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9-20
    上一期   

    专论与研究
    品种与技术
    各地稻米
    广告·书评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论与研究
    粤稻百年主要水稻科技创新成就概述
    王丰
    2024, 30(5): 1-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01
    摘要 ( )   HTML ( )   PDF(1270KB) ( )  

    回顾和简要概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百余年来在稻作科学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在稻种资源方面,作为最早开展稻种资源研究的单位,已收集保存栽培稻和野生稻资源24 000多份,鉴评筛选出外选35等大批优异种质,创制出稻瘟病持久抗性、优质的育种亲本三黄占2号、28占和香丝苗126等广泛应用于新品种培育。在水稻育种方面,开创了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育种先河;通过人工杂交育成最早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稻矮秆品种广场矮,从而开辟了水稻矮化育种新途径,进而培育出珍珠矮、广陆矮4号、桂朝2号、双桂36、特青等大品种,为农业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作为最早开展籼型优质稻育种单位,先后育成了双竹占、黄华占、粤农丝苗、美香占2号、泰丰优208等大面积种植的优质新品种;在杂交稻育种方面,创制出野败型、红莲型高配合力、高异交率和细长粒型优质三系不育系天丰A、五丰A、荣丰A、丛广41A、粤泰A、粤丰A、泰丰A和广8A等,创制出感温与感光型恢复系广恢3550、广恢998、广恢122等,广泛应用于杂交稻育种与生产;主持和合作育成累计推广面积超千万亩的水稻品种(组合)45个。在水稻栽培方面,从20世纪50—60年代农民水稻高产经验——“潮汕经验”的总结,到80年代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研究、90年代的水稻抛秧技术和21世纪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等,这些栽培技术的研发,实现了广东省水稻生产良种良法配套,为水稻高产稳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水热处理等物理改性方法对稻米淀粉组成及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杨旭健, 孔雷蕾, 梁嘉燕, 胡晓丹, 杨武, 白嵩
    2024, 30(5): 10-1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02
    摘要 ( )   HTML ( )   PDF(948KB) ( )  

    本文介绍了稻米淀粉的分类和存在形态,综述了常用物理改性方法——水热处理(包括湿热处理、退火和蒸制等)改变稻米淀粉结构和成分,以及影响稻米淀粉血糖生成指数(GI)的机制。分析了影响水热处理及后续回生过程效果的因素(原料淀粉组成、温度、时间、含水量、处理次数等),并讨论了高静压、超声和微波等新型非加热淀粉物理改性方法改变稻米淀粉GI的技术特点。文章最后指出,采用加压蒸煮、高静压、超声及微波复合处理准确控制淀粉迁移、重组、糊化和回生过程,可能是未来采用物理改性方法生产低GI食物的趋势。

    水稻叶形态的建成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贾彬, 陈可, 叶婵娟, 郭洁, 周新桥, 陈达刚, 刘娟, 姜姝, 刘冠明, 刘传光
    2024, 30(5): 19-2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03
    摘要 ( )   HTML ( )   PDF(1176KB) ( )  

    水稻叶片形态是决定理想株型的关键因素。根据“源库”理论,水稻叶片形态通过影响光合效率等“源”流影响水稻产量。其中,叶片大小、卷曲度以及叶倾角是植物整体株型和叶型中决定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近年来,已有许多控制叶片形态的基因被克隆与鉴定。水稻叶片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水稻叶原基的形成、极性的建立及维持、叶片的扩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调控水稻叶片形态的关键基因的重要功能已被阐明。譬如,PLA1PLA2等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协同作用,NAL1NAL9NRL1NRL2等基因在叶脉发育中的协同调控,SLL1SRL2等基因对厚壁组织细胞结构的精细调控,OsPIN1OsWOX3A等基因对植物激素的极性运输和分配等,共同构成了水稻叶片形态复杂调控网络的基石,为深入理解作物叶片形态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研究影响水稻叶片形态的分子机制,对于利用“源库”理论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水稻抗旱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韩明珍, 王静, 赵均良, 周玲艳, 马雅美
    2024, 30(5): 30-4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04
    摘要 ( )   HTML ( )   PDF(1241KB) (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不断增长,农业用水增加和可利用淡水资源减少使得水稻生产正面临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在众多环境胁迫中,干旱胁迫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危害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干旱胁迫相关的水稻数量性状位点、功能基因被不断挖掘。本文综述了水稻抗旱相关QTL的鉴定、克隆以及抗旱分子机理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以期为水稻抗旱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水稻低温发芽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周旭, 杨梯丰, 刘祖培, 周炼
    2024, 30(5): 41-4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05
    摘要 ( )   HTML ( )   PDF(835KB) ( )  

