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论与研究
    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水稻直播采用现状及经济效益评价
    ——来自农户的调查分析
    陈风波,陈培勇
    2011, 17(4): 1-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01
    摘要 ( )   PDF(383KB) ( )  
    水稻直播对育秧移栽的逐步替代是中国水稻生产史上的重大变化。本文对国内外水稻直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在农户调查数据基础上,对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的水稻直播采用现状、农户采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块一级的投入产出数据对几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稻直播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投入及其他相关成本,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但也面临新的技术需求和风险。
    杂交水稻根系生长优势与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调控
    刘法谋,朱练峰,许佳莹,禹盛苗,金千瑜*
    2011, 17(4): 6-1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02
    摘要 ( )   PDF(476KB) ( )  
    根系优势是杂交水稻发挥生长优势和产量优势的基础。根际营养元素含量、土壤通气状况和种植方式等因子是影响根系发育的重要因子。本文在综述了杂交水稻根系生长优势及其与产量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根系生长优势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调控。
    综合信息
    辽宁省2010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王洪山
    2011, 17(4): 10-10,34.  DOI:
    摘要 ( )   PDF(61KB) ( )  
    专论与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梯田水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李凤博,徐春春,周锡跃,方福平*
    2011, 17(4): 11-1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03
    摘要 ( )   PDF(410KB) ( )  
    梯田水稻生态系统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维系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测定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价值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对浙江省永嘉县茗岙乡和昆阳乡梯田水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茗岙乡和昆阳乡梯田水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1971.09×104元和2669.63×104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20.99%和20.58%,间接经济价值分别占总价值的79.01%和79.42%,即环境服务价值远大于产品服务价值。同时,从农民种稻的积极性、对水田服务功能认识度、农民的环保意识及梯田补偿政策的需求等角度深入剖析建立水稻生态补偿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构建浙江省梯田生态补偿办法和机制。
    季节性干旱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物防控策略
    张鸿1 ,池忠志2 ,姜心禄2,郑家国2*
    2011, 17(4): 16-2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04
    摘要 ( )   PDF(624KB) ( )  
    四川水稻生产季节性干旱问题突出。本文综述了季节性干旱对水稻生理、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在气孔调节、渗透调节、激素调节、抗氧化酶保护、逆境蛋白保护等生理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水稻抗旱性的遗传研究和常规抗旱育种、抗旱生理育种、抗旱分子育种以及耐旱节水水稻品种筛选的研究现状。
    杂草稻二种生物型无芒落粒粳和长芒落粒粳苗期的耐冷性评价
    孙兴强1,2,周勇军2,陆永良2,陈丽娟1,余柳青2*
    2011, 17(4): 22-2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05
    摘要 ( )   PDF(218KB) ( )  
    采用低温处理方法评价了杂草稻无芒落粒粳和长芒落粒粳苗期的耐冷潜力。在苗期,普通野生稻的耐低温冷害能力最高,其次为栽培粳稻越光,杂草稻无芒落粒粳和长芒落粒粳的耐低温冷害能力最低。
    控释氮肥对寒地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孙 磊
    2011, 17(4): 25-2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06
    摘要 ( )   PDF(142KB) ( )  
    控释氮肥因其具有比普通肥料养分释放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控释氮肥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在庆安县对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在水稻上施用控释尿素都比施用普通尿素增产,在70%氮量条件下,施用控释尿素处理产量比施用普通尿素增产1.13%~1.88%,在100%氮量条件下增产17.14%~18.64%。
    绿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沈亚强,程旺大,张红梅
    2011, 17(4): 27-2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07
    摘要 ( )   PDF(223KB) ( )  
    采用大区试验,以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晚粳稻秀水128为材料,研究绿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绿肥和秸秆还田总体上对水稻株高和单株分蘖数影响不大,但紫云英全量还田能显著提高抽穗期和黄熟期的成穗数;绿肥和秸秆还田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情况下,全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常规施肥处理相似,这为籽粒灌浆充实和产量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在本试验条件下,如果当季不施肥而仅依靠土壤肥力减产幅度达25%以上,其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穗数与粒重的显著下降造成;绿肥、秸秆还田及与一定量有机肥配施,在化肥减量的情况下,可获得比常规施肥还高的产量,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水稻成穗率上升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
    维生素锌硒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邓正春1,李丕炎2,喻米玲3,李 虎2,黄继桃2,颜送贵4,杜登科1
    2011, 17(4): 30-3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08
