接决定着稻米的产量和品质,不同类型稻米,如糯性与非糯,籼稻与粳稻,其胚乳的发育不尽相同。为了探明糯性与非糯水稻胚乳发育的异同,本试验以日本晴(粳)、扬稻6号(籼)、武育糯16号(粳糯)和扬辐糯4号(籼糯)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精确标记颖果的发育天数,观测颖果的生长;采用碘-碘化钾、TTC和Evan's blue染色法观察胚乳细胞中淀粉的积累和生理活性;采取树脂包埋法制作半薄切片,用光镜详细观察水稻内胚乳细胞和糊粉层细胞在颖果发育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用扫描电镜观察成熟颖果断面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1)4个水稻品种的颖果生长曲线均呈“S”型。发育前期颖果含水量较高,鲜、干质量的增长速率较快,随着发育天数的增加,颖果含水量逐渐降低,鲜、干质量的增加变缓,最后鲜、干质量和含水率均趋于稳定。总体发育进程,籼稻的发育要快于粳稻。(2)水稻胚乳淀粉体为复粒淀粉体,一个淀粉体中含有数个淀粉粒。在发育初期,胚乳细胞在尚未被淀粉体充满时,细胞中的淀粉体呈球形或椭圆体形,其中淀粉粒少棱角;发育后期,胚乳淀粉体和其中的淀粉粒因相互挤压而成为多面体形。(3)籼稻扬稻6号和粳稻日本晴胚乳淀粉以直链淀粉为主,颖果剖面的胚乳部分被碘-碘化钾溶液染成蓝黑色;而籼糯稻扬辐糯4号和粳糯稻武育糯16号胚乳淀粉为支链淀粉,颖果剖面的胚乳部分被碘-碘化钾溶液染成红褐色。有趣的是:糯稻颖果胚乳淀粉被碘-碘化钾溶液染成红褐色,而其果皮和胚中的淀粉被碘-碘化钾溶液染成蓝黑色,表明糯稻颖果中胚乳淀粉质地和果皮、胚中的淀粉质地是不一样的。(4)同一颖果中,部位不同,胚乳细胞大小、蛋白质与淀粉的比例不同。胚乳边缘的细胞小、淀粉体小,但蛋白质体大而多;胚乳内部的细胞大、淀粉体大,但蛋白质体小而少。而胚乳中心线部分的细胞较小,淀粉体也较小。由此可见,稻米中的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胚乳边缘。(5)颖果不同部位的胚乳细胞淀粉体发育程度有差异。颖果背部胚乳细胞的发育和充实好,淀粉体排列紧密,颗粒之间无间隙,淀粉体和其中的淀粉粒呈多面体型,因而背部胚乳的透光性好;颖果中部的淀粉体与背部淀粉体在形态及排列的紧密程度上基本相同,胚乳的透光性也较好;颖果腹部的胚乳细胞和淀粉体充实程度一般不及背部及中部,淀粉体排列疏松呈球形,是容易发生垩白的部位。(6)内胚乳细胞在发育中后期,细胞核会随着胞内淀粉体充实发生变形而衰亡。细胞核衰亡后,淀粉体仍可膨大生长一段时间。由此表明,淀粉体的发育具有自主性。成熟颖果中, 内胚乳细胞是无细胞核的死细胞,被Evan's blue深染色;而糊粉层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活细胞,不被Evan's blue染色。(7)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4个品种胚乳淀粉体中淀粉粒的形态,可以发现扬稻6号淀粉粒棱角的锐性要大于日本晴,更大于武育糯16号和扬辐糯4号。即稻米胚乳淀粉粒的形态,与其支链淀粉含量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低的淀粉粒棱角较锐,淀粉体充实得更好。糯稻的胚乳淀粉是支链淀粉, 胚乳淀粉体充实是不良的,因而糯稻米的比重较非糯稻米的小,胚乳的透光性差,并使整个胚乳呈现乳白色。
    双季晚稻机收减损技术研究(摘要)
    谭雪明,曾勇军,吕伟生,潘晓华,石庆华,周庆红
    2013, 19(4): 158-158.  DOI:
    摘要 ( )  
    采用不同机型收割机(柳林牌4LZ-2.0全喂入式收割机和洋马牌ce-2半喂入式收割机)进行水稻收割,研究了不同成熟度、割茬高度、收获时间和行走速度对水稻机收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说,使用全喂入式造成的损失要大于半喂入式收割机;同一机型不同成熟度相比,以成熟度85%下进行收割损失率最大,成熟度90%下进行收割损失率最小;割茬高度上机收损失率表现为30 cm>20 cm>10 cm;不同收割时间上,早上7∶00机收损失率最高,下午15∶00机收损失率最低,中午11∶00机收损失率居中;不同行走速度相比,使用高档(6档)收割损失率最大,低档(2档)损失率最小。为了减少机收损失率,在水稻机收过程中应该选择90%成熟度、10 cm割茬高度、15∶00左右进行收割,并且收割机保持低档(2档)速度。
    秸秆还田提升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品质的生物效应研究(摘要)
    张均华1 2,朱练峰1,裴鹏刚1,禹盛苗1,胡志华1,金千瑜1*
    2013, 19(4): 158-159.  DOI:
    摘要 ( )  