    低温萌发力是水稻适应极端天气、特别是水稻直播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性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水稻低温萌发力的鉴定方法、生理机制、分子克隆和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趋势与展望。在水稻低温萌发力鉴定方面,多采用13 ℃~15 ℃试验温度、低温萌发第10 d的萌发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图位克隆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技术手段已鉴定的水稻低温萌发力相关QTL超过100个,但实现目的基因克隆的仅4个,关于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极少。当前水稻低温萌发力强的品种主要是从育成品种中筛选而来。水稻低温萌发生理机理和分子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低温萌发鉴定及其育种应用。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稻种子分类方法
    王晓飞, 刘维, 巫浩翔, 陈浩, 张丽婷, 潘朝阳, 何秀英
    2024, 30(5): 49-5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06
    摘要 ( )   HTML ( )   PDF(969KB) ( )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子质量特别是纯度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种子分类方法主要依靠人工视觉,效率低、误差率高。为了提高水稻种子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稻种子分类方法。本研究自行拍摄并构建了5个不同水稻品种含有80 000张水稻种子图片数据集,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从水稻种子图像中提取特征,然后利用自建RiceFastNet模型对提取的特征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外观相似度较高的不同品种水稻种子时,分类准确率超过96%,优于传统的种子分类方法。本研究提出的新方法在提高水稻种子检测准确率方面具有潜力和优势。

    同等温度下头季和再生季稻米淀粉结构与性能差异分析
    旷娜, 刘智炫, 邹丹, 罗友谊, 赵正洪, 王立峰, 唐启源
    2024, 30(5): 57-6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07
    摘要 ( )   HTML ( )   PDF(690KB) ( )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 4149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温试验,设置高温组与适温组,探究头季和再生季在同等温度环境下稻米淀粉结构与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再生季稻米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在高温组和适温组均显著高于头季稻米,淀粉粒排列更紧密,有序度更高,结晶度和最大峰值强度较低;与头季稻米相比,再生季稻米淀粉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以及崩解值在高温组和适温组均显著增加,而消减值降低。同等温度条件下,“再生”季种植有利于稻米淀粉的积累和排布,削弱其晶体结构,提高糊化性能。

    面向育种应用的高州野生稻片段导入系构建与产量性状QTL分析
    霍兴, 柳武革, 刘迪林, 廖亦龙, 付崇允, 朱满山, 李金华, 曾学勤, 马晓智, 孔乐, 王丰
    2024, 30(5): 62-6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08
    摘要 ( )   HTML ( )   PDF(786KB) ( )  

    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宝贵基因库,但基因组杂合性高,与栽培稻差异大,为育种上直接利用野生稻带来了困难。构建野生稻片段导入系为挖掘和利用野生稻基因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研究以广东高州野生稻为供体,粳稻品种中花11为受体,通过多代杂交和自交,以育种目标性状为筛选标准,甄选出100个片段导入系。对这100个导入系的产量相关性状(单株有效穗数、总实粒数、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进行考察,发现它们至少有1个性状要优于对照品种中花11,显示出在产量改良上的应用潜力。导入系全基因组覆盖度46.9%,共识别出20个产量相关QTL。这些片段导入系作为高州野生稻新型种质资源,为利用野生稻助力水稻种质创新提供了资源储备。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陈洛, 李学忠, 谢国威, 杨梯丰, 杨武, 赵均良, 王丰, 周玲艳, 董景芳
    2024, 30(5): 67-7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09
    摘要 ( )   HTML ( )   PDF(565KB) ( )  

