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7-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稻田冬季保护性耕作的农业和生态意义
    符冠富;王丹英;章秀福
    2007, 13(4): 1-4. 
    摘要 ( )   PDF(254KB) ( )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稻田冬季保护性耕作模式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后季水稻生长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系统地阐述了冬季保护性耕作的农业和生态意义,并提出了冬季保护性耕作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泰国稻米产业情况考察
    李克勤
    2007, 13(4): 4-6. 
    摘要 ( )   PDF(174KB) ( )  
    泰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米贸易大国,其大米以品质优而著称.通过对泰国米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对我国稻米产业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有助于我国稻米的产业开发.
    四个丹东杂草稻的形态与微卫星标记分析研究
    施勇烽;王渭霞;玄松南;陈洁;庄杰云;吴建利
    2007, 13(4): 7-11. 
    摘要 ( )   PDF(280KB) ( )  
    本研究采用19对籼粳特异性水稻微卫星标记,分析比较了4份丹东杂草稻(WS、WL、BS和BL)与标准籼粳对照品种之间的差异.同时应用程式指数法根据稃毛、酚反应、穗轴第1节间长度、抽穗时壳色、叶毛和谷粒长宽比等6项指标对杂草稻的籼粳属性进行分析.分子标记分析及形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WL属粳型,另外三份杂草稻属于偏粳型.另外,发现丹东杂草稻和粳稻测验种的亲缘关系比东乡野生稻更近,表明杂草稻属于粳偏栽培型.由此推测丹东杂草稻可能是由古老栽培稻演变而来.试验结果对进一步了解研究杂草稻特性并在育种中利用其有利基因具有积极意义.
    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雄配子体的发育特征
    黄群策;胡秀明;梁秋霞
    2007, 13(4): 11-14. 
    摘要 ( )   PDF(231KB) ( )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对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的雄配子体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一份试验材料中均存在着正常雄配子体和异常雄配子体,而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表现出更弱的有性生殖能力.在3份试验材料中,正常雄配子体的发育特征基本相似,没有表现出因试验材料的种类不同所呈现出的明显差异.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在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出现了5种不正常的分裂现象,即部分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在分裂中期形成了三极纺锤体、形成异常的二分体、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出现了分裂不同步现象、形成异常的四分体.花粉发育过程中的败育现象可能是导致其结实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水稻品种(组合)碳代谢关键酶活性比较
    张玉平;刘强;荣湘民;彭建伟
    2007, 13(4): 15-19. 
    摘要 ( )   PDF(232KB) ( )  
    为探明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早稻株两优99、湘早籼29、湘丰早119、湘早143、金优402、湘早籼24,晚稻威优644、金优207、培两优210、汕优46、新香优80、湘晚籼10号其叶片净光合速率、功能叶和籽粒中蔗糖磷酸化酶(SDPS)与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等碳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实际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和金优402,晚稻金优207和汕优46其净光合速率较高;早稻湘早籼29、金优402、湘早143和晚稻金优207、湘晚籼10号、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sPS活性较强;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较强.考种计产结果也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具有大穗型、高结实率和粒大的特点,因而产量较高,适宜作高产水稻品种推广应用.
    高产优质早籼稻品种赣早籼56号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李木英;石庆华;潘晓华;黄英金;谭雪明;郑伟;黄才立
    2007, 13(4): 20-21. 
    摘要 ( )   PDF(95KB) ( )  
    介绍了高产优质早籼稻赣早籼56号的特征特性,并根据近年来该品种在江西南昌周边地区的试验和示范结果,总结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四川省2007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2007, 13(4): 21-21.  DOI:
    摘要 ( )  
    水稻新品种通禾83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牛宏伟;李彦利;贾玉敏;孟令君;严光彬;王万成
    2007, 13(4): 22-22. 
    摘要 ( )   PDF(53KB) ( )  
    通禾834是采用品种间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43 d,需有效积温2 850℃左右,在吉林省属晚熟偏早品种,具有稳产、优质、抗病,分蘖力强,灌浆速度快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优质两系杂交晚籼两优3401的选育与应用
    王守海;吴爽;杜士云;王德正;罗彦长;黄忠祥;李成荃
    2007, 13(4): 23-24. 
    摘要 ( )   PDF(111KB) ( )  
    两优3401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优质父本340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定名皖稻199号.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晚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大穗型高产稳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京福1优527的选育及利用
    郑秀平;林强;吴志源;周天理
    2007, 13(4): 24-26. 
