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1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我国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分析
    杨仕华;廖 琴;胡小军;王 洁;程本义;沈伟峰;夏俊辉
    2009, 15(5): 1-4.  DOI:
    摘要 ( )   PDF(264KB) ( )  
    根据1991~2008年国家和省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审定及推广情况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常规水稻品种审定、主要性状表现和推广应用情况,表明我国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呈现籼型相对弱化、粳型稳步发展的趋势。提出加强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的建议。
    水稻的高光效分子育种
    朱观林;郭龙彪;钱 前
    2009, 15(5): 5-10.  DOI:
    摘要 ( )   PDF(545KB) ( )  
    高光效株型和生理育种是水稻分子育种的一大方向。虽然,水稻干物质产量的90%~95%来自光合作用,但其光能利用率却只有1.5%~2.0%,而理论上,水稻理想的光能利用率应达到3.0%~5.0%。因此,通过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来增加产量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也是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水稻高光效分子育种的原理和主要途径及水稻高光效遗传育种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
    广东省2009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中稻宣
    2009, 15(5): 10-10.  DOI:
    摘要 ( )   PDF(74KB) ( )  
    蛋白质组学在水稻逆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薛大伟;钱前;王慧中
    2009, 15(5): 11-14.  DOI:
    摘要 ( )   PDF(371KB) ( )  
    蛋白质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特别是在研究水稻对非生物逆境(包括干旱、盐害、低温、高温等)适应机制方面近年来发展迅速。水稻逆境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比较水稻在正常和逆境胁迫下的蛋白质组表达情况,分析水稻的蛋白质组变化和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为响应胁迫机理提供了新的认识。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稻蛋白质组研究的基本技术,并重点对水稻逆境蛋白质组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
    水稻品种演变的研究进展
    袁江;王丹英;徐春梅;章秀福
    2009, 15(5): 15-19.  DOI:
    摘要 ( )   PDF(454KB) ( )  
    品种演变对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水稻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品种演变在水稻增产中的贡献,综述了品种演变进程中产量、株型、品质、群体质量及生理性状的演变特征,并就品种演变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应用酵素菌肥的有机和传统栽培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黄 涛;吴良欢;贾惠娟;韩科峰;吴建国;石春海
    2009, 15(5): 19-21.  DOI:
    摘要 ( )   PDF(232KB) ( )  
    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需求增加,有机稻米需求也与日俱增。本试验以超级稻中浙优1号为材料,对应用酵素菌肥的有机和传统栽培条件下稻米在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上的差异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稻米碾磨品质略差于传统稻米,外观品质仅垩白率降低36.05%,直链淀粉含量减少5.80%,蛋白质含量降低1.74%,胶稠度两者相差不大,碱消值提高2.76%,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的含量分别比传统稻米高4.32%、6.53%、1.84%,氨基酸总量高于传统稻米2.96%,Mg/K和Mg/N分别比传统稻米提高66.04%和22.22%。虽然有机稻米部分品质参数低于常规稻米,但是重要的品质参数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湖南高蛋白水稻品种选育的主要进展与思考
    黎用朝;闵 军;刘三雄
    2009, 15(5): 22-25.  DOI:
    摘要 ( )   PDF(267KB) ( )  
    总结统计了湖南省1997~2008年间审定的蛋白质含量超过12%的品种(组合),分析了这些高蛋白品种(组合)的稻米品质、产量、生育期、抗性等特征特性,初步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湖南省高蛋白水稻品种选育进行了探讨。
    福建省2009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2009, 15(5): 25-25.  DOI:
    摘要 ( )   PDF(88KB) ( )  
    吉林省超级稻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强;张三元;张俊国
    2009, 15(5): 26-28.  DOI:
    摘要 ( )   PDF(216KB) ( )  
    通过对超级稻育种兴起和吉林省超级稻育种现状的阐述,进而明确超级稻育种研究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最终确定吉林省超级稻育种方向、目标、研究重点和采取的技术路线。
    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秋菊
    2009, 15(5): 29-31.  DOI:
    摘要 ( )   PDF(238KB) ( )  