    摘要 ( )   PDF(139KB) ( )  
    在水稻上喷施维生素锌硒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维生素锌硒肥后,其经济性状改善,产量明显提高;大米中的硒、锌、钙、镁、锰等矿物元素及维生素B1、B2、B6含量明显增加,大米品质提升。
    小麦秸秆还田后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从海,蔡爱琴,严 军,刘文广,吴一梅,李德山
    2011, 17(4): 32-3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09
    摘要 ( )   PDF(176KB) ( )  
    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后机插水稻的产量以每667 m2施纯N 22 kg 最高,达644.3 kg/667 m2。随施氮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生育期推迟,后期纹枯病呈加重的趋势。
    品种与技术
    华粳7号不同稻作方式生育变化及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张菊芳,谢成林* ,王汝利
    2011, 17(4): 35-3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10
    摘要 ( )   PDF(301KB) ( )  
    研究了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华粳7号在江苏里下河农区不同稻作方式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探明了华粳7号不同稻作方式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沼液在单季晚粳稻中的施用技术研究
    李 瑾1,范文俊1,陈世荣2,李金泉3
    2011, 17(4): 39-4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11
    摘要 ( )   PDF(221KB) ( )  
    以直播和机插稻为试验材料,研究沼液不同用量和施用时期配比对粳稻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沼液与氮化肥的性质相似,具有显著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增产增收的作用。等氮沼液比等氮全化肥增产0.27%~0.40%,每穗实粒数增0.6~14.9粒,结实率提高8.3~9.5个百分点,千粒重降低0.1~0.2 g,干物重增11.5%,增收2055.0~1417.4元/hm2;沼液用量以324.0~415.5 t/hm2(折纯N 310.5~241.5 kg/hm2)为宜;施用比例以基∶苗∶秆∶穗为3∶3∶2∶2灌施法较妥,其中以1/2氮量化肥+1/2氮量沼液施用效果最佳。
    机插超高产早稻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比较
    方文英,金国强,郑洪福,陈小忠,徐攀峰
    2011, 17(4): 42-4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12
    摘要 ( )   PDF(212KB) ( )  
    对嘉育948、嘉育253、嘉育293、中早22、中嘉早17、早嘉早32和金早47等7个超高产早稻品种进行了田间盘育秧机插试验,并对这7个超高产水稻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早47、嘉育253生育期适中,产量表现稳定,可在杭州市余杭区作机插稻推广。
    综合信息
    农业部发布2011年通过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2011, 17(4): 44-44.  DOI:
    摘要 ( )   PDF(82KB) ( )  
    品种与技术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晋稻8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于晓慧,王广元,李广信,梅 青,石红卫
    2011, 17(4): 45-4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13
    摘要 ( )   PDF(182KB) ( )  
    以晋稻8号为材料,在基肥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设置不同的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晋稻8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时,栽插密度加大,成穗率、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及碾米品质的各项指标都呈明显下降,产量在栽插密度为16 660丛/667 m2时最高,说明足够的有效穗是保证晋稻8号具有较高产量的前提;在栽插密度相同时,增加施氮量,可有效提高晋稻8号的产量,有效穗、成穗率、穗长、总粒、碾米品质等也明显提高,但结实率下降。晋稻8号在施氮量为14 kg/667 m2、栽插密度为16 666丛/667 m2时产量最高,田间生长情况及稻米品质也较好。
    综合信息
    广西区2011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1, 17(4): 47-47,69.  DOI:
    摘要 ( )   PDF(156KB) ( )  
    品种与技术
    杂交早稻中优2155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唐永晖
    2011, 17(4): 48-48,5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14
    摘要 ( )   PDF(219KB) ( )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早稻中优2155进行移栽叶龄、密度和施N量等3项栽培措施进行研究,建立了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经微机模拟筛选出每hm2产量≥7 350 kg的高产技术措施是:3.8~4.7叶移栽,每 hm2插19.89~25.75万丛、纯N用量158.5~188.7 kg。
    喷施时期对立丰灵在高档优质籼稻施用效果的影响
    戴清明
    2011, 17(4): 50-5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15
    摘要 ( )   PDF(217KB) ( )  
    在不同时期喷施立丰灵,水稻穗颈节下各节间均缩短增粗,抗倒性增强;同时剑叶叶枕距明显拉长,叶面积增加13.4%~23.3%,抽穗更畅。拔节期喷施立丰灵,田间有效穗数比对照(不喷立丰灵)增加4.9%,每穗总粒数增加2.9%,产量增加5.3%;幼穗分化六期喷施立丰灵,其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比对照稍有增加,但每穗总粒数有所减少,因此,其产量仅比对照增加3.9%。
    水稻区试品种抗稻瘟病鉴定结果分析
    吴双清,王 林,卿明凤
    2011, 17(4): 53-5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16
    摘要 ( )   PDF(199KB) ( )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是筛选抗病良种的主要途径。定点分析了2004年至2010年近7年来湖北恩施两河病圃水稻区试品种抗稻瘟病鉴定结果,提出以往高产、优质育种工作中的不足、建议加大抗性品种的筛选力度,促进抗病品种选育水平的提高。
    优质稻品种黄华占及其在长江流域的推广分析
    付云海,刘广穗,周 健
    2011, 17(4): 55-5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17
    摘要 ( )  
    黄华占系广东省农科院近年选育的一个优质常规籼稻品种,该品种米质特优、抗逆性强、生育期短、耐肥抗倒、适宜机作,田间管理弹性大,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双季稻主栽区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在江西、湖北,年推广面积超过26.7万hm2。黄华占品种的商业化运作既是新品种推广领域的成功案例,也反映出当前农村形势下市场对种业需求的一些变化。