    如何提升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品质,实现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协同提高,是近年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研究课题。水稻秸秆是稻田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有机资源,我国每年生产水稻秸秆约1.8亿t,秸秆还田既可解决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有机资源浪费问题,还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品质、促进水稻养分吸收,进而提高水稻产量。研究表明,沙质土壤连续13年作物残茬还田后,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含量增长至8.41 mg/hm2,水稻产量是对照处理的2.04倍。我国南方稻田连续秸秆还田5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土壤高8.5%~9.9%,土壤中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显著增加,结合态腐殖酸的松/紧比值和胡敏酸/富里酸(HA/FA)比值也显著提高。稻田土壤胡敏酸含量和HA/FA比值的增加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库存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氮肥施用量60 kg/hm2基础上进行水稻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砂壤质冲积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并且土壤中微生物碳、脱氢酶、磷酸酶等也有较大提高。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增加可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力,提高土壤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磷酸酶和芳硫基乙炔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在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品质形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以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秸秆还田量耦合施氮水平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提升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品质的生物效应。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秸秆还田量共设置4个处理水平,分别为S0(0)、S4(4 t/hm2)、S6(6 t/hm2)、S8(8 t/hm2)。氮肥施用量共设置4个施用水平,分别为N0(0)、N90(90 kg/hm2)、N180(180 kg/hm2)、N270(270 kg/hm2)。研究初步表明,同一氮肥处理水平下,S6处理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品质,并能提高土壤微生物与相关酶活性,其次为S4处理与S8处理。与对照(S0)相比,同一施氮水平下S6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升5%,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由试验前的59 mg/kg增加到280 mg/kg;土壤全氮由0.27%上升到3.05%,速效氮净增加了25.5 mg/kg。秸秆还田各处理的脲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但秸秆还田量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说明脲酶、蔗糖酶与纤维素酶主要参与了秸秆进入稻田的分解与转化过程。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微生物碳含量也有较大的影响,与试验前土壤相比,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S6处理最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碳含量的提高,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而S8处理并不利于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增加。同一秸秆还田量条件下,土壤腐殖质组成与HA/FA比值随氮肥用量增加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N90处理下稻田土壤HA/FA比值较高,且土壤微生物碳含量与酶活性也较高,说明该氮肥用量下微生物与酶活性较高,并且促进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品质的提升。
    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对水稻土壤酶活性及其产量的影响(摘要)
    刘娟 ,张 静,张 志,杜彦修, 李俊周,孙红正,赵全志*
    2013, 19(4): 159-159.  DOI:
    摘要 ( )  
