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论与研究
    中国传统地方香稻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特殊生境成香机理的探讨
    阳树英1 2, 邹应斌2 3*, 夏冰2 3, 吴朝晖2, 周婷1, 陈逸1
    2015, 21(3): 1-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01
    摘要 ( )   PDF(1058KB) ( )  
    本文综述了中国传统地方香稻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的广泛性,在分析中国传统地方香稻的生境气候生态因子的特殊性、生境土壤生态因子的特殊性、生境灌溉水生态因子的特殊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使中国传统地方香稻致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适宜的地温和气温,尤其是灌浆结实期以日均温23℃为最适宜;灌溉水和土壤中一定的营养元素含量和组成比例。因此,笔者认为揭示中国传统地方香稻成香机理有2个新的研究思路可以探索:一是要找出关键的成香营养元素及其影响香稻的主要时期和主要器官;二是弄清楚成香的关键营养元素富集的成因,即成香的关键营养元素是由于植株本身的特殊生物学特性富集而成,还是由于土壤的性质、土壤和灌溉水中营养元素的特殊组成情况所致。
    综合信息
    辽宁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5, 21(3): 7-,19.  DOI:
    摘要 ( )   PDF(274KB) ( )  
    专论与研究
    水稻隐性小粒基因在杂交稻种子机械分选上的应用研究
    许二波, 王跃星, 倪深, 陈红旗, 朱旭东*
    2015, 21(3): 8-1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02
    摘要 ( )   PDF(550KB) ( )  
    以细内S和中巧A两份隐性小粒不育系作母本,用二氧化碳(CO2)处理促使其开花,分别与9份不同的大粒恢复系杂交,将杂交种与大粒父本混合过筛,研究其分选效果,以期为杂交水稻混播、混收机械化制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此外,还分析了小粒母本/大粒父本杂交后种子(F0)的种子直感现像,以及F1代的杂种优势表现。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粒形性状上不存在明显的种子直感现象;两个小粒不育系与大粒恢复系制种得到杂交种混筛后的纯度均在97.5%以上,可以满足生产上的要求;杂交种F1的分蘖数、单株实粒数、单株重均显著高于亲本,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
    不同增氧处理对水稻分蘖期生长特性的影响
    黄晓波, 姚帮松*, 肖卫华, 张立成
    2015, 21(3): 12-1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03
    摘要 ( )   PDF(467KB) ( )  
    为解决水稻因根系缺氧而减产的问题,以深优958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白天和夜间气泵增氧增加水稻根际土壤的含氧量,探索不同增氧处理下水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效果明显,增氧有利于水稻分蘖的早发生,光合作用及根系活力增强,A1处理(白天2 d气泵通氧1次)效果最佳,分蘖始期、盛期、终期的分蘖数分别较CK增加27.3%、28.5%和10.8%;分蘖盛期的光合速率较CK提高26.6%,TTC还原强度在分蘖始期、分蘖盛期、分蘖终期分别较CK高23.6%、30.3%和20.9%。较高的分蘖数、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有利于水稻后期的生长。
    我国有机水稻的标准化生产与风险控制
    金连登1, 张卫星1, 杨银阁2, 谢桐洲3, 施建华1
    2015, 21(3): 16-1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04
    摘要 ( )   PDF(617KB) ( )  
    针对我国有机水稻生产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推进标准化生产的迫切性,研究并阐述了有机水稻生产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与相关发展对策。
    新版《绿色食品 稻米》标准变化的解读
    闵捷, 朱智伟, 章林平, 段彬伍, 牟仁祥, 孙成效
    2015, 21(3): 20-2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05
    摘要 ( )   PDF(492KB) ( )  
    新修订的中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419-2014《绿色食品 稻米》已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标准是结合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以及大量的调研和实验的结果,针对原标准的一些不足作了大量的修订。与原标准相比其主要变化如下:拓展了适用范围,使其同样适用于胚芽米、黑米、蒸谷米和红米;调整了对直链淀粉含量等部分指标的要求;对指标进行了调整。在大米的品质指标中增加了垩白度,删除了胶稠度、蛋白质含量指标;在安全指标中删除了氟、氰化物、倍硫磷、甲基毒死蜱、六六六、DDT等的限量,增加了常用的吡虫啉等农药的限量。新标准的实施对促进整个绿色稻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综合信息
    2015年通过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2015, 21(3): 23-23.  DOI:
    摘要 ( )   PDF(114KB) ( )  
    专论与研究
    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分析与展望——以湖北省为例
    孙浩燕,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2015, 21(3): 24-2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06
    摘要 ( )   PDF(677KB) ( )  