    利用稻糠控制稻田主要杂草的研究初报
    梁文勇1,王仕伦1,陈明昌2,张晓萌3,陈宇博4,许燎原4,刘桂良4
    2011, 17(4): 58-6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18
    摘要 ( )   PDF(213KB) ( )  
    田间使用稻糠对稻田杂草进行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季稻田中每667 m2施用稻糠100 kg可较好地控制矮慈菇、鸭舌草、稗草、空心莲子草以及莎草等杂草为害,施用后14 d,其总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均高于化学除草剂50%丁草胺EC 150 ml/667 m2的防效,且存在显著差异。
    国稻7号在江山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严水美,毛水根,刘永贵,陈建江
    2011, 17(4): 60-6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19
    摘要 ( )   PDF(151KB) ( )  
    国稻7号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平均单产620.0 kg/667 m2左右,具有生育期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重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国稻7号在浙江省江山市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几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
    徐云松1,沈桂法2,汪爱娟3,李阿根3 ,冯敏芳3 ,张舟娜3,张凤娣4
    2011, 17(4): 62-62,6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20
    摘要 ( )   PDF(158KB) ( )  
    对12%苯醚甲·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等5种杀菌剂及其不同浓度与用药次数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2%苯醚甲·井冈霉素A可湿性粉剂40 g/667 m2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校正防效达76.14%。
         
    10%氰氟·精噁唑EC防除水稻直播田千金子的效果研究
    魏守辉1,张文君2,朱文达3*,李 林3,张宏军2,张朝贤1
    2011, 17(4): 63-6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21
    摘要 ( )   PDF(243KB) ( )  
    为给水稻直播田草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10%氰氟·精噁唑EC(乳油)对水稻直播田千金子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氰氟·精噁唑对直播稻田6~7叶期的千金子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75~90 g/hm2药后10 d的密度防效可达85%,药后20 d的密度防效可达90%以上、鲜重防效可达98%;相同用药量的密度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氰氟草酯。施用氰氟·精噁唑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效果达19.18%~27.41%。氰氟·精噁唑可作为水稻直播田防除大龄千金子的优良备选药剂。
    不同药剂对水稻大螟的防效试验
    张 琳,王伟民,胡 永,郭 兰,王祎颖,蔡美红
    2011, 17(4): 66-6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22
    摘要 ( )   PDF(144KB) ( )  
    采用多种药剂对上海地区单季晚稻上的大螟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用量为30 ml/667 m2)、20%氯虫苯甲酰胺SC(用量为10 ml/667 m2)、甜菜·苏云菌(高端)WP(用量为30 g/667 m2)等3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对二代大螟的防效为80.84%~100.00%、保苗效果为76.12%~96.69%,对三代大螟的防效为84.43%~94.26%、保穗率为79.14%~88.74%。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匀壮秧的培育技术
    彭桂福1,禹盛苗2
    2011, 17(4): 68-6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23
    摘要 ( )   PDF(164KB) ( )  
    根据笔者多年试验实施经验,探讨了水稻新品种多点联品试验或区域试验匀壮秧的培育技术。该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秧田、做好播种前的种子预措和催芽、精做秧板、施足底肥、确保品种间有相同的播种密度,以及加强秧田期管理等技术措施。
    早籼新品种中早3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罗来宝,陈茶光,宋富根,喻吉生,颜见恩
    2011, 17(4): 70-70,7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24
    摘要 ( )   PDF(152KB) ( )  
    中早35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中早22与嘉育253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早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势旺盛,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09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在江西稻瘟病轻发双季稻区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制种-糯玉米-莴苣栽培模式
    余国良
    2011, 17(4): 71-7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25
    摘要 ( )   PDF(249KB) ( )  
    充分利用土地和自然生态资源,选择高产、优质、高效品种,探索适合当地的种植模式,是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杂交稻制种-糯玉米-莴苣”栽培模式与建宁当地传统的制一季种子和“早稻制种-晚季种稻”栽培模式相比,充分利用了水热资源和土地生态资源,并因水旱轮作改善了农田生态和土壤环境,每hm2产值也分别增加29 640元和28 200元。
    水稻架膜软盘育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叶世青
    2011, 17(4): 74-7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4.026
    摘要 ( )   PDF(141KB) ( )  
    对架膜软盘育秧与薄膜覆盖水田育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架膜软盘育秧比薄膜覆盖水田育秧每667 m2节约用工2个、节省成本26元、增产4.4%、增收151元。其技术要点是搭好塑料蓬架,分层次摆放软盘,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播种育秧和抛秧移栽。
    综合信息
    重庆市2011年审(认)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1, 17(4): 75-75.  DOI:
    摘要 ( )   PDF(64KB) ( )  
    信息集锦
    2011, 17(4): 76-76.  DOI: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