    为探明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对水稻土壤酶活性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通过在水稻倒4叶期设置平作撒施、深耘撒施、深耘深施3个氮素穗肥处理,对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土壤蔗糖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平作撒施相比,深耘施穗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酶的活性,其中以深耘深施处理的增强作用最明显。不同深耘施穗肥处理均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以深耘深施肥措施最好,且达到显著水平。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千粒重>每穗粒数>结实率>实际产量>有效穗数;土壤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转化酶,其中脲酶、过氧化氢酶与千粒重、每穗粒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因此,水稻生育中期可通过深耘处理改变土壤理化性状,改善稻田土壤生态环境,增强土壤酶活性,进而提高土壤养分的转化和有效性,最终提高水稻的产量。
    有机天然硫酸钾镁肥不同施用方法对高原粳稻产量和生理性状的影响(摘要)
    戴红燕, 华劲松,蔡光泽,陈丹,王建平,周督雄,汤波,滕啸峰
    2013, 19(4): 159-159.  DOI:
    摘要 ( )  
    为改变凉山州高原有机粳稻种植肥料仅为农家肥,施用方法不科学,产量不高,有机水稻种植面积难以扩大的现状,通过引进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所属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论证的“国安牌”有机天然硫酸钾镁肥,研究一种增产保质的肥料科学施用方法,以推动当地有机粳稻的发展。试验设4个处理:A,硫酸钾镁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B,农家肥+硫酸钾镁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C,农家肥+60%硫酸钾镁肥作底肥,移栽后14 d施40%硫酸钾镁肥;D,60%硫酸钾镁肥作底肥,移栽后14 d施40%硫酸钾镁肥。CK1为农家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CK2为不施任何肥料。采用盆钵试验,每个处理种10钵,3次重复。按农家肥用量1 500 kg/667 m2和硫酸钾镁肥的标注用量20 kg/667 m2,按盆钵面积折算农家肥用量为150 g/钵,硫酸钾镁肥用量为2 g/钵。定期测定苗情动态、叶面积、各器官干物质和SOD、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丙二醛等的含量,成熟后测定产量及其构成、稻米品质以及试验前后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有机天然硫酸钾镁肥在以20 kg/667 m2的总用量施于水稻时,其对有机水稻产量的贡献与农家肥以1 500 kg/667 m2施于水稻时差异不大,但是硫酸钾镁肥的施入能够有效增加水稻的分蘖苗数和水稻植株组织中SOD的活性和植株抗逆性,这是仅施农家肥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单独施用硫酸钾镁肥的A、D处理产量不及单独施用农家肥的CK1;而B、C硫酸钾镁肥与农家肥的混合施用,能够有效提高有机水稻灌浆期的叶面积、叶片含水量和有效穗数,延缓稻叶的衰老,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增加有机水稻产量,并且硫酸钾镁肥分基肥和追肥施用效果优于一次性作基肥施用;C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达32.01 g/株),其次是B处理(28.72 g/株),比只施农家肥的CK1分别增产31.46%和17.95%。
    干旱胁迫对水、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摘要)
    韩迎春,李俊周,张静,杜彦修,孙红正,赵全志*
    2013, 19(4): 160-160.  DOI:
    摘要 ( )  
    水稻增产潜力受干旱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大。种子萌发是生命活动的开始,是确保出苗的第一步,尤其对于今后的机械化旱直播。因此,干旱胁迫情况下稻种的萌发机理及如何保障出苗质量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种子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的水稻(越富)、旱稻(IRAT109)为材料,采用15%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测定种子萌发过程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激素含量、酶活性等形态生理指标,分析干旱胁迫对水、旱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及水、旱稻抗旱萌发差异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1)PEG胁迫处理造成水、旱稻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芽长都显著降低,芽长受影响最大;PEG胁迫情况下,旱稻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根长显著高于水稻,但是两材料的芽长无显著差异。