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旭,邱结华,熊萌,舒亚洲,黄世文,寇艳君*. 稻曲病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9, 25(5): 30-36. |
[2] |
董洋阳,贾晴晴,朱新春,刘章生,王雅凤. 施氮量对机穴播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8, 24(3): 105-107. |
[3] |
夏琼梅1, 陈清华2, 李丛英2, 李贵勇1, 龙瑞平1, 朱海平1, 杨从党1*, 相罕章3, 黄军4, 邓安凤1. 浅湿交替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5, 21(4): 114-117. |
[4] |
梅少华, 陈兴国, 田剑, 梅金安, 范端阳, 刘诗晴, 陈新平, 柯洪进. 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2, 18(1): 41-44. |
[5] |
肖佳雷;王俊河*;冯延江;王 麒;曾宪楠;孙 宇;宋春艳;王洪华;李玉清;孙广辉 .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主成分分析[J]. 中国稻米, 2010, 16(2): 19-21. |
[6] |
朱练峰;禹盛苗;欧阳由男;许德海;金千瑜 . 播栽期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09, 15(3): 13-17. |
[7] |
张祥明[];郭熙盛[];李泽福[];夏家发[];胡润[];刘春盛[];叶北朝[]. 氮肥运筹技术对直播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08, 14(5): 70-73. |
[8] |
张祥明[];郭熙盛[];闫永忠[]. 沿淮晚稻区优化施肥对粳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07, 13(5): 62-65. |
[9] |
高红权[];葛玉平[];嵇友权[];冯素明[];胡志国[];樊玉洋[];吴兰田[];路缪[]. 超级稻Ⅱ优航1号在淮北稻区的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 2007, 13(1): 49-49. |
[10] |
余守武 杨长登 李西明. 我国稻水象甲的发生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06, 12(6): 10-12. |
[11] |
罗玉水;林玉棋. 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 中国稻米, 2006, 12(6): 44-44,47. |
[12] |
吴伟[];王俊敏[];张铭铣[]. 特早熟晚粳新品种原粳35的产量性状与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稻米, 2006, 12(5): 12-14. |
[13] |
杨东;黄庭旭;涂诗航;郑家团. 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大面积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 2006, 12(5): 19-20. |
[14] |
黄峰伟. 高产水稻群体发展规律及其调控途径[J]. 中国稻米, 2005, 11(5): 30-32. |
[15] |
谢华安. 中国特别是福建的超级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04, 10(2): 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