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0年, 第1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11-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水稻产量性状QTL的克隆研究及育种应用进展
    樊叶杨;王 凯;庄杰云;程式华*
    2010, 16(6): 1-5.  DOI:
    摘要 ( )   PDF(400KB) ( )  
    提高稻谷产量是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水稻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近年来水稻产量性状QTL的克隆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QTL克隆进展,分析了产量性状QTL的一些基本特点,并简述了产量性状QTL在育种中的应用情况。
    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通过“双认证”复评审
    摘自中国水稻研究所网
    2010, 16(6): 5-5.  DOI:
    摘要 ( )   PDF(75KB) ( )  
    挂靠在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0年9月第三次通过农业部组织的“双认证”复评审。“双认证”“2+1”复评审,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审查认可”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
    复评审期间,评审组认真听取了我所质检中心近三年来的工作情况和认证准备情况汇报,并通过听、看、查、问、考等方式,实地查看了中心的设施与环境、样品管理、在用检验仪器设备及状态,核查了固定资产凭证,查阅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运行记录,审查了仪器设备档案、人员技术档案、人员上岗证及检验报告,开展了多项目现场检测、授权签字人口笔试考核,以及法律法规、质检机构管理知识和检验数据处理等相关内容的闭卷考试等。评审组一致认为: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具备了申报的5类检测产品/类别中的729项目/参数按NY/T 593-2002等标准开展检验工作的能力,现场考试成绩优异,同意通过复评审。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绵9S育性转换研究
    彭 涛;王 志;黄廷友*;褚旭东;侍守佩;刘定友;项祖芬;石 军
    2010, 16(6): 6-8.  DOI:
    摘要 ( )   PDF(217KB) ( )  
    对绵9S育性转换期光温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绵9S不育系在日光照14 h,日均温28.0℃、23.5℃、22.5℃、21.5℃,处理天数15 d、11 d、7 d的光温时组合下,表现完全不育;在日光照13 h,日均温22.5℃、21.5℃,处理天数15 d的光温时组合下,育性部分恢复;在日光照12 h,日均温28.0℃、23.5℃、22.5℃、21.5℃,处理天数15 d、11 d、7 d的光温时组合下育性恢复。对自交结实率的三因子方差分析表明,其光周期效应达到极显著,光温互作效应达到显著,其余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其育性主要受日光照长度的影响,其光温互作也会对其育性产生一定影响。绵9S在四川省绵阳市自然条件下,表现出较长的稳定不育期(约70 d),繁殖抽穗期安排在9月15~25日较为适宜。
    2010年国家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中稻宣
    2010, 16(6): 8-8,13,23.  DOI:
    摘要 ( )   PDF(249KB) ( )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灌浆期遮光水稻生长及结实的影响
    熊 杰;符冠富;宋 建;乐明凯;宋祥甫;陶龙兴*
    2010, 16(6): 9-13.  DOI:
    摘要 ( )   PDF(441KB) ( )  
    以籼稻天优华占为材料研究了6种市售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灌浆期遮光水稻生长及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遮光减缓了衰老造成的剑叶叶绿素含量下降,但抑制了水稻干物质的积累和籽粒灌浆进程,导致空壳率和秕谷率增加,结实率降低,产量下降;6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中,“粒粒饱”能够显著恢复灌浆期遮光导致的水稻干物质量减少;但与正常光照下的对照组相比,6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遮光下水稻的结实率和产量的恢复作用并不显著。因此,水稻弱光强胁迫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仅可作为一种辅助措施,在实际水稻生产中,只有通过合理区划,选择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区种植水稻才能获得高产。
    当前我国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发展对策研究
    毛一剑;李春生;张小惠
    2010, 16(6): 14-18.  DOI:
    摘要 ( )   PDF(408KB) ( )  
    提升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对提高我国杂交稻种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确保我国及世界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我国水稻品种审定与推广情况分析
    鄂志国;庞乾林;王 磊;*
    2010, 16(6): 18-20.  DOI:
    摘要 ( )   PDF(241KB) ( )  
    以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收录的审定品种和年推广面积6 670 hm2以上的品种为数据源,分析了我国水稻品种的审定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水稻新品种尤其杂交稻组合在“十五”后迅速增加,但品种间种植面积差距缩小,单个品种应用面积下降;印水型杂交稻自推出后发展速度很快;外引品种对我国水稻育种的贡献不可忽视。
    稻米中稀土总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徐 霞;林 海;应兴华;朱智伟;段彬伍
    2010, 16(6): 21-23.  DOI:
    摘要 ( )   PDF(206KB) ( )  
    研究建立了酸性介质中以二溴羧基偶氮胂为显色剂测定稻米中稀土总量的分光光度法。本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 ~5μg (r=0.9998),加标回收率为80%~91%,相对标准偏差为8.5%,样品中氧化稀土的检出限为0.1μg。实验表明,此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合稻米中稀土总量的测定。