    整精米率是决定稻米商品价值的重要性状之一,筛选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都具有高整精米率的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357个籼稻种质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丰试验基地不同年份(2021—2023)不同季节(早、晚季)种植时的整精米率,发现2021年晚季的整精米率最好、2022年早季次之、2023年早季最差。其中,泰丰B、19香、广恢6200、粤黄丝苗、华新占、香雪丝苗等17份长粒籼稻的整精米率在3次不同种植环境下均达GB/T 17891—2017优质稻标准,适用于高整精米率水稻育种。

    水稻叶片喷施阻镉剂对产量和镉吸收的影响
    廖嘉晖, 潘宁, 陆楚盛, 赖怀, 孟祥亮, 蔡昊炀, 王俊江, 王昕钰, 尹媛红, 叶群欢, 程雄, 傅友强
    2024, 30(5): 72-7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10
    摘要 ( )   HTML ( )   PDF(567KB) ( )  

    镉(Cd)是一种危害粮食安全的重金属元素。为了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阻止水稻吸收和转运Cd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健康土壤+清水喷施(T1)、镉污染土壤+清水喷施(T2)、镉污染土壤+喷施低浓度(800倍液)阻镉剂(T3)、镉污染土壤+喷施高浓度(300倍液)阻镉剂(T4)共4个处理,探讨喷施不同浓度阻镉剂对水稻产量、光合作用和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阻镉剂能够显著增加水稻籽粒质量和生物量,与T2处理相比,T3和T4处理的籽粒质量分别增加81.70%和48.57%,生物量分别增加53.14%和24.32%。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增加9.72%、42.76%、7.30%和17.05%,但T4处理稍有减少,差异不显著。T3处理各部位的Cd吸收量与T2处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实粒Cd含量降低33.11%,但籽粒Cd在总Cd吸收量中的占比显著降低31.77%。表明水稻叶面喷施适量阻隔剂能促进光合作用,增加生物量,减少Cd向籽粒转运,增加产量,其中以叶面喷施低浓度阻隔剂(800倍液)效果更好。

    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桂恢1561的有利基因鉴定和育种利用
    齐金岗, 李孝琼, 刘开强, 陈颖, 王小姣, 赵丽冰, 郭嗣斌
    2024, 30(5): 76-8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11
    摘要 ( )   HTML ( )   PDF(884KB) ( )  

    挖掘野生稻有利基因对栽培稻进行遗传改良是当前水稻育种研究的热点。利用远缘杂交技术获得了小粒野生稻基因渗入系桂恢1561,通过农艺性状考查、配合力测定和稻飞虱抗性鉴定,确认桂恢1561粒大(32.2 g)、穗长(28.3 cm)、优质、兼抗褐飞虱(抗级2.5)和白背飞虱(抗级2.9)、配合力好,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利用桂1025/桂恢1561构建的重组自交系和近等基因系对来自于桂恢1561的有利基因进行遗传定位,对PL9GS12Bph31(t)Wbph9(t) 等4个主效基因进行连锁分子标记开发;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将桂恢1561有利基因导入多个骨干亲本,创制出9个新的优质、多抗恢复系;进一步以桂恢1561及其衍生系作为恢复系选育出11个优势杂交稻组合,其中,华浙优1561和旱优711已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华南杂交稻主要不育系品质性状特点及基因分析
    熊亮, 曹华盛, 王福军, 顾海永, 李曙光, 何高, 梁世胡, 罗文永
    2024, 30(5): 84-8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12
    摘要 ( )   HTML ( )   PDF(626KB) ( )  