    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研究了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蘖期水分轻度胁迫,植株的根、叶、茎、穗和地上部分的干重及总干重较对照均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增加,而重度胁迫则显著降低,分蘖期重度胁迫严重制约着水稻株高的生长、叶面积的扩展、水稻分蘖数降低。轻度胁迫可增加水稻的实粒数、千粒重及结实率,水稻产量提高3.02%,耗水量降低6.56%,水分利用率提高10.0%,而重度胁迫则水稻产量降低14.6%,耗水量降低11.2%,水分利用率下降4.0%,产量下降幅度高于耗水节约幅度。
    广西区2009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上)
    2009, 15(5): 31-31,37.  DOI:
    摘要 ( )   PDF(187KB) ( )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研究
    吴文革;张健美
    2009, 15(5): 32-37.  DOI:
    摘要 ( )   PDF(491KB) ( )  
    通过连续多年对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的育秧、落谷密度、大田机插群体结构、氮肥运筹和控制缺丛率等的试验研究与技术示范,揭示了机插杂交中籼稻秧田与本田生育不平衡,秧苗生长严重受抑;前、中、后期生育不平衡,前期生长量过小,中期生长过猛且量大,后期生长不足;个、群体生育不平衡,群体发展规模偏大,而单株器官生育不充分的生育特点,阐明了机插杂交中籼的高产形成规律,针对性地提出了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
    杂交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应用及产量表现
    叶慧英;陈惠哲;朱德峰;陈炎忠;徐一成
    2009, 15(5): 38-40.  DOI:
    摘要 ( )   PDF(231KB) ( )  
    以杂交稻组合甬优9号和甬优10号为材料,研究比较2BD-6D带式精量直播机的播种效果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通过机械精量播种,实现有序条播,能提高播种的均匀度,满足杂交稻对机直播低播量的要求;机械条播后,水稻分蘖高峰期推迟,成穗率提高,并提高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甬优9号和甬优10号机直播产量分别比撒播种增产2.31%和3.22%,并通过改善水稻群体内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达到水稻直播高产稳产的目标。
    重庆市2009年审(认)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2009, 15(5): 40-40.  DOI:
    摘要 ( )   PDF(85KB) ( )  
    杂交稻新组合天优华占作单季、连作晚稻种植适宜播种期的研究
    禹盛苗;陈润兴;吕周林;赵旭锋;许德海;朱旭东;金千瑜
    2009, 15(5): 41-44.  DOI:
    摘要 ( )   PDF(262KB) ( )  
    4个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天优华占作单季稻和连作晚稻种植,与相应对照相仿,均属感温型组合,但秧龄弹性较好。在稀播湿润育秧条件下,单晚应掌握5月15~25日播种,秧苗秧龄30~40 d、叶龄7.57~9.13叶时移栽,保证本田有4.29~5.46叶的营养生长叶龄;连晚应掌握6月20~30日播种,秧苗秧龄25~35 d、叶龄8.00~9.20叶时移栽,保证本田有3.05~3.70叶的营养生长叶龄。
    山东省2009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2009, 15(5): 44-44.  DOI:
    摘要 ( )   PDF(81KB) ( )  
    冷水胁迫下黑龙江水稻品种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刘宝海
    2009, 15(5): 45-47.  DOI:
    摘要 ( )   PDF(197KB) ( )  
    对42个黑龙江水稻主栽品种的冷水肋迫试验表明,在冷水胁迫条件下,株高、穗长等16个农艺性状绝对差值F值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建立回归方程:y=-53.3489+0.0946x1-0.1968x2+0.6136x3+15.1646x4+1.1349x5+0.1104x6+0.7113x7,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千粒重,其次是剑叶长、每丛穗数、倒三叶宽、株高、倒三茎长、每穗粒数,以上这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8%。
    四川省2009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2009, 15(5): 47-47.  DOI:
    摘要 ( )   PDF(77KB) ( )  
    水稻主要病虫害“傻瓜”式防控技术理论与实践(2)
    黄世文;黄雯雯;王 玲;刘连盟
    2009, 15(5): 48-51.  DOI:
    摘要 ( )   PDF(308KB) ( )  
    利用“傻瓜”式防控技术对水稻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省工、省本、省力(三省)的目的。水稻主要病虫害“傻瓜”式防控技术能否达到“三省”的效果,其关键在于农药能否合理混配、精准施用。本文介绍了农药混配使用的优点、原则、目的,以及生产实际中农药配制、稀释等方法,以便农民掌握和应用。
    水稻生物学本体的构建
    鄂志国;虞国平;王磊;
    2009, 15(5): 52-54.  DOI:
    摘要 ( )   PDF(255KB) ( )  
    Ontology是一种知识组织体系和用来进行知识表示的工具。本文介绍了Ontology的概念、组成、角色关系的计算机表示方法和水稻生物学本体的构建。水稻生物学本体由性状本体、植物本体和基因本体构成。
    2009年通过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2009, 15(5): 54-54.  DOI:
    摘要 ( )   PDF(74KB) ( )  
    迟熟中粳运2674超高产栽培及其精确定量技术探讨
    赵俊龙;李德山;吴一梅;李健;陈健;刘田;章小忠
    2009, 15(5): 55-58.  DOI:
    摘要 ( )   PDF(287KB) ( )  
    运2674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科所育成的迟熟中粳常规稻新品种(系)。笔者2008年对其进行示范种植,初步认为,该品种(系)实现了大穗和群体总颖花量的同步突破,是目前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系)中产量潜力较大、具有双重抗性、综合性状良好,适宜于沿江高沙土稻区栽培的粳稻新品种(系)之一。
    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一代二化螟防效及对稻田蜘蛛的影响