    瑶族传统与水稻文化——瑶族村寨稻文化考察记
    玄松南
    2010, 16(6): 24-30.  DOI:
    摘要 ( )   PDF(583KB) ( )  
    从2006年开始实地考察了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红瑶、板瑶、青瑶、过山瑶等瑶族不同支系的村寨。在考察中,着重调查了水稻品种的变迁、稻种起源的神话传说、水稻生产各个环节上的祭祀仪式以及风俗习惯、水稻生产农具、水稻相关词汇的发音等,试图从稻作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瑶族文化以及瑶族不同分支之间的文化差异,探讨水稻对瑶族基础文化以及民族认同的影响。
    跨国粮企进入我国大米等粮油产业的做法与启示——以益海嘉里公司为例
    周锡跃;徐春春;李凤博;方福平
    2010, 16(6): 31-34.  DOI:
    摘要 ( )   PDF(356KB) ( )  
    本文简述了益海嘉里公司进入国内粮油产业的发展路径,分析了益海嘉里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做法,并结合我国粮油产业发展现状得出相应的启示,以期更好地促进国内粮食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氮肥对北方超级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卢铁钢;孙国才;王俊茹;崔月峰;李大伟;李德全;李殿平
    2010, 16(6): 35-38.  DOI:
    摘要 ( )   PDF(317KB) ( )  
    以北方超级稻铁粳7号和沈农265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对北方超级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施纯氮量210 kg/hm2相比,降低30%的氮素水平(147 kg/hm2)并未造成产量显著下降,铁粳7号是由于低氮量促使其成穗率、结实率和每穗实粒数提高来维持产量稳定,而沈农265则是通过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来维持产量稳定;铁粳7号和沈农265在147 kg/hm2施氮肥水平下可以提高稻米整精米率、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味值,但垩白率、垩白度等外观品质表现不一致。铁粳7号和沈农265的高产优质栽培应考虑品种特性和各指标间的协调关系,通过调控氮肥施用量改善其综合性状。
    广西区2010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中稻宣
    2010, 16(6): 38-38,42.  DOI:
    摘要 ( )   PDF(146KB) ( )  
    控失磷钾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胡 润
    2010, 16(6): 39-42.  DOI:
    摘要 ( )   PDF(283KB) ( )  
    在早稻上进行不同量控失磷、钾肥与常量控失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随着磷、钾肥用量的减少,早稻产量也随之下降,但磷肥对早稻产量影响较小,减产幅度为2.5%~5.7%,与常量控失肥处理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控失钾肥随着用量的减少,早稻产量也下降,减产幅度为4.46%~7.64%,与常量控失肥处理相比,产量差异显著;但与常规肥料相比,减少磷肥用量对早稻产量影响不大,但减少钾肥用量对早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比常规钾肥用量减少75%时,早稻减产0.7%。
    2005~2009年广东省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分析
    罗飞苑;杨海燕;肖 昕*
    2010, 16(6): 43-46.  DOI:
    摘要 ( )   PDF(262KB) ( )  
    统计分析了2005~2009年通过广东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在广东省区试中的产量,总结了广东省这几年在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
    海南省2010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中稻宣
    2010, 16(6): 46-46.  DOI:
    摘要 ( )   PDF(67KB) ( )  
    稻腾、拿敌稳组合防治水稻病虫害与保产效果研究
    陆 强;章连观
    2010, 16(6): 47-48.  DOI:
    摘要 ( )   PDF(144KB) ( )  
    稻腾和拿敌稳TM是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最新开发的水稻田农药产品,稻腾主要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拿敌稳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2009年笔者在浙江嘉兴进行稻腾10%SC和拿敌稳75%WG组合防治水稻病虫害试验,结果表明,这二种药剂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对病虫害的防治次数,提高综合防效,起到良好的保产、增产效果。
    优质高产杂交组合中优161的生育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禹盛苗;朱练峰;欧阳由男;许德海;庄杰云;金千瑜*
    2010, 16(6): 49-50.  DOI:
    摘要 ( )   PDF(153KB) ( )  
    中优16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中9A与中恢161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区试及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米质优等特点。200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和推广应用。本文着重总结了该组合的生育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特优航2号高产制种技术
    郑 轶;游晴如;董瑞霞;涂诗航;谢华安*
    2010, 16(6): 51-53.  DOI:
    摘要 ( )   PDF(246KB) ( )  
    特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恢复系航2号选配而成的杂交晚稻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早籼稻株两优1号在赣南高产制种技术
    肖长明;杨树青;秦永斌;李建新;伍学辉;林祖旺
    2010, 16(6): 53-54.  DOI:
    摘要 ( )   PDF(170KB) ( )  