    摘要 ( )   PDF(161KB) ( )  
    京福1A系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V20B为母本、D297B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不育系.用它与恢复系蜀恢527配制而成的杂交稻组合京福1优527,具有大穗、高产、稳产等特性,2006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优质杂交中稻中优9801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李加胜;栾兴霞;况敬梅;赵冰峰;赵许兵
    2007, 13(4): 27-28. 
    摘要 ( )   PDF(101KB) ( )  
    中优9801是重庆市涪陵区农科所选育的优质、丰产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根据其特征特性和在生产上的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提出了作一季中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优质、香型籼三系不育系泸香91A的特征特性和高产繁殖技术
    况浩池;曾正明;刘国民;罗俊涛;文韶山;陈光珍;杨扬
    2007, 13(4): 28-29. 
    摘要 ( )   PDF(104KB) ( )  
    泸香91A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香型籼三系不育系,2003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已组配出的杂交稻新组合泸香615目前已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报道了泸香91A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繁殖技术.
    水稻新品种泰四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曾海泉;罗奕云;钟元和;罗华锋;朱江敏
    2007, 13(4): 30-31. 
    摘要 ( )   PDF(96KB) ( )  
    简要介绍了泰四占的选育过程,从产量表现、农艺性状、稻米品质等方面描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培育壮秧、肥水管理及病虫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 
    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的引进与利用研究
    林尤珍;孟卫东;云勇;王效宁;邢福能;林朝上
    2007, 13(4): 31-32. 
    摘要 ( )   PDF(107KB) ( )  
    P88S是湖南杂优中心通过双向系统选育出来的光温敏核不系,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4年引进,并进行周年分期播种试验及其先锋组合的试种、示范等.结果表明,P88S具有育性稳定,自交、异交结实率高,开花习性好,生长势旺盛,杂种后代具有超高产的潜力,米质优、适应性广的特点.
    超级杂交水稻新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郑根深[];毛一剑[];胡依君[]
    2007, 13(4): 33-34. 
    摘要 ( )   PDF(93KB) ( )  
    本文介绍新两优6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全国粮油市场稻米平均价格(2007年5月-6月)
    2007, 13(4): 34-34.  DOI:
    摘要 ( )  
    中熟晚粳新品种嘉33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何建华[];李金军[];吴锡清[];林一波[];周正明[]
    2007, 13(4): 35-35. 
    摘要 ( )   PDF(45KB) ( )  
    本文在试验基础上,总结了中熟晚粳新品种嘉33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生产利用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依据.
    特优质多抗晚粳新品种春江02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杨伟国;蔡克锋;黄德忠;石星华
    2007, 13(4): 36-37. 
    摘要 ( )   PDF(99KB) ( )  
    春江026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在栽培过程中,表现出产量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并列入2006年度浙江省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由浙江省诸暨市农技中心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开发.本文介绍了春江026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辽宁省2006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2007, 13(4): 37-37.  DOI:
    摘要 ( )  
    旱稻新品种中旱22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余汉勇;王一平;魏兴华;袁筱萍;徐群;倪树标;汤圣祥
    2007, 13(4): 38-39. 
    摘要 ( )   PDF(104KB) ( )  
    中旱221(双头农虎/巴西陆稻)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旱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超级稻-无限生长型大棚番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与示范
    魏余煌[];许成彪[];唐筱春[];张天财[];张文勇[]
    2007, 13(4): 39-41. 
    摘要 ( )   PDF(150KB) ( )  
    经两年研究、示范与推广,"超级稻-无限生长型大棚番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了开发冬季田地产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农业效益目标,有助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深化.
    江苏省麦草旋耕还田轻简稻作实施效果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邓建平[];张洪熙[];谭长乐[]
    2007, 13(4): 42-44. 
    摘要 ( )   PDF(164KB) ( )  
    麦草旋耕还田轻简稻作技术既遵循了高产、优质、轻型栽培理论体系,又集成了秸秆还田、旱育秧、机械化、高产栽培、无公害生产等稻作技术与模式,能够确保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符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要求,是现代稻作技术的重大集成与革新,在江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稻田麦草全量还田带水旋耕技术示范初报
    李亚伟;肖跃成;吴爱国;王宝金;刁凤玲;丁桂珍
    2007, 13(4): 45-48. 