(2)PEG处理后,水、旱稻种子中的SOD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V”型变化,处理后水稻越富中SOD活性在第3天达到最低,而IRAT109在第2天达到最低,第5天高于越富;POD活性变化趋势与SOD相反,水、旱稻种子中的POD活性都在第2天达到最高之后稍有下降,IRAT109中的POD活性在胁迫处理过程一直高于越富;PEG处理后MDA含量都在第1天最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3)正常水分条件下,水、旱稻萌发种子内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处于上升趋势,IRAT109可溶性总糖含量一直高于越富,而在第3天出现下降,原因可能是根、芽的生长消耗较多的可溶性糖。PEG胁迫后,越富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对照,但IRAT109种子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高于越富。(4)PEG胁迫处理造成水、旱稻种子中GA含量显著下降,且越富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IRAT109;处理后越富种子中ABA含量高于对照,IRAT109与之相反且含量显著低于越富;处理后越富、IRAT109的IAA、ZR含量较对照都有所下降,但是旱稻IRAT109中二者含量仍高于越富,ZR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EG模拟干旱条件下,旱稻IRAT109种子萌发能力显著高于水稻越富,且萌发后根的生长要强于越富,这可能是由于干旱胁迫条件下旱稻种子仍具有较高的GA、IAA、ZR含量,促进了旱稻种子的萌发,从而具有较高的发芽势;萌发后,旱稻抑制芽生长的情况下保持较强根系生长可能是其避旱调节的一种方式;干旱胁迫后旱稻种子中较高的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也可增强其耐旱性。
    镉胁迫下不同耐性水稻光合特性、抗氧化酶和氮代谢酶研究(摘要)
    陈京都,何理,许轲,戴其根*,郭保卫,张军,张洪程,霍中洋,魏海燕
    2013, 19(4): 160-160.  DOI:
    摘要 ( )  
    前期研究发现,水稻对镉胁迫的响应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按其生长发育的响应差异程度可将水稻分为镉耐性和敏感性两种类型,秀水63和汕优63受镉胁迫影响较小为镉耐性品种,扬稻6号、两优培九受镉胁迫影响较大为镉敏感性品种。因此,本研究选取镉耐性水稻品种秀水63、汕优63和镉敏感性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两优培九,采用盆栽,设置镉添加量为0、25 mg/kg,研究了镉胁迫下不同耐性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响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镉胁迫抑制了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水稻的生长发育抑制程度逐渐降低,镉耐性品种的抑制程度小于镉敏感性品种,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也有类似的现象。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之一,其积累量可以代表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程度。研究发现,水稻叶片MDA的含量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增加,分蘖期最低,灌浆期最高,镉胁迫引起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导致水稻叶片MDA含量的增加,因耐镉性和生育时期而异,其主要在生育前中期,后期影响逐渐变小。镉敏感性品种MDA的增加幅度大于镉耐性品种。镉胁迫提高了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与对照相比,SOD和CAT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活性提高程度较为显著,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显著性降低,POD分蘖期和拔节期提高程度不显著,抽穗期和灌浆期显著性提高。镉耐性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程度大于镉敏感性品种。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等氮代谢酶活性也受到镉胁迫的影响。与对照相比,NR的活性分蘖期和拔节期受到抑制,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活性则提高,GS活性则全生育期受到抑制,GOT和GPT活性前中期受到抑制,后期则其活性提高。与镉敏感性品种相比,镉胁迫对镉耐性品种氮代谢酶活性的抑制程度小,而提高程度大。因此可以看出,水稻耐镉性与光合特性、抗氧化酶和氮代谢酶活性有关。