    株两优1号系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用株1S和恢复系天恢1号选配而成的高产杂交早籼稻新组合,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文介绍该组合的亲本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
    优质晚稻湘晚籼17号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张世辉;赵正洪;周 斌
    2010, 16(6): 55-56.  DOI:
    摘要 ( )   PDF(146KB) ( )  
    香型优质稻品种湘晚籼17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以湘晚籼10号为母本、三合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晚籼品种,具有高产、广适、优质等特点。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天优华占高产制种技术
    谭体古;黄河清;朱旭东
    2010, 16(6): 57-58.  DOI:
    摘要 ( )   PDF(142KB) ( )  
    天优华占系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200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总结了其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在湖南汝城的高产制种技术。
    武运粳23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蒋祖明;沈培清;段云辉
    2010, 16(6): 58-59.  DOI:
    摘要 ( )   PDF(156KB) ( )  
    武运粳23号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优、综合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西优2号的选育及高产制种和栽培技术
    刘 伟;庞德祥;李耀球;黄宗宏;黄秋莉;刘弟英;李家旭;周 波;黄庆丰;李 斌;刘天官;余昶志;黄春友
    2010, 16(6): 60-61.  DOI:
    摘要 ( )   PDF(160KB) ( )  
    西优2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西A作母本与自育恢复系R97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米质较优,适宜在华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2009年4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广适、优质、高产杂交籼稻川优5240的选育与应用
    袁小珍;刘 洁;刘兴义;陈小龙;付 唯;李 耘*
    2010, 16(6): 62-63.  DOI:
    摘要 ( )   PDF(146KB) ( )  
    川优5240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新近育成的恢复系泸恢5240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香29A配组而成。该组合分蘖较强,株型集散度适中,剑叶直立,产量水平突出,适应性强。200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沿淮稻区连粳6号机插栽培精确定量技术
    季仁达;石广耀;赵晓斌;常 洪
    2010, 16(6): 63-64.  DOI:
    摘要 ( )   PDF(165KB) ( )  
    连粳6号是江苏省2009年审定通过的偏大穗型中熟中粳新品种,在沿淮稻区作机插,具有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等特点,并呈现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笔者根据近3年生产实践,提出了沿淮稻区连粳6号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
    超级早稻中早22抛秧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 kg/667 m2技术
    寿建尧;吴森炎;钱铁生;陈鲁妙;潘志高;许立新;金仲锦
    2010, 16(6): 65-66.  DOI:
    摘要 ( )   PDF(144KB) ( )  
    中早22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长江中下游稻区首个超级常规早稻品种,2006年引入诸暨进行试验示范推广,表现为苗期耐寒性好、叶片挺直、生长势旺盛、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后期青秆黄熟、穗大粒多、千粒重高、产量潜力大,目前已成为诸暨市早稻当家品种。经2006~2009年4年的抛秧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完善了中早22抛秧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 kg/667 m2的配套技术体系。
    陕西省2010年审定通过1个水稻新品种
    中稻宣
    2010, 16(6): 66-66.  DOI:
    摘要 ( )   PDF(72KB) ( )  
    湘、鄂、赣发展晚粳稻生产的条件与建议
    黄发松;王延春
    2010, 16(6): 67-68.  DOI:
    摘要 ( )   PDF(157KB) ( )  
    通过对湘、鄂、赣等省发展晚粳稻资源和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在这些省份适当发展晚粳稻生产的建议。
    黑龙江水稻生产发展及品种推广
    虞国平;陈惠哲;鄂志国
    2010, 16(6): 69-71.  DOI:
    摘要 ( )   PDF(210KB) ( )  
    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其水稻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特色,并通过分析黑龙江省1980~2009年水稻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发展的对策。
    信息集锦
    中稻宣
    2010, 16(6): 72-72.  DOI:
    摘要 ( )   PDF(107KB) ( )  
    2004~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区)粮食及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2010, 16(6): 73-75.  DOI:
    摘要 ( )   PDF(931KB) ( )  
    《中国稻米》2010年1~6期总目录
    2010, 16(6): 76-77,7.  DOI:
    摘要 ( )   PDF(290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