    摘要 ( )   PDF(179KB) ( )  
    江苏省姜堰市2005~2006连续两年进行了麦草全量还田带水旋耕技术示范,探索适合本地区秸秆直接还田的模式和技术.示范表明,稻田麦草全量还田带水旋耕技术可一次性完成翻地、埋草、平整等作业,一次性作业埋草效果80%以上,耕整后田面露草量在90根/m2以内.采用该技术可减少机具下田次数,节约作业成本;该技术与不同稻作方式嫁接大都能高产稳产,在我国稻麦两熟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麦草全量还田水稻无盘抛秧技术
    徐世林;李群;潘志文
    2007, 13(4): 48-49. 
    摘要 ( )   PDF(104KB) ( )  
    试验表明,采用麦草全量还田水稻无盘抛秧技术,能使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50~650 kg/667 m2,比移栽秧增产8%左右;而与常规塑盘抛秧相比,穗粒结构无明显差异.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直播稻生产技术规范
    谭长乐;赵步洪;周长海;戴正元;王宝和
    2007, 13(4): 50-51. 
    摘要 ( )   PDF(103KB) ( )  
    本文根据全量麦草旋耕还田稻作土壤环境的变化及直播稻生长发育特点,通过几年实践,提出了全量麦草旋耕还田直播稻的产量指标、生育指标及生产栽培技术规范,以供推广麦草还田轻简稻作技术作参考.
    "黄草-晚稻"粮经双丰收的新种植模式
    胡永成[];濮文坤[];李志均[];王志浩[];王富荣[];范浩定[]
    2007, 13(4): 52-53. 
    摘要 ( )   PDF(111KB) ( )  
    本文对"黄草-晚稻"粮经结合新种植模式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头季稻-再生稻" 示范表现及关键技术
    朱校奇[;];邓启长[];李杰[];邓启云[;]
    2007, 13(4): 53-55. 
    摘要 ( )   PDF(172KB) ( )  
    对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1号进行"头季稻-再生稻"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Y两优1号表现出株叶形态好,再生能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良好,抗逆性适应性强,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栽培上应注重适时早播,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宜留高桩,适时收割.
    杂交粳稻稀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陈炎忠[];陈惠哲[];朱德峰[]
    2007, 13(4): 56-57. 
    摘要 ( )   PDF(99KB) ( )  
    以秀优5号、8优52、申优693和中佳粳为材料,在稀直播条件下,比较其产量表现及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稀直播栽培杂交粳稻能获得高产,平均产量可达700 kg/667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品种间差异较大.在稀直播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前期多施肥和通过肥水调节群体间差异.
    浙江省2007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2007, 13(4): 57-57,66.  DOI:
    摘要 ( )  
    特优649免耕直播与常规耕作移栽栽培比较试验初报
    李维科[];蓝碧秀[];黄绍民[]
    2007, 13(4): 58-59. 
    摘要 ( )   PDF(116KB) ( )  
    本文总结了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649免耕条直播与常耕移栽栽培比较研究的结果.试验表明,免耕直播技术简单易行,用工量少,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每667m2比常规耕作移栽节支126.3元,产量、产值和纯利润分别高出42.05 kg、63.07元和189.37元,并早熟3 d,效益十分显著.结果还表明,特优649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片直立,耐密植,成熟时秆青粒黄,从灌浆至成熟都保持直立状态,不倾斜,田间通风透光性好,是一个适合用作免耕直播的组合.
    中国水稻研究所举办“多功能覆土直播机水稻机直播现场演示会”
    2007, 13(4): 59-59.  DOI:
    摘要 ( )  
    水稻条纹叶枯病与产量损失关系的研究
    朱金良[];孙祥良[];王华弟[];曹奎荣[];钟雪明[]
    2007, 13(4): 60-61. 
    摘要 ( )   PDF(91KB) ( )  
    通过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程度和产量损失关系的研究,分析该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病株率的上升,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建立了发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式.水稻受害后,有效穗数减少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
    全球首家维力米厂落户江苏无锡
    2007, 13(4): 61-61.  DOI:
    摘要 ( )  
    水田生物有机除草剂
    朱浩峥[];杨希越[];李忠波[]
    2007, 13(4): 62-63. 