    张发成;盛仙俏;陈桂华;郑能文;贾华凑;廖璇刚
    2009, 15(5): 58-59.  DOI:
    摘要 ( )   PDF(147KB) ( )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一代二化螟的防效及对蜘蛛的影响,在田间进行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不仅对水稻和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安全,而且对二化螟的防效高于氟虫腈和三唑磷。8 ml/667 m2和10 ml/667m2 20%氯虫苯甲酰胺SC处理的平均保苗效果为93.9%和97.3%,显著优于5%氟虫腈SC 40 ml/667m2和20%三唑磷EC 150 ml/667m2两处理的85.7%和67.0%;氯虫苯甲酰胺8 ml/667 m2、10 ml/667 m2,氟虫腈40 ml/667 m2 ,三唑磷150 ml/667 m2和对照处理,药后10 d每20丛平均蜘蛛量分别为64.0、62.7、59.7、50.3和66.3只,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蜘蛛存量显著多于三唑磷处理,与氟虫腈和对照无显著差异。
    江苏省如皋市水稻麦草还田技术效果分析
    苏建平;丁峰;殷丽萍;邹忠;王冬梅
    2009, 15(5): 60-63.  DOI:
    摘要 ( )   PDF(277KB) ( )  
    水稻麦草还田相关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结合配施秸秆腐熟剂,以机械化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机插秧模式为主,秸秆全量旋耕还田-抛秧,“麦套稻”秸秆全量还田,腐熟剂处理堆肥间接还田,墒沟埋草还田-机直播、抛秧模式为辅的5种麦草还田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云南省2009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上)
    2009, 15(5): 63-63,66.  DOI:
    摘要 ( )   PDF(169KB) ( )  
    单季中熟晚粳稻浙粳2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叶胜海;马善林;朱国富;王云华;祁永斌;陆艳婷;赵宁春;金庆生;张小明
    2009, 15(5): 64-66.  DOI:
    摘要 ( )   PDF(226KB) ( )  
    浙粳29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与湖州科奥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中熟高产粳稻新品种。经2006~2008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青秆黄熟,适宜在浙江省湖州市及其生态条件相仿的晚粳稻区推广种植,2009年2月通过浙江省审定。高产栽培技术为适时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促足穗,科学施肥促长势,及时防治病虫,适时收割。
    优质高产杂交稻泸香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陈红旗;朱旭东
    2009, 15(5): 67-68.  DOI:
    摘要 ( )   PDF(144KB) ( )  
    泸香优8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稻米食用品质好、产量较高等特点,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武运粳19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蒋祖明;李伟海;段云辉;王光俊;汤建平;周明方;尹卫东
    2009, 15(5): 69-70.  DOI:
    摘要 ( )   PDF(167KB) ( )  
    武运粳19号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杂交晚籼荣优22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颜满莲;李瑶;蔡耀辉;李名迪;毛凌华;李永辉;颜龙安
    2009, 15(5): 71-72.  DOI:
    摘要 ( )   PDF(134KB) ( )  
    荣优225系由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是一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组合。本文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及国际稻米平均交易价格(2009年7月~8月)
    2009, 15(5): 72-72.  DOI:
    摘要 ( )   PDF(60KB) ( )  
    优质水稻新品种新稻2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吐尔干江;任 磊
    2009, 15(5): 73-74.  DOI:
    摘要 ( )   PDF(140KB) ( )  
    新稻27号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室利用自育的优质品系90-6作母本,高产品系9704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生育期适宜,米质优,产量高,抗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3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河南省2009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2009, 15(5): 74-74.  DOI:
    摘要 ( )   PDF(68KB) ( )  
    早熟水稻新品种龙粳2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继馨
    2009, 15(5): 75-75.  DOI:
    摘要 ( )   PDF(69KB) ( )  
    龙粳27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高产抗病耐寒水稻新品种,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龙粳27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新闻集锦
    2009, 15(5): 76-76.  DOI:
    摘要 ( )   PDF(101KB) ( )  
    《中国稻米》协办单位(续)
    2009, 15(5): 77-77.  DOI: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