    麦秸还田与结实期灌溉方式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产量特性的影响(摘要)
    顾俊荣,陈培峰,朱赟德,韩立宇,董明辉*
    2013, 19(4): 161-161.  DOI:
    摘要 ( )  
    为探讨环境栽培条件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运转和籽粒灌浆结实特性的影响,寻求超级杂交稻高产优质栽培调控途径,本研究以大穗型超级杂交稻甬优8号为材料,设置麦秸还田(麦秸全量还田与麦秸不还田)和灌溉方式包括轻干湿交替灌溉(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20 kPa时复水)、重干湿交替灌溉(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40 kPa时复水)和浅水层灌溉两因素试验,研究茎鞘光合同化物生产、运转及产量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结实期灌溉方式对茎鞘物质运转及产量特性有较大影响,与浅水层灌溉相比,秸秆还田与不还田条件下干湿交替灌溉都能提高茎鞘物质积累输出率与转换率;轻干湿交替灌溉能增加籽粒的充实度、结实率和千粒重,重干湿交替灌溉则相反。结实期土壤水分对弱势粒粒重影响较大,强势粒较为稳定;轻干湿交替灌溉能提高强、弱势粒的结实率、充实度和粒重,有利于产量的形成;秸秆还田处理明显大于秸秆不还田处理。麦秸还田与结实期土壤水势互作可提高甬优8号生育后期茎鞘干物质积累量、茎鞘物质输出率与运转率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运转率。
    硫对砷胁迫下苗期水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摘要)
    赵晨云, 宋睿,杜彦修,李俊周,孙红正,张静,赵全志*
    2013, 19(4): 161-161.  DOI:
    摘要 ( )  
    污染土壤中过高的砷会阻碍水稻中水分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运输,从而影响养分吸收,严重抑制水稻正常的生理过程。植物体内硫同化与砷等重金属元素的胁迫反应有密切联系,硫在植物解毒、防卫和抗逆等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对植物生命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低硫(1.8 μmol/L SO42-)、正常供硫(0.7 mmol/L SO42-)、高硫(1.5 mmol/L SO42-)共3个硫素水平,0、1、5、10、50、100 μmol/L 5个砷(砷酸盐,Na3AsO4·12H2O)处理。水稻幼苗经14 d不同硫素预处理,加砷处理3 d后,测定水稻叶片和根系的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1)各个砷浓度下水稻叶片MDA值,低硫(LS)处理的均高于正常供硫(CK)和高硫(HS),CK和HS处理间无显著差别。水稻根系MDA值,在3个硫处理下均随着砷浓度升高而升高;在不加砷及砷1μmol/L时,HS和LS处理的高于CK;砷5 μmol/L时,3个硫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不同砷浓度下水稻叶片POD值活性,LS处理均高于CK和HS处理;CK的叶片POD值随砷浓度升高变化不显著,而HS处理的叶片POD值随砷浓度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50 μmol/L时达到峰值。水稻根系POD活性值,在 砷0 μmol/L As时,随硫浓度升高而降低,在砷5 μmol/L时,HS处理的高于CK和LS处理,在砷100 μmol/L时,CK和HS处理高于LS处理。(3)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砷0 μmol/L 和5 μmol/L 时,不同硫水平下无显著差异;随着砷浓度增加,HS处理明显高于CK和LS处理;在不同砷处理下,CK和HS处理均高于LS处理。综上所述,不同硫砷处理下,水稻叶片的抗氧化系统比根系敏感。LS和砷胁迫下,水稻叶片MDA含量和POD酶活性的提高,说明水稻叶片受到的活性氧胁迫较大。
    镉、铅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及胚根的影响(摘要)
    陈新红,叶玉秀,李现军,周青
    2013, 19(4): 161-161.  DOI:
    摘要 ( )  
    以武育粳3号、协优559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Pb2+、Cd 2+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指数,胚根长度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2+、Cd2+对水稻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重金属溶液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起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于胚根长度和根系形态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不同品种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协优559的耐性优于武育粳3号,在Pb2+、Cd2+复合作用下,低浓度处理表现为一定的缓解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表现为一定的协同作用,对水稻种子的毒害大大加强。
