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97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7-01-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综合信息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我国历年水稻产量增长因素分析与今后的发展对策
    朱德峰[];庞乾林[];何秀梅[]
    1997, 3(1): 3-6.  DOI:
    摘要 ( )   PDF(137KB) ( )  
    本文对建国以来我国历年水稻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趋势做了分析,提出了播种面积或意境单和增加对总产增长贡献百分率的计算公式,即为:100.(比较年的播种面积(或单产)一基数年的植种面积(或单产).1/2(比较年的单产(或面积)+基数年的单产(或面积)/总产增加数,根据计算,分析了我国历年水稻播各面积和单产增减对总的贡献,展望了今后的情况,介绍了当前的水稻增产措施。
    水稻综合育种与川恢802及其系列组合的培育
    向跃武;张志雄;张安中;周贤明
    1997, 3(1): 6-9.  DOI:
    摘要 ( )   PDF(150KB) ( )  
    本文介绍了水稻综合育种技术的建立,以及通过该技术培育成功的水稻优良籼型恢复川恢802及其系列组合,川恢802对野败,矮败,马尾粘Dissi岗型,K型,印尼水田谷等胞质不育系均具有强的恢复力,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高的遗传稳定性,以川恢802配制的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其中已有3个组合通过省级区域试验,1个组合(Ⅱ优802)通过省级鉴定,II优801一.般单产约为9000kg/hm^2 (
    优质稻“昌米011”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鄢章林[];曾忠祥[];袁诗富[];欧阳朝晖[]
    1997, 3(1): 10-12.  DOI:
    摘要 ( )   PDF(103KB) ( )  
    中熟,高产,优质粳稻品种辽粳244
    邱福林;张秀茹;韩勇
    1997, 3(1): 12-12.  DOI:
    摘要 ( )   PDF(39KB) ( )  
    宿根性水稻D.S89—1越冬特性及其应用前景初探
    刘传光[];伍时照[];冯正炼[];王雪梅[];阳小白[]
    1997, 3(1): 13-15.  DOI:
    摘要 ( )   PDF(117KB) ( )  
    本文对宿根性水委D.S89-1的越冬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宿根稻D.S89-1能在郴州地区正常越冬,其宿根苗冬后发育特性,产量构成几个重要的植株性状与实生革一致,产量潜力相当,试验表明生产上直接利用水稻宿根性是可行的,由于D.S89-1是一个粳裂糯稻品系,提出了将该宿根性转入籼型稻中,或转入杂交稻“三系”“两系”中,可固定杂种优势,以及作再生稻育种和抗寒育种的种质材料。
    连作晚粳(糯)稻超稀播栽培技术的研究
    莫林方[];张康禄[];吴光森[]
    1997, 3(1): 16-18.  DOI:
    摘要 ( )   PDF(112KB) ( )  
    稻苗个体素质不壮,群体质量不高,低位强势分蘖利用很少(或不能利用)和成穗率低,是目前制约三熟制稻区连续晚稻高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在超稀播(秧苗播量为150kg/hm^2)栽培条件下,十分用利于高质量壮个体,高光效优群体的形成和建立,能充分地利用低位强势分蘖,有效地降低苗峰,提高成穗率,达到稳穗,增重而增产。
    杂交水稻制种确保花期相遇技术
    马华升[];童海军[]
    1997, 3(1): 18-22.  DOI:
    摘要 ( )   PDF(180KB) ( )  
    怎样把握抛秧质量关
    马良树
    1997, 3(1): 22-22.  DOI:
    摘要 ( )   PDF(40KB) ( )  
    水稻旱壮秧培育的苗床肥力指标及其培肥技术
    茅弼华[];马谈斌[];谢成林[];谢仁康[];张存銮[]
    1997, 3(1): 23-25.  DOI:
    摘要 ( )   PDF(110KB) ( )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阐明了扬州市里下河,丘陵,高沙土主要稻区旱壮秧培育的苗床土壤孔隙率,容重以及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理化指标,提出了旱秧苗床以选用肥沃菜园和高爽旱地为主的原则,不同类型苗床以施业纤维性有肌肥为主,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培肥技术。
    稻—泥鳅田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和效益分析
    朱清海
    1997, 3(1): 26-28.  DOI:
    摘要 ( )   PDF(103KB) ( )  
    本文用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了稻-泥鳅田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稻-泥鳅田生态系统有机能输入占人工辅助能输入49.13%,比普通稻田生产系统的28.01%提高21.12个百分点,光能利用率,能量转换分别为0.45%,1.42%,比普通稻田生态系统分别提高0.04,0.13个百分点。氮磷钾输入出比为1.00,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等。系统0.2hm^2,效益为3588.63元,是普通
    金华市杂交早稻推广问题与对策探讨
    徐根富[];郑根龙[];邵青[]
    1997, 3(1): 29-31.  DOI:
    摘要 ( )   PDF(118KB) ( )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金华市以往推广早杂问题及成因,阐述了现阶段推广早杂的有利条件,发展前景,作用与意义,提出了推广早杂的具体对策。
    红曲的加工工艺及综合开发
    张能武
    1997, 3(1): 32-32.  DOI:
    摘要 ( )   PDF(41KB) ( )  
    水稻壮个体的增产机理及其讨论
    夏仲炎[];谢元璋[];刘勇[];李显明[]
    1997, 3(1): 33-35.  DOI:
    摘要 ( )   PDF(103KB) ( )  
    本文论述了我国稻作栽培中以壮个体来实现群体高产目标的机理,并对当前稻作生产中过于稀植的倾向作了讨论。
    我国的水稻生产和品种改良
    汤圣祥;闵绍楷
    1997, 3(1): 36-37.  DOI:
    摘要 ( )   PDF(75KB) ( )  
    四川省1996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龙斌
    1997, 3(1): 38-39.  DOI:
    摘要 ( )   PDF(76KB) ( )  
    综合信息
    河北省1996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1997, 3(1): 39-39.  DOI:
    摘要 ( )   PDF(39KB) ( )  
    供种信息
    1997, 3(1): 39-39.  DOI:
    摘要 ( )   PDF(39KB) ( )  
    新闻集锦
    1997, 3(1): 40-40.  DOI:
    摘要 ( )   PDF(640KB) ( )  
    “巨胚1号”水稻新品系育成
    1997, 3(1): 15-15.  DOI:
    摘要 ( )   PDF(50KB) ( )  
    一项研究表明:超低温处理稻种能诱导变异
    1997, 3(1): 15-15.  DOI:
    摘要 ( )   PDF(50KB) ( )  
    菊脂类农药不宜在水稻上应用
    1997, 3(1): 9-9.  DOI:
    摘要 ( )   PDF(49KB) ( )  
    新书架
    1997, 3(1): 28-,32.  DOI:
    摘要 ( )   PDF(78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