    2013年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湖北省46个县(市)的187个农户水稻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水稻种植、施肥及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揭示了农村劳动力短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传统的种植方式费时费工、施肥方式粗放、养分施用不平衡等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轻简化、机械一体化、施肥方式合理化等对策;总结了现阶段农户种植水稻积极性降低及机械化种植水平低的原因,提出了劳动力短缺形势下,实现播种(插秧)-施肥机械一体化作业的优势及发展趋势;最后展望了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的发展策略。
    观赏稻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
    方浩俊1, 周锡跃2*
    2015, 21(3): 28-30,3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07
    摘要 ( )   PDF(599KB) ( )  
    本文从观赏稻的概念出发,简要介绍了观赏稻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现状;从园林景观角度分析了观赏稻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观赏特性;总结出观赏稻在园林景观应用中具有色彩丰富、生长周期短、适应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生态效益高、具有休闲及教育功能等创新点;并对观赏稻在园林景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对照品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李大林1, 李修平2, 刘成才3, 马文东1, 杨庆1, 单莉莉1, 李敏1, 王翠1
    2015, 21(3): 31-3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08
    摘要 ( )   PDF(420KB) ( )  
    通过对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及栽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认为黑龙江省水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和科技发展,存在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生产脱节的情况,未充分考虑当地水稻生产的要求,由此产生了品种审定要求与水稻研究目标不同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存在信息平台建设不足、育种和栽培概念上不统一等情况。由此提出了建设信息平台、加强学科之间研究、打破对照品种生育期限制等建议。
    综合信息
    湖北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5, 21(3): 33-,59,71.  DOI:
    摘要 ( )   PDF(395KB) ( )  
    专论与研究
    广东常规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冯爱卿1, 朱小源1, 曾列先1, 李落叶2, 李建雄2, 杨健源1*
    2015, 21(3): 34-3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09
    摘要 ( )   PDF(663KB) ( )  
    2010-2013年采用温室人工注射接种方法和病圃自然诱发法分别鉴定了104个和49个常规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温室人工接种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3个、23个、10个、8个、6个、54个,总体抗感比为34.6∶65.4;病圃自然诱发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5个、8个、8个、16个、6个、6个,总体抗感比为42.9∶57.1。两个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对稻曲病的抗性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鉴定的品种中有57个是广东历年审定的常规稻品种,总体抗感比为19.3∶80.7,测试品种中大多是感稻曲病的品种,对稻曲病表现良好抗性品种有广盐1号、华航31号、佳辐占、玉香油占、广陆矮4号、七佛占、粤香占等。本研究结果为广东稻区稻曲病防控以及抗病品种的选育应用提供了依据。
    稻文化的再思考(11):古今科技——煮饭:从万家炊烟到一键按下饭来香
    庞乾林, 林海, 王志刚
    2015, 21(3): 40-4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10
    摘要 ( )   PDF(693KB) ( )  
    回顾了从万家炊烟的传统煮饭到一键按下饭来香的现代电饭煲煮饭的发展,包括煮饭蒸饭用的锅从釜到钢精锅到现代的高压锅、电饭煲、电压力锅,灶从柴灶到煤炉再到现代的燃气灶、电磁炉,火(热源)从木柴到煤、煤气、天然气再到电的发展,介绍了养生养体的饭粥和几种特色饭如扬州炒饭、乌米饭和社饭。
    品种与技术
    食用稻谷储藏特性与干燥技术概述
    姜龙, 柴永山, 曲金玲, 孙国宏, 杨福厚, 白艳凤
    2015, 21(3): 44-4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11
    摘要 ( )   PDF(602KB) ( )  
    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做好稻谷的储藏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意义重大。影响稻谷储藏的因素有脂肪酸值、温度、稻谷含水量、储藏条件以及加工处理方式等,储藏的效果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稻谷储藏和加工中易发生陈化变质、发热霉变、生虫、沤黄、结露、爆腰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稻谷发生这些问题时的表象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稻谷干燥的理论依据和干燥工艺、储藏管理经验等,以期为稻谷的加工与储藏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经验。
    高水分粮食集中干燥技术的效果研究
    姜心禄1 2, 李旭毅1 2, 池忠志1 2, 郑家国1 2, 黄明水3
    2015, 21(3): 48-4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12
    摘要 ( )  
