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建群1, 包云峰2, 陈永全3. 浅析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药性及其对策[J]. 中国稻米, 2014, 20(3): 99-100. |
[2] |
饶玉春;苏长青;钱 前*;曾大力*.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态风险和治理对策[J]. 中国稻米, 2010, 16(4): 11-14. |
[3] |
谢仁康;杨永春;张文杰;毕永奇;潘良齐 . 麦套稻田杂稻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J]. 中国稻米, 2009, 15(4): 54-56. |
[4] |
易红娟;杨凌峰;张谷丰;孙雪梅. 江苏通州市稻区褐飞虱暴发特点及控制策略[J]. 中国稻米, 2008, 14(5): 67-69. |
[5] |
王宝金;肖跃成;钱普祥. 麦套稻田“杂稻”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J]. 中国稻米, 2005, 11(3): 30-31. |
[6] |
李洪山[];赵阳[];李慈厚[];李红阳[].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重发原区及其控制对策[J]. 中国稻米, 2005, 11(1): 33-34. |
[7] |
汪亚萍[];朱永林[];沈水土[];韩国兴[];费海燕[]. 汇丰立杀防治水稻主要害虫药效试验[J]. 中国稻米, 2003, 9(6): 33-34. |
[8] |
黄世文;余柳青. 水稻品种(组合)与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J]. 中国稻米, 2003, 9(4): 32-33. |
[9] |
王岳钧[];周海浪[];滕敏忠[]. 直播单季晚稻田杂草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 中国稻米, 2002, 8(3): 34-35. |
[10] |
李春生 . 抗虫(病)杂交水稻灰色分析与局势决策[J]. 中国稻米, 2001, 7(2): 29-30. |
[11] |
夏声广. 永康市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及原因分析[J]. 中国稻米, 2000, 6(6): 30-30. |
[12] |
王金良. 水稻螟虫防治技术的改进与应用[J]. 中国稻米, 1997, 3(3): 31-31. |
[13] |
唐为民. 我国农村稻谷储藏损失主要原因及其对策[J]. 中国稻米, 1995, 1(5): 23-26. |
[14] |
刘思松. 稻田黄毛鼠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中国稻米, 1995, 1(4): 15-16. |
[15] |
蒋彭炎. 水稻发生贪青的原因和调控[J]. 中国稻米, 1995, 1(3): 34-36. |