    将广东、广西选育推广的三系不育系分成3种类型:早期高产类型、中期优质类型和后期优质高产类型。早期高产类型不育系包括博A、Y华农A、天丰A和五丰A等;中期优质类型不育系包括粤丰A、野香A、泰丰A和广8A等;后期优质高产类型不育系包括贵A、香禾A、耕香A等。归纳分析3种类型不育系的品质性状,并对各不育系的品质基因进行检测,以期提高这些不育系的育种应用。结果表明,高产不育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22.4%~26.9%之间,多数不育系籽粒长宽比≤3.0,透明度≥2级,多携带不利品质的基因ALKChalk5Wx-aGS3等。优质不育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2.0%~18.0%之间,长宽比绝大多数在3.6~4.3之间,胶稠度≥62 mm,透明度≤2级,具有优质品质基因Wx-bfgrGW5GL7GW8等。优质高产不育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3.0%~16.0%之间,长宽比在3.3~3.6之间,胶稠度≥60 mm,垩白度在0~1.5%间,具有优质基因Wx-bGW5,且产量较高。

    稻渔共生模式下水稻种植覆盖率对水稻产量和鱼塘水质的影响
    李妹娟, 吴郁丽, 胡香玉, 王昕钰, 曹明, 梁开明, 叶群欢, 尹媛红, 胡锐, 潘俊峰, 傅友强, 钟旭华, 刘彦卓, 姜志勇
    2024, 30(5): 90-9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13
    摘要 ( )   HTML ( )   PDF(868KB) ( )  

    稻渔共生是“一水两用”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在稳定水产养殖的同时增加粮食产量。以优质籼稻品种粤香430和五山丝苗为试验材料,在养殖澳洲淡水龙虾鱼塘中开展不同水稻种植覆盖率(0%、25%、50%和75%)对水稻产量和鱼塘水质的影响,以为优化稻渔共生技术、提高稻渔产量和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以30个水稻品种(种植覆盖率约37.1%)为参试材料,在养殖大口黑鲈鱼塘中进行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植覆盖率50%和75%处理的稻谷产量明显高于覆盖率25%的处理,其中,粤香430以覆盖率50%处理的产量最高,五山丝苗以覆盖率75%处理的产量最高。种稻养虾模式下鱼塘水体的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亚硝态氮(NO2--N)、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浓度均显著低于不种稻处理(覆盖率0%),水体总有机碳(TOC)在水稻生长前期也表现相同趋势,水体酸碱值(pH)和溶解氧含量(DO)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无显著变化。在鱼塘种稻养殖大口黑鲈模式下,华航48号、双黄占、青香优丝苗、粤香430、泰丰优208和五山丝苗的稻谷产量较高,均达到5.50t/hm2以上。综上所述,稻虾共生模式下50%水稻种植覆盖率具有较稳定的水稻产量和净化养殖水质,适合在鱼塘养殖澳洲淡水龙虾模式应用。

    施氮水平对华南优质稻产量和食味的影响及适宜施用量探讨
    张兰兰, 刘迪林, 马晓智, 霍兴, 孔乐, 柳武革, 王丰
    2024, 30(5): 96-10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14
    摘要 ( )   HTML ( )   PDF(623KB) ( )  

    优质稻生产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不影响稻米品质前提下提高稻谷产量。本研究以4个广东丝苗米优质常规稻品种及优质杂交稻品种泰丰优208为供试材料,于2021年早、晚两季在广州同一田块上开展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90 kg/hm2;N2,135 kg/hm2;N3,180 kg/hm2)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华南优质稻产量受品种、季节、施氮水平、品种×施氮水平互作效应和季节×品种×施氮水平互作效应等5种因子影响,但米饭食味值仅受品种和施氮水平影响。早季同一施氮水平下品种间稻谷产量有显著差异,但品种间食味值差异不显著;晚季除N0处理外,其他处理品种间稻谷产量有显著差异;食味值仅N3处理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施氮量与稻谷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早、晚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和0.950;施氮量与食味值则呈极显著负相关,早、晚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和-0.956。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各参试品种既高产又食味优良的适宜施氮量。