    摘要 ( )   PDF(95KB) ( )  
    本文分析了水田杂草的危害性和研制水田生物有机除草剂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水田生物有机除草剂的机理、技术指标、功效和施用技术要点.
    三唑磷及其与益舒宝混用对稻瘿蚊的田间防效
    廖世纯;黄凤宽;韦桥现;黄所生
    2007, 13(4): 63-64. 
    摘要 ( )   PDF(88KB) ( )  
    为找出某种对水稻稻瘿蚊的防治效果不亚于益舒宝,但更经济、安全的杀虫剂,笔者在大田中以毒土施药法用三唑磷及其混配剂对稻瘿蚊进行了试验.20 d三唑磷1 500 g/hm2(有效用量)与益舒宝1 800 g/hm2(有效用量)对稻瘿蚊的防控效果均高于97%;用"三唑磷1 050 g+益舒宝600 g"或"三唑磷750 g+益舒宝900 g"混用的防效可达100%.用三唑磷1 500 g/hm2以上剂量,完全可以控制稻瘿蚊的为害. 
    不同施氮量对单季稻病虫发生的影响
    杨廉伟[];陈将赞[];杨坚伟[];鲁贤平[];戴以太[]
    2007, 13(4): 65-66. 
    摘要 ( )   PDF(97KB) ( )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拔节期,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的发生均显著增加,与不施氮肥的处理比较,每667m2施尿素18 kg、26 kg、35kg、44 kg处理的稻纵卷叶螟蛾幼虫数量分别增加了 225%、338%、496%、561%,卵量分别增加了160%、260%、300%、380%,白背稻虱数量分别增加10.6%、40.7%、70.9%和113.9%.纹枯病不施氮肥的处理未发生,其它处理丛发病率分别为6%、9%、12%和18%.因此,在水稻综合防治与农药减量工作中,应控制氮肥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轻病虫危害损失.在病虫防治中,可根据肥力水平与水稻长势进行分类预测和指导,降低农药用量.
    水稻机插稻鸭共作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研究
    蒋祖明[];史粉袢[];蒋红刚[];唐来春[];沈新莲[];刁粉保[]
    2007, 13(4): 67-70. 
    摘要 ( )   PDF(162KB) ( )  
    通过对水稻机插稻鸭共作区与非稻鸭共作区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研究表明,在施肥水平一致的情况下,稻鸭共作区水稻产量均优于非稻鸭共作区,稻鸭共作区比非稻鸭共作区每667m2增产稻谷19.5~35.4 kg,净增效益204.42~228.26元.
    绿营高TM有机生态肥对水稻生育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禹盛苗;金千瑜;朱练峰;欧阳由男;许德海
    2007, 13(4): 70-72. 
    摘要 ( )   PDF(143KB) ( )  
    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水稻合理配施绿营高^TM有机生态肥能促使水稻稳长,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和后期绿叶面积,增大叶粒比,提高水稻结实率和灌浆饱满程度,达到增穗增重的增产效果;两个水稻品种平均,稻谷产量以NSO2和NSO4处理的较高,分别比传统单施有机肥的对照(CK2)增4.61%和4.13%,差异均达显著水准;经成本核算,上述两个配施生态肥处理的每hm2肥料成本较CK2平均高65元,但由于稻谷产出高940元,因此纯收入增加875元.表明绿营高^TM有机生生态肥对提高有机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丽江市高寒粳稻生产现状及稳产高产对策
    杨洪;刘继学;宗兴梅;和绍祖;和立宣
    2007, 13(4): 73-74. 
    摘要 ( )   PDF(114KB) ( )  
    制约云南省丽江市高寒粳稻区水稻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两头低温,中间热量不足"和"前后作茬口矛盾".要提高高寒粳稻的产量,只有先追求稳产,再追求高产.
    苏北水稻单产徘徊成因及对策
    单红保[];周成[];于海艳[];张强[];周爱国[]
    2007, 13(4): 75-76. 
    摘要 ( )   PDF(123KB) ( )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余年来,苏北地区水稻单产一直在徘徊,究其原因,客观条件制约有多种,虽然短期可能难有大的改变,但仍可以尝试逐步改善和规避风险;对栽培技术实施不到位的问题,通过主观努力,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大都可以采取并不复杂和简便易行的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使水稻产量水平得到较好发挥. 
    新闻集锦
    2007, 13(4): 77-77.  DOI: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