    为较好的解决粮食集中干燥问题,借鉴就仓干燥法、粮食低温脱水技术,通过采用电动风机结合高效节能发热器,集成了一套粮食集中干燥技术。应用结果表明,将含水率30%的稻谷干燥到13%含水率,成本仅0.143元/kg,将26%的小麦干燥到14%含水率,成本仅0.11元/kg。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占用场地小,能较好的低成本解决晒粮靠天的问题。
    高配合力、优质恢复系泸恢8258系列组合品质分析
    曹应江1, 游书梅1, 郑家奎1, 2*, 蒋开锋1, 2, 张涛1, 2, 杨莉1, 2, 杨乾华1, 万先齐1, 罗婧1, 李昭祥1, 高磊1
    2015, 21(3): 50-5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13
    摘要 ( )   PDF(440KB) ( )  
    以泸恢8258为父本选育并通过审定的6个组合及其相对应的保持系为材料,分析泸恢8258系列组合的品质特性,及泸恢8258对杂种一代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泸恢8258系列组合垩白粒率低,直链淀粉含量适中,长宽比较大;泸恢8258可以降低杂种一代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长宽比。
    不同轻简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周正权, 赵刚, 赵丽丽, 徐子强, 许小芳
    2015, 21(3): 53-5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14
    摘要 ( )   PDF(492KB) ( )  
    以武运粳23号为材料,比较了机插、抛栽、机条播和手撒播等4种不同轻简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高低表现为抛栽﹥机插﹥机条播﹥手撒播,不同方式间差异显著;效益表现为抛栽﹥机条播﹥机插﹥手撒播,不同方式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据试验结果,对无锡地区不同轻简栽培方式的选择、高产高效途径及其关键技术提出了合理建议。
    寒地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韩阳, 潘惠文
    2015, 21(3): 57-5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15
    摘要 ( )   PDF(370KB) ( )  
    针对哈尔滨市稻田养分严重亏缺的问题,通过水稻收割机配套秸秆粉碎装置或留高茬的方式,利用高速打浆机耙田作业,结合水稻泡田和氮肥运筹等农艺措施,实现了在正常水稻生产情况下的水稻秸秆全部还田,缓解了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养分缺乏等水稻田土壤退化带来的压力。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可以达到7.2%以上的增产效果,连续3年还田能使土壤有机质约提高0.6 g/kg。
    “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技术的增产效果分析
    马群, 林青山, 黄志平, 叶丹杰
    2015, 21(3): 60-6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16
    摘要 ( )   PDF(230KB) ( )  
    为验证“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在广东省4个地区以常规高产栽培技术作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技术增产效果明显,比常规高产栽培技术增产13.9%,平均每hm2增加纯收入2 894元。
    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探讨
    彭昌家1, 白体坤1, 冯礼斌1, 丁攀1, 刘建国2, 陈如胜2, 郭建全2, 肖立3, 龙维国4, 尹怀中5, 文旭6
    2015, 21(3): 62-6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17
    摘要 ( )   PDF(722KB) ( )  
    南充市水稻生产常发稻瘟病,是四川省稻瘟病重发区之一。鉴于此,从1997年开始,笔者对南充市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18年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结果表明,不同生产用品种抗瘟性差异明显,杂交稻与糯稻间栽对叶瘟的控制效果杂交稻为45.23%~69.85%、糯稻为61.69%~75.14%,对穗颈瘟的控制效果杂交稻为46.03%~62.41%,糯稻为65.58%~74.82%;搞好病稻草处理和播栽前越冬菌源处理会使稻瘟病发生时间推迟;实施健身栽培的水稻稻瘟病发生程度比采用一般栽培或氮肥偏多的处理轻10.0%~30.0%。并确定了稻瘟病适宜防治药剂和最佳防治时期。
    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王士强1, 陈淑洁2, 赵海红3, 顾春梅1, 赵黎明1, 王丽萍1, 王贺1, 那永光1*
    2015, 21(3): 68-7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18
    摘要 ( )   PDF(466KB) ( )  
    以空育131和垦鉴稻6号为材料,设置3种氮肥施用策略(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粒肥=4∶2∶1∶2∶1、5∶3∶0∶2∶0、4∶3∶1∶2∶0),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肥策略。结果表明,3种氮肥施用策略中,以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粒肥为4∶3∶1∶2∶0处理的产量最高,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较为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
    南通市机插水稻集中育秧发展现状及建议
    李世峰1, 朱从海2, 马小莉3, 李华4
    2015, 21(3): 72-7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19
    摘要 ( )   PDF(412KB) ( )  
    分析了2010年以来南通市水稻集中育秧发展情况及其特点。结果表明,种粮大户和专业化服务组织是最主要的育秧主体;硬盘、基质、机械播种育秧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存在“没有固定的育秧基地,育秧技术不规范,发展动力不够强”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出台扶持政策,创新投入渠道,树立示范典型”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特种稻新品种晚籼紫宝的选育与应用
    黎用朝, 闵军*, 刘三雄, 李小湘, 黄海明, 唐善军, 刘利成
    2015, 21(3): 75-7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20
    摘要 ( )   PDF(306KB) ( )  
    晚籼紫宝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从“晚205/97紫”后代中定向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糙米紫黑色,锌、铁、硒含量较高,具有稳产性好、植株矮、株型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优质稻新品种五山秀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志东1, 李宏1, 黄道强1, 赖穗春1, 卢德城1, 周德贵1, 王重荣1, 李康活2, 周少川1*
    2015, 21(3): 77-7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21
    摘要 ( )   PDF(403KB) ( )  
    五山秀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国标及广东省省标2级,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耐寒性中。本文介绍了五山秀占的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吉粳113的选育和应用
    张俊国, 严永峰, 陈莫军, 宋广树, 杨春刚, 周广春, 张三元, 孙强
    2015, 21(3): 79-8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22
    摘要 ( )   PDF(256KB) ( )  
    吉粳11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花粉管通道方法,以优质品系吉丰20为受体,碱茅草叶片总DNA为供体,其变异后代经多代选择后育成的优良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食味佳、抗稻瘟病性强等特点。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且在吉林省第七届优质水稻新品种鉴评活动中被评为优质水稻品种。本文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永康市机插连晚籼粳交品种选择试验
    吕高强, 胡长安, 支新中, 徐洁章, 范银松
    2015, 21(3): 81-82,8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23
    摘要 ( )   PDF(357KB) ( )  
    在浙江,如果种粮大户早晚稻双季都采用机插栽培,大大加剧了前后季品种搭配矛盾。通过试验筛选出7个适合永康作连作晚稻机插栽培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并确定了适宜的播种期,以指导种粮大户夺取晚稻丰收。
    不同水稻基质育秧效果比较试验
    王显1 2, 焦庆清1, 秦晓平1, 吴爱国2, 李亚伟2, 郭保卫3
    2015, 21(3): 83-8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24
    摘要 ( )   PDF(351KB) ( )  
    以南粳9108为材料,全营养土处理作对照,进行5个基质产品的育秧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柴米河基质、蓓蕾基质处理秧苗素质表现较好,万年翠基质、沃绿宝基质、田缘基质处理表现稍差;柴米河基质、蓓蕾基质处理与对照相比表现为增产,万年翠基质、沃绿宝基质、田缘基质处理表现为减产。但是,各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基质育秧可以取代传统的营养土育秧。本试验的5种基质产品中以柴米河基质产品育秧效果最好、产量最高,是较为理想的育秧基质。
    甬优538在浙西山区机插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陈英霞1, 王志军2, 鲁燕君2, 林敏2, 季茂荣2
    2015, 21(3): 86-8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25
    摘要 ( )   PDF(296KB) ( )  
    甬优538是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配组而成的单季籼粳杂交稻,2013年通过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该品种穗大粒多、高产稳产、耐肥抗倒、抗病性强、后期熟相好、米质优,综合性状表现优异。本文总结了甬优538在浙西山区的种植表现及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综合信息
    天津市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5, 21(3): 87-87.  DOI:
    摘要 ( )   PDF(169KB) ( )  
    品种与技术
    早稻不同栽培方式下纹枯病的发生规律
    王超, 周宇杰, 陈月娣, 徐越坚, 石星华, 卢春燕
    2015, 21(3): 88-8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26
    摘要 ( )   PDF(229KB) ( )  
    对早稻不同栽培方式下纹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手插、机插和直播在同一时期播种,纹枯病初见最早的是手插,比机插和直播早5 d左右;纹枯病急增期以直播栽培方式来得最早,比手插和机插早10~20 d;纹枯病病情指数以直播>手插>机插,直播在初见后的15~20 d,纹枯病病情显著重于手插和机插,手插与机插的病情差异不显著。因此,对直播早稻需更加重视并提早防治纹枯病。
    各地稻米
    浅谈洋县黑米发展优势及利用
    罗建华, 王继忠, 韩小丽
    2015, 21(3): 90-9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5.03.027
    摘要 ( )   PDF(720KB) ( )  
    黑米是中华古老而珍贵的稻米。洋县黑米集色、香、味、营养和保健于一身,有“世界米中之王”的美称。洋县黑米种植历史悠久,生产应用独居六大优势:一是具有发展有机黑米的人文地理优势;二是具有营养保健优势;三是太空育种具有突出的宣传优势;四是具有发展黑米生产的基础优势;五是具有很大的效益优势;六是具有开发利用优势。黑米产品的生产利用,既提高了黑米营养价值,又成倍增加了附加值,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因此,洋县黑米的开发利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