    不同灌溉用水量对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蔡昊炀, 韩孟红, 陈俊霖, 陆楚盛, 王俊江, 廖嘉晖, 陆展华, 梁开明, 尹媛红, 叶群欢, 傅友强, 程雄
    2024, 30(5): 103-10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15
    摘要 ( )   HTML ( )   PDF(476KB) ( )  

    节水灌溉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水稻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以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水稻品种粤禾丝苗为材料,盆栽试验比较了4种不同灌溉用水量处理对水稻产量、生物量和水分籽粒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用水量的减少,水稻每穗粒数逐渐下降,结实率逐渐增加,而水稻产量先增加后减少。与CK(长期淹水灌溉,水量38.6L/盆)相比,T2处理(长期淹水灌溉用水量的88.6%)的水稻产量增加14.55%,T4处理(长期淹水灌溉用水量的36.8%)的水稻产量减少45.28%,但T3处理(长期淹水灌溉用水量的62.4%)无明显差异,表明减少37.6%的灌溉用水量不影响水稻产量。与CK相比,T4处理的生物量显著减少50.84%,T2和T3处理无显著差异。4个处理中T3处理的水分籽粒生产效率最高,比CK显著增加62.38%。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T3处理(减少37.6%的灌溉用水量)水稻不减产,水分籽粒生产效率最高。

    高质量发展形势下广东粮食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陈荣彬, 潘俊峰, 何秀英, 涂从勇, 李健雄, 刘婉卿
    2024, 30(5): 107-11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16
    摘要 ( )   HTML ( )   PDF(874KB) ( )  

    广东是经济强省,也是人口大省,保障粮食安全对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研、查阅资料和系统分析,发现广东粮食生产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人均粮食产量和粮食自给率低、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下降、各地市发展不平衡、种粮普遍亏损和种粮主体老龄化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广东粮食安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保证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建议:首先是全省一盘棋,制定粤粮提升战略,建立粮食产业综合管理部门,从粮食产业链发展角度,制定约束性发展目标和落实措施;其次是突出重点,补齐各地产能短板,包括口粮为先、水稻为主、稳定水稻面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以平均单产低于全省平均的地级市为重点等;三是精准施策,实现“政府要粮安和农民要效益”的协调,包括“藏粮于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藏粮于技”科技驱动、多措并举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合理补贴提高种粮效益与积极性,扶持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同步发展。

    2016—2023年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李虎, 吴子帅, 刘广林, 陈传华, 罗群昌
    2024, 30(5): 114-11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17
    摘要 ( )   HTML ( )   PDF(656KB) ( )  

    分析了广西2016—2023年审定的135个常规稻品种主要性状和产业发展形势,认为广西优质常规稻品种存在稻瘟病抗性水平低、稻米品质指标协调性差、主效基因缺乏、同质化严重、低镉型品种选育滞后、销售及转让价格低等问题,对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不足。针对当前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及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加强分子育种,提高品种品质和稻瘟病抗性,加快选育镉低积累品种,加大优质稻品种推广力度,研发和推广配套保优高产栽培技术,打造高端品种优势品牌。

    品种与技术
    “双季同种”水稻新品种松雅7号的选育与思考
    刘利成, 闵军, 黎用朝, 刘三雄, 胡敏, 潘孝武, 唐善军, 王政卿
    2024, 30(5): 119-12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18
    摘要 ( )   HTML ( )   PDF(419KB) ( )  

    “双季同种”是笔者根据湖南早晚稻生产和消费需求提出的育种设想,即在湖南同一个稻区,同一个品种通过早稻、晚稻“双审定”,且两季总生育期不超过220.0 d、两季总产量超过1 000.0 kg/667 m2,早季米质达部标优质3级及以上,晚季米质达部标优质2级及以上。据此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松雅7号具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密植、芽期耐低温低氧能力较强等特点,在湖南省作早、晚双季稻种植生育期适宜、米质较好、丰产稳产,适宜机插、直播等轻简栽培。2023年通过湖南省早稻审定,2024年通过湖南省晚稻审定。本文介绍了松雅7号的选育经过和特征特性,及“双季同种”的概念、品种选育思路和具体要求,讨论了“双季同种”生产模式的实际意义。

    长粒香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松雅77的选育与应用
    潘孝武, 闵军, 盛新年, 李小湘, 刘利成, 刘文强, 董铮, 郭梁, 陈祖武, 胡敏
    2024, 30(5): 123-12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19
    摘要 ( )   HTML ( )   PDF(401KB) ( )  

    松雅77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以玉针香辐射后代M37为母本、象牙香占为父本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长粒型香稻品种。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宜、株型紧凑、株高适中、米质优良、丰产稳产的特征特性,于202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松雅7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重要等位基因及栽培技术要点。

    丰田1A所配杂交稻组合特点及新组合丰田优1999的选育与应用
    夏州藩, 李冬秀, 黄兵, 夏志凡, 骆斌, 梁曼玲, 黄运川, 粟学俊, 韦宇
    2024, 30(5): 126-12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20
    摘要 ( )   HTML ( )   PDF(468KB) ( )  

    针对华南稻区杂交稻高产难优质、抗性不强的问题,通过创制高配合力优质亲本,育成了粒型细长、品质优、食味好的不育系丰田1A。截至2021年底,用丰田1A配组育成14个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组合,其中13个组合品质达部标优质3级及以上标准,1个组合被认定为绿色超级稻,较好实现了杂交稻高产、优质、抗性的协调提升。丰田优1999是利用丰田1A与恢复系R1999配组育成的优质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201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广东省引种备案,目前已成为弱感光型杂交稻的当家组合之一。

    部标1级优质稻新品种黄丝粤占的选育
    王志东, 周少川, 陈宜波, 李宏, 黄道强, 周德贵, 赵雷, 龚蓉, 潘阳阳, 周靖波, 王重荣
    2024, 30(5): 129-13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21
    摘要 ( )   HTML ( )   PDF(490KB) ( )  

    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消费者对稻米品质要求日益提高的双重背景下,为了培育高产、优质、广适性大品种,笔者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通过将传统系谱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运用先进仪器设备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部标(NY/T 83—2017)1级优质稻新品种黄丝粤占。 黄丝粤占在不同年度和不同区域试验中表现出株型理想、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食味品质优异的特性,实现了高产、优质和抗病等优良基因的有效聚合。2023年黄丝粤占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广东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

    耐盐水稻新品种广红3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强, 江奕君, 林青山, 余宁, 魏娟, 高云, 刘志霞
    2024, 30(5): 133-13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22
    摘要 ( )   HTML ( )   PDF(401KB) ( )  

    广红3号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金桂华占为母本、广红1号为父本选育的常规籼稻红米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较耐盐碱的特性,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广红3号作父本配置的杂交稻组合深两优红3、两优红3和莹两优红3先后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章介绍了广红3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配组利用情况。

    各地稻米
    试验基地建设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为例
    李健雄, 陈建酉, 涂从勇, 朱素素, 江远汉, 何文杰, 陈荣彬, 何秀英
    2024, 30(5): 136-14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4.05.023
    摘要 ( )   HTML ( )   PDF(704KB) ( )  

    农业试验基地不仅是农业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窗口。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为例,分析了基地建设管理现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建设广东省农作物现代种业产业园为抓手,探索“核心技术+产业融合+场景实践+示范推广”的建设新模式,通过改善设施装备、延伸产业链、强化智能化建设、加强基地管理队伍建设等措施,提高试验基地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广东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告·书评
    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与对策
    刘雨萌
    2024, 30(5): 141-142. 
    摘要 ( )   HTML ( )   PDF(281KB) ( )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图书馆发展路径研究
    刘聪彪
    2024, 30(5): 143-144. 
    摘要 ( )   HTML ( )   PDF(260KB) ( )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李红霞
    2024, 30(5): 145-145. 
    摘要 ( )   HTML ( )   PDF(182KB) ( )  
    农村学前教育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策略
    李丹
    2024, 30(5): 146-146. 
    摘要 ( )   HTML ( )   PDF(154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