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立凡, 田青霖, 龚禹瑞, 李臻园, 李庆懋, 李沁妍, 黄立钰, 胡凤益, 秦世雯. 小粒野生稻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促生功能分析[J]. 中国稻米, 2023, 29(4): 78-83. |
[2] |
王松, 张呈龙, 刘闯, 张小凡. 生物源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抗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3, 29(3): 100-104. |
[3] |
孙统庆, 李杰, 陈震. 江苏水稻均衡性增产的思考[J]. 中国稻米, 2021, 27(6): 34-37. |
[4] |
朱春权1,韦翠珍2,曹小闯1,朱练峰1,孔亚丽1,金千瑜1,张均华1*. 外加碳源和氮源对酸化水稻土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0, 26(6): 40-45. |
[5] |
朱德峰1,杨从党2,向镜1, 陈惠哲1,张玉屏1,陈叶平3,王岳钧3,王亚梁1,张义凯1. 水稻亩产千公斤品种产量潜力分析[J]. 中国稻米, 2020, 26(4): 7-9. |
[6] |
战鑫1,台莲梅1*,刘铜2*,张有利1,郑雯1,靳亚忠1. 2种木霉菌对寒地水稻立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J]. 中国稻米, 2020, 26(4): 96-99. |
[7] |
王世林,张振华,朱玉君,樊叶杨,庄杰云*. 水稻成花素基因RFT1对抽穗期的促进作用[J]. 中国稻米, 2020, 26(3): 18-22. |
[8] |
童传洪1,王艳1, 陈发忠2,陈义3,庄光学4,熊义勤5*. 水稻始穗期喷施叶面肥(药剂)混配组合的试验效果[J]. 中国稻米, 2019, 25(6): 106-108. |
[9] |
韩根成,李进前. 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制作用[J]. 中国稻米, 2019, 25(5): 108-109. |
[10] |
怀燕,王岳钧, 陈叶平,秦叶波.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化肥减量效应分析[J]. 中国稻米, 2018, 24(5): 30-34. |
[11] |
彭亮1,文明德2,李奇1,姬静华1,林芳源3,胡飞1*. 减量施肥对化感水稻抑草效果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8, 24(5): 48-53. |
[12] |
彭丁文,谭永明,朱智勇,欧阳禛,周闰. 药剂浸种解除3个水稻恢复系休眠性研究[J]. 中国稻米, 2018, 24(5): 64-65. |
[13] |
李定琴,钟巧芳,曾民,陈越,王波,程在全*.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定位、克隆及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7, 23(5): 19-27. |
[14] |
顾骏飞,陈颖,毛倚琦. 提高现代超级稻产量潜力的栽培生理研究途径探讨[J]. 中国稻米, 2017, 23(3): 1-5. |
[15] |
燕金香1,李福明2,徐春梅1,陈松1,褚光1,章秀福1,王丹英1*. 水稻氮钾吸收的交互作用研究[J]. 中国稻米, 2017, 23(2):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