    水稻的生长发育对苏打盐碱胁迫的阈值反应(摘要)
    齐春艳,侯立刚*,闫昊,孙洪娇,马巍,刘亮,隋朋举,郭晞明
    2013, 19(4): 162-162.  DOI:
    摘要 ( )  
    对北方不同熟期类型的14个水稻品种进行耐苏打盐碱胁迫鉴定,以了解水稻生长发育对苏打盐碱胁迫的阈值反应。结果表明,pH>9.6时,水稻存活率开始下降;在pH 7.5~9.6范围内,水稻虽然能够正常抽穗结实,但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各农艺性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将各形态指标受抑制率50%时的pH作为耐苏打盐碱形态阈值,叶面积指数、产量、单株茎蘖数要先于存活率、株高发生阈值反应,说明用形态指标的变化来确定水稻的耐盐碱性存在不确定性。将产量抑制率为50%时的pH定义为该品种的耐盐碱pH产量阈值,水稻品种(系)耐盐碱pH阈值介于pH 8.9~pH 9.6之间。水稻农艺性状与pH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苏打盐碱胁迫下,株高、分蘖数、穗长、单穗质量、每穗颖花数、移栽-始穗天数对产量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
    稻鸭种养结合模式对稻、鸭产品品质影响研究(摘要)
    禹盛苗,朱练峰,张均华,裴鹏刚,许德海,金千瑜*
    2013, 19(4): 162-162.  DOI:
    摘要 ( )  
    通过稻鸭种养结合与不养鸭种稻和鸭一般圈养养殖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了该模式对稻、鸭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稻鸭种养结合模式,两个水稻品种的平均整精米率提高6.93%,垩白度降低56.52%,蛋白质含量增加5.39%,直链淀粉含量降低8.74%,胶稠度提高6.52%,并能协调蛋白质含量高与食味差的矛盾,最终理化总分高14.52%。(2)生产的稻谷经检测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无公害稻米标准,食用安全。(3)经结构解剖,稻田鸭的腿肉率提高18.88%,胸肌和皮重比例分别降低49.15%和21.91%,提高了食用品质。经测定,稻田鸭肉中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圈养鸭,其中以蛋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丝氨酸更为突出,分别高5.56%、5.75%、5.21%和2.34%。经对比品尝,稻田鸭的鸭肉鲜嫩,肉质结实,汤汁浓而不腻,色香味佳。(4)生产的鸭肉经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均符合无公害标准。
    广西水稻旱直播技术及应用研究(摘要)
    张婧,姬秋梅,董心普,汪妮娜,农文寿,伍龙梅,江立庚*
    2013, 19(4): 162-162.  DOI:
    摘要 ( )  
    水稻旱直播是一项节约农业用水、节省劳动力、缩短生育期并且具有较高氮肥利用率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也较为久远。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并加入到精确农业的行列。广西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旱直播,但是目前推广面积较小。本试验目的是为了探索广西旱直播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表现,发掘水稻旱直播在广西的发展潜力,因此本试验安排在南宁、博白、宾阳、全州、横县、北流、灵山、桂平7个县市进行,内容包括旱水对比、品种搭配、播种量、播种密度、氮肥运筹、种子包衣、液体地膜等方面,以为广西水稻旱直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旱直播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出苗到分蘖这段时期,生殖生长时期与移栽相同,抽穗期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多,但是灌浆期有早衰现象,氮素谷物生产效率较低,而成熟期氮素收获指数较高,说明氮素以气态形式挥发较少。旱直播产量高于水直播和水移栽,并且在早季种植增产优势明显,宜采用晚熟品种,桂北适宜播种期在4月上旬,适宜播种量在1.5~2.0 kg/667 m2。氮肥运筹不应等同于移栽稻,最好少量多次进行,少施基肥,补施苗肥,增施粒肥,以提高氮肥利用率。防寒液体生物地膜能明显提高旱直播稻的有效穗数。旱直播使用旱育保姆相比其他保水剂具有更好的增产增效作用。广西旱直播已在柳江、钦州、灵山较小面积种植,其推广还需更多技术支撑,比如高效环保的除草技术,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以生理指标为基础的肥料运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政策、科研、示范和机制几个方面对旱直播推广提出建议,期望该技术能在广西得到良好发展。总之,旱直播的应用前景可观,必定会推动广西水稻高产高效发展。
    贵州山区香禾、鱼、鸭立体高效种养技术研究(摘要)
    杨桂兰,王忠平,黄姚英,吴文和
    2013, 19(4): 163-163.  DOI:
    摘要 ( )  
    香禾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特有的地方品种,其蛋白质和人体必需赖氨酸含量都超过一般优质稻米,并具有气味香醇、糯而不腻、营养丰富、口感极好等特点,素有“一家蒸饭满寨香”的美誉,被称为“糯中之王”,是一种宝贵而独特的种质资源,对冷、阴、烂、锈田的适应性强,老百姓习惯采用禾-鱼-鸭共生模式生产。为探索禾、鱼、鸭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立体高效种养模式,在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开展香禾、鱼、鸭立体高效种养技术田间试验。选择香禾品种苟岑告,“日”字型鱼坑设计,采用种植密度、有机肥用量(沼液)和鱼、鸭投放数量的4因素5水平的旋转回归试验,得出香禾的种植密度为1.25万穴/667 m2(穴栽3粒香禾苗),栽香禾苗后5 d放8 cm长的鱼45尾,栽香禾苗后10 d放雏鸭15~18只的模式最佳。每667 m2产香禾310 kg、产鱼28 kg、产鸭16只,产值5 640元。经统计分析,养鱼鸭禾田中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率,比不养鱼鸭禾田降低50%,每667 m2节约生物制剂开支40~50元,少追施有机肥(沼液)50~60 kg。
    广西早稻主推品种耐热性鉴定研究(摘要)
    梁天锋,王强,唐茂艳,陈雷,张晓丽,陈仁天,陈彩虹,吕荣华,张宗琼
    2013, 19(4): 163-163.  DOI:
    摘要 ( )  
    基于广西早稻生长期间易旱、易涝、易遇高温热害的气候特征,收集了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早稻品种和在区试中增产幅度较大的品种材料, 进行耐高温特性研究。选择40个水稻品种材料于始穗开花日起置于最高温38℃下处理3 d,以相对结实率作为耐高温性评价指标,研究了广西早稻主推品种花期高温胁迫对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Y两优302、Y两优1号、特优269、汕优63、野丝占、中浙优1号、特优837、粤晶丝苗2号的相对结实率均在60%以上,表现较好的耐高温特性;黄华占、特优63、天优华占、良丰优339、扬稻6号、旱优3号、柳沙油占、特优838,耐热性中等,相对结实率均在40%以上和60%以下,但产量较高,丰产性好,可以作为推广应用品种,即使在高温发生的年份也可以保证一定的产量水平;而部分常规稻与杂交稻品种,如:粤香占、培杂桂旱1号等品种的相对结实率均在20%以下,对高温特别敏感, 生产上应该注意选择,特别是在高温易发生的生态点,应该避免选择采用这些品种;N22作为国际公认的耐热品种,在本试验中的相对结实率为48.64%,说明本试验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具有较强的选择压力,耐热性鉴定结果可靠。
    江西稻田杂草种类及发生特点研究(摘要)
    汤丽梅,李保同,张纪利
    2013, 19(4): 163-163.  DOI:
    摘要 ( )  
    通过近年连续对南昌市稻田杂草发生规律调查,共查得杂草48种,分布于21个科,其中禾本科8种,菊科与莎草科各6种,玄参科4种,蓼科、十字花科、苋科、毛茛科与茜草科各2种,其他科共12种。双季早稻主要杂草有鸭舌草、稗草、矮慈姑、千金子、水竹叶等,以鸭舌草和稗草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总草量的68 %和30%;双季晚稻主要杂草有鸭舌草、稗草、节节菜、千金子、香附子、空心莲子草等,以鸭舌草和稗草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总草量的70%和17%。从出苗情况来看,早稻杂草出苗呈明显的双峰型,一般于栽植后11 d陆续出苗,20 d达到第一次出苗高峰,占总草量的55%左右;第二次出苗高峰为栽植后40 d左右,占总草量的33%。晚稻稻田杂草出苗呈单峰型,栽植后5 d陆续出苗,15 d左右达到出苗高峰,一般占总草量的73%左右。除草剂对稻田杂草发生有重大影响。上世纪80年代中期稻田很少使用除草剂,稻田杂草以鸭舌草、牛毛毡、节节菜、稗草为主要种群;其后,随着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以上杂草种群优势度逐渐下降,其中牛毛毡由恶性杂草下降为偶见杂草,而新的种群如水竹叶、浮萍、千金子、日照飘拂草、双穗雀稗和假稻呈上升趋势,开始出现多种杂草种群共生态势。除草剂对稻田杂草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早、晚稻分别于插植后7 d和5 d用37.5%苄·丁SP 750 g/hm2撒施,对早、晚稻稻田